根据国家标准GB/T 4754—2017《国民经济分类》小麦加工指将小麦碾磨成小麦粉的生产活动。小麦制粉借助于一定的工艺和设备将经过清洗、调制后的净麦加工成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成品面粉。在此过程中,需将小麦粒中的胚乳和麦皮(果皮和种皮)和胚分离,并研磨成粉。小麦制粉的主要过程是小麦子粒经清理和水分调节后将胚乳与麦胚、麦皮分开,再将胚乳磨细成粉。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是全球第一的小麦生产、加工、消费以及库存大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几年,我国的小麦产量均维持在1.3亿吨左右,小麦消耗量在1.2-1.3亿吨左右,其中约60%的小麦用作制粉生产。由此可见,面粉行业作为我国小麦产业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行业发展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
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粮油生产流通市场化的推进,小麦制粉行业迅猛发展。
五得利面粉集团2021年拥有96条现代化面粉生产线,日处理小麦能力达6.4万吨,,是一家专业化生产面粉的民营企业。
益海嘉里集团,是以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的企业集团的简称,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之一,小麦加工产品涵盖小包装面粉、挂面、工业粉等。
中粮集团,中国最大的小麦加工商之一。目前,年小麦加工能力达619万吨,居行业领先地位;年面条生产能力达到19万吨;年面包及糕点产能3600吨。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大的面粉集团公司,例如河北金沙河,河北今麦郎,克明面业,山东发达,陕西陕富,古船面粉,南顺集团等数十余家也因其良好的经营策略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大。
二、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小麦资源丰富,是列于稻谷之后的第三大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国小麦加工业发展较快,品种结构得到调整和提升,区域布局更加趋于合理,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小麦加工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小麦加工业市场规模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2021年我国小麦加工行业市场规模为3813亿元,同比增长1.8%,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整理
目前面粉是小麦加工最主要的初级制成品之一,也是食品行业的核心原材料之一。国内面粉加工行业除了生产口粮面粉,产品种类呈现多样化。速冻食品、方便食品、传统主食品等专用粉以及营养强化面粉、绿色面粉、预配合粉等不断涌现。我国家庭消费用面粉消费量占全部面粉消费的三分之一,而餐饮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挤占家庭与食品工业消费份额。随着国内人均口粮消费量下降以及人口增速放缓,小麦加工行业整合进程仍在持续。
面粉按用途分为通用面粉和专用面粉,其中,通用面粉指中筋面粉,也就是所说的普通面粉,在我国吃的面点食品种,大多都是面条、包子、馒头、馄饨等这样的中式糕点,都是以中筋面粉为原料,所以称为“通用面粉”。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条粉、面包粉、饺子粉、饼干粉、馒头粉、糕点粉等特定用途的专用面粉成为面粉产品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专用面粉已成为行业从业者的共识。2021年我国通用面粉行业市场规模为2785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专用面粉对面粉的面筋度、水分含量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更精准的要求,对用作原料的粮食品质以及生产企业的加工工艺带来更严格标准;专用面粉品质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也是检验一个面粉生产企业是否优质的分水岭。行业内的优秀企业都在积极大力发展专用面粉,打造特色产品、提升产品品质。
随着消费者收入不断增加,对健康养生意识增强,在消费结构方面也逐渐转向方便而又健康的食品,所以对较高级面粉的需求持续增长,导致较高级面粉及专用面粉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专用面粉行业市场规模为1028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供需规模
1、供应情况
国内粮食市场总体保持运行平稳态势,粮食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强化。2021年我国小麦加工产量为7162万吨,同比增长1.2%,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需求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小麦加工的需求量开始由“量”向“质”转移。2021年我国小麦加工行业销量为7100万吨,同比增长1.0%,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供需平衡分析
小麦制粉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一个传统产业,最近十年,各产业都在向规模化,集团化转变,中国的小麦制粉行业也不例外。中国的小麦制粉业随着规模化和集团化的加快,小麦制粉企业数量减少,小麦加工企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产能会迅速的向有实力的企业集中,会使企业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现阶段,我国小麦加工供需已经基本平衡,但是品种品质要求还需进一步完善,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仍然存在“强筋不强、弱筋不弱”的问题,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我国的小麦加工产业发展将从数量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稳定小麦品质,打造优质小麦品牌,完善小麦产业链,推动小麦加工产业朝向高质量发展。
四、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1、面条
经过多年发展,挂面行业目前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2017-2020年国内挂面产量实现稳步增长,从781万吨提升至88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2017-2019年国内挂面产量增速持续放缓,不过2020年受益于疫情,挂面产量增速有所提高为5.8%。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挂面产需市场逐步饱和进而形成产能过剩局面,2021年行业缩减挂面产量到711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9.9%。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0年,国内24家规模化挂面企业总产量为178.55万吨,销售额为62.69亿元;至2020年其产量、销售额分别提高到425.27万吨、190.16亿元,较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7.08%、6.41%。截至2021年,24家企业挂面生产量较上年同比减少了1.26%,为419.92万吨,而销售额较上年稍有上涨1.08%,为192.21%。2010-2021年24家挂面企业的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10%,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72%。我国挂面行业整体处于高速发展趋势。
具体从我国24家规模化挂面企业的产量结构来看,2021年行业内24家规模化挂面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为55%;领军企业金沙河市场份额为22%;克明食品、想念食品、中粮粮谷、益海嘉里占比分别为8%、4%、3%、3%。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年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中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其中推荐居民每天膳食中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包括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挂面作为谷物类食物的典型代表,处于平衡膳食金字塔的塔基,可以满足居民膳食的营养均衡,挂面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2、面包
面包是指一种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用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焙烤、冷却等过程加工而成的烘焙食品,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商超、便利店、小卖店等销售领域,最终销售给终端消费者。面包行业是烘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是面包糕点产业增长最快的国家。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快销行业的购买力也在逐步提升,从而也带动面包市场的急剧发展。2021年中国消费者每周购买面包5次左右的加起来为70%,价格也为20-40元居多。
虽然近年来我国烘焙食品行业增长迅速,但人均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较大差距,未来存在提升空间。从量的角度,由于烘焙食品进入我国较晚,消费者尚处于接受过程中,未来随着饮食习惯的变化,人均消费量还存在提升空间。
预计到2025年,烘焙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45%。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预估达2600.8亿元。疫情逐渐恢复,烘焙食品市场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将达3069.9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WTQ)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