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根据国家统计局分类标准,招标服务指对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招标的代理、组织开标、评标、定标工作。我国工程招标代理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住建部印发《关于加强工程建设设计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字[1991]449号)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不具备相应能力的招标单位,要委托有能力的咨询、监理等机构代理招标”,监理、咨询单位和其他系统的专门招标代理机构开始涉足国内建设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2、“放管服”持续推进,招标代理市场资质壁垒打破,市场化进一步推进
2010年开始,我国相继取消各类招标代理机构资质,在2017年12月28日,住建部宣布不再受理任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资质申请和审查,包含药品招标代理、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代理、通信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政府采购招标代理、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工程建设招标代理共计六项资质全部取消,这说明我国招标代理行业市场资质壁垒完全打破。
我国招标代理行业资质取消的相关政策汇总
文件名称 |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文件内容 |
关于取消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的通知 |
2010/8/27 |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 |
取消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 |
2013/12/11 |
国务院 |
取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代理机构资格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
2014/1/21 |
国务院 |
取消通信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 |
2014/8/31 |
全国人大 |
取消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资格 |
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 |
2017/9/22 |
国务院 |
取消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 |
关于取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 |
2017/12/28 |
住建部 |
取消工程建设招标代理机构资格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放管服”改革下,我国招标代理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企业竞争更加公平,行业将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例如,2019年8月,发改委部门再提招标代理市场化进程,规范招标投标市场监管,提升招标代理市场延展性,消除招投标过程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设臵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给予企业充分发展空间,严打部分地方政府跳过招投标阶段直接进入工程项目阶段情况,形成严密监管体系。
我国招标代理市场化整治相关政策汇总
文件名称 |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文件内容 |
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 |
2015/3/1 |
发改委 |
在已放开非政府投资及非政府委托的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基础上,全面放开招标代理专业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
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 |
2018/3/27 |
发改委 |
宣布了一批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 |
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
2019/8/26 |
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铁路局及民航局 |
深入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消除招投标过程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设臵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促进招标人依法履行招标采购主体责任,依法规范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行为,督促各级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
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过程中企业经营资质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 |
2020/9/22 |
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 |
进一步明确招标投标过程中对企业经营资质资格的审查标准、持续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做好企业登记工作、形成各部门共同维护招标投标市场公平竞争的工作合力。 |
关于建立健全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的通知 |
2021/2/25 |
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铁路局及民航 |
严格规范范地方招标投标制度规则制定活动,加大地方招标投标制度规则清理整合力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畅通招标投标异议、投诉渠道,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常态化征集机制,落实地方主体责任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招标代理行业营收恢复增长,机构数量持续增加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招标代理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及国家大力建设新基建,我国招标代理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营业收入总额为4275.33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工程招标代理收入264.99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6.2%;利润总额合计256.35亿元,同比下降29%;全年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工程招标代理中标金额104750.01亿元,同比下降4.8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在国家“放管服”政策下,我国招标代理行业资质壁垒完全打破,市场化进一步推进,企业发展空间充分,进而吸引许多其他企业布局,机构数量呈现增长。从参与主体来看,2020年,参加统计的全国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共9106个,同比增长3.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互联网+”打造电子招投标平台,招标代理行业逐步电子化
2017年2月,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全面推进电子招投标平台建设:力图三年内打造覆盖全地级市层面的公共电子招投标平台,在线完成招标投标全部交易过程,建立全面严密的电子化监管体系,平台实现信息公开、安全、全流程电子化。因此,随着“互联网+”策略的持续推进,我国电子商务和项目管理信息化持续渗透,现有的招标投标制度存在行政监督体制还不健全、信用制度建设滞后、招标文件编制还不完全统一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市场需要,招标投标市场逐渐把重心从传统模式上转移到电子模式上。
我国电子招投标政策相关文件
文件名称 |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文件内容 |
关于扎实开展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的通知 |
2015/7/8 |
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及商务部 |
通过试点推动建成一批符合《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要求的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鼓励、引导和带动交易平台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架构形成全国互联互通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网络,建立健全招标投标市场信息公开共享服务体系,促进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转变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实现招标投标行业转型升级和市场规范化发展。 |
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检测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
2015/9/1 |
发改委 |
规范化电子招投标系统技术需求,要求基于实验室依照相关要求对电子招标投标系统进行符合性检测结果,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评价和证明电子招标投标系统能够持续符合相关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 |
关于深入开展2016年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的通知 |
2016/6/2 |
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及商务部 |
从推动本地区电子招标投标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统一规划指导,引导市场主体积极有序建设运营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加快建设功能完备、接口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尽快实现与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强化电子招标投标应用导向和用户体验导向,加快实现全领域、全行业、全过程招投标电子化,进一步挖掘和发挥电子化对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减少投诉、提高采购效率、加强大数据运用等方面的作用。推进“互联网+监管”模式,探索监管清单制度,公开监管依据和程序,实行在线监督,确保监管依法、客观、精准,为电子招标采购市场化发展,实现信息公开共享、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环境。 |
“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 |
2017/2/23 |
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及商务部 |
引导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方向建设运营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逐步消除电子采购与纸质采购并存的“双轨制”现象;各级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和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构简化和规范监管流程,开放接口规范和数据接口;2017年,交易平台全面开展检测认证,到年底检测认证通过比例达到80%以上。2017年,电子招标采购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基本形成,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标采购,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建设运营更加规范,招标采购市场竞争更加有序 |
2018年,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电子招标采购广泛应用,依托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交易平台、监督平台以及其他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运行 |
|||
2019年,覆盖全国、分类清晰、透明规范、互联互通的电子招标采购系统有序运行,以协同共享、动态监督和大数据监管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综合监督体系全面发挥作用,实现招标投标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