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基本概述
城市供热是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是现代化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国家公用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城市供热包括生产和生活用热两个方面,采用什么方式满足用热需要,这与全国具体城市的能源构成、热源消费状况有关,同时也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水平及不同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效果。
城市供热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热源、热网和热用户。其中热源主要是生产和制备一定参数(温度、压力)热媒的锅炉房或热电厂;热网是传输热媒的室外供热管路系统;热用户是直接使用或消耗热能的居民或工商业用户。
目前我国城市供热市场上基本有集中供热、独用锅炉房供热、分散供热三种供热方式。其中城市集中供热可由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实,由城市统一规划,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设适当规模的热电厂,既发电又供热,同时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种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方式,供热的热效率包括热网损失在内高达88%,比采取小锅炉房供热效率提高30%左右。独用锅炉房供热方式,由工厂、企业、住宅区和办公楼等公共建筑自建小锅炉房供热,也是我国城市最主要的供热方式。分散供热方式主要用于我国北方采暖地区,一家一户直接用煤炉烧煤供热采暖,占90%以上,这种供热方式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
二、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在政府逐步加大在城市供热领域的投资力度之下,城市供热数量及面积呈现显著提高的态势。但主要是针对北方城市。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市供热面积约为99.2亿平方米,较上年相比同比增长了约7.12%;城市供热管道长度为371120公里,较上年相比同比增长34.3%。其中山东省为供热面积最多的地区,供热面积约为16.26亿平方米,市场占比约为16.4%;其次是辽宁省和河北省的供热面积分别为14.2亿平方米和9.2亿平方米,占比为14.3%和9.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在我国城市供热市场上主要集中供热为主。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集中供热面积为98.8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82%。其中住宅供热面积为74.3亿平方米,占供热总面积的75.2%;公共建筑供热面积为21.56亿平方米,占供热总面积的21.8%。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供热量情况方面,2020年蒸汽供热总量有所下降,但2014-2020年整体来看,市场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蒸汽供热总量为65054万吉焦,同比下降0.02%。其中热电厂蒸汽供热占比89%,锅炉房蒸汽供热占比10%,其他蒸汽供热占比1%。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热水供热总量呈现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热水供热总量为345004万吉焦,同比增长5.35%。其中热电厂热水供热占56.64%;锅炉房热水供热占35.02%;其他热水供热占8.34%。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供热能力方面,蒸汽供热能力逐年提升,但热水供热能力出现下降。数据显示,2020年我中国蒸汽供热能力为103471吨/小时,比2019年增加2528吨/小时;热水供热能力为566180.75兆瓦,比2019年减少15650.75兆瓦。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而虽然我国城市供热市场不断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供热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就算是在北方地区,平均覆盖率也不到50%,而南方平均覆盖率就更加少,目前南方主要依靠天然气炉、空调、电炉和蜂窝煤等独立供热方式取暖。目前,供热行业正处于体制改革、设备更新、技术进步阶段,预计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以及相关政策推动,我国城市供热市场将得到发展,平均覆盖率也将得到提升。
三、行业发展趋势
“双碳”政策或将推动行业迎来巨变。资料显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目标部署,提出要“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2021年 10 月,国家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标志着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按照我国 2030 年碳达峰的目标,供暖行业有望持续推进节能减排,通过智能设备节约热量消耗,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热量的高效调度。
智慧供热成发展必然趋势。一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每年新增住房面积呈增长趋势,相应的建筑能耗迅速增长,建筑节能整体水平较低。二是当前我国缺乏供热调控手段,过量供热与供热不足现象频发,能源利用率较低,多方面存在热量损耗。再次,“双碳”政策环境下,国家对供热公司的碳排放指标可能会有所限定。三大问题使热力公司意识到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对供热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加强温度自动化控制、完善供热调度系统成为了供热行业下一步建设改造的重点。(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