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俗称豉油,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主要用大豆或脱脂大豆或黑豆、小麦或麸皮,加入水、食盐酿造而成的液体调味品,色泽呈红褐色,有独特酱香,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有促进食欲的功效。
酱油按颜色分,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生抽用于提鲜;老抽用于提色。按制造工艺,可以分为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化学酱油三类。其中,酿造酱油是指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天然发酵制成的液体调味品;配制酱油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化学酱油也叫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以含有食用植物蛋白的脱脂大豆、花生粕、小麦蛋白或玉米蛋白为原料,经盐酸水解,碱中和制成液体鲜味调味品。
此外按使用场景,酱油一般可分为餐桌酱油和厨房酱油两类,其中餐桌酱油基本上是零添加,比如日本的龟甲万、我国的古龙等。而厨房酱油大多是含添加剂的。
一、市场发展现状
酱油在传统调味品行业诸多品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向来有“中餐之魂”的称谓。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调味品行业零售额中酱油醋类占比高达62.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上述背景下,我国酱油市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我国酱油市场逐渐饱和,国内人均酱油需求量从2015年的7.28千克降至2020年的4.86千克,使得发展增速有所放缓。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7月,我国酱油制造企业共5276家存续或在业。2021年随着行业遇冷,酱油制造企业新增注册数量骤减至161家,2022年1-7月仅注册32家。但相较于日本酱油企业数量从1989年的2300家减少至2018年的1192家,我国酱油行业企业数量和行业规模仍在不断增长,随着新进入者数量的减少,集中度提升的速度有望加快。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酱油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我国行业发展进入存量竞争,中低端酱油的需求量已顶到了市场的天花板,消费升级势在必行。在此环境下,各大酱油品牌使出浑身解数,酱油的花样也是越来越多,零添加、减盐、有机、原酿、提鲜等高端酱油层出不穷,而这些“高端”市场也将成兵家必争之地。
以有机为例,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不断推进落地,大健康产业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国家、市场、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众的健康养生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养生保健队伍,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钱花在健康上”,且已跨越了年龄层。在此背景下,“有机”浪潮涌动。数据显示,2020年,有机产品国内销售额约804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18.6%,位列全球第四。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酱油等调味品的健康、功能化需求更为看重,「有机新消费」已驶入调味品赛道,以“有机”为代表的酱油产品消费比重在逐年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有机酱油行业需求量约34350吨,市场规模为18.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零添加方面,近两年随着国人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以及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人们也开始关注配料表上的添加剂。例如在2022年十一期前,有网友爆料,海天酱油在国内和国外销售的产品配料表不一样,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上只有原料水、大豆、食盐、砂糖、小麦,而国内售卖的酱油则含有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苯甲酸钠、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剂。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显示,前3种为增味剂,苯甲酸钠为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三氯蔗糖则为甜味剂。
对此2022年9月9日晚,海天味业以发布澄清公告的方式进行了第三次回应。公告称,海天味业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
而同时就在海天味业遭遇“双标门”风波之时,不少线下商超正借国庆契机大力促销零添加酱油产品;甚至更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海克斯科技”火爆网络以及海天“双标”门的讨论,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也加速行业对零添加研究的深入,有望促使零添加酱油时代的到来。
据了解,零添加酱油使用的是传统的天然酿造方法,要分三步:煮豆6小时——入缸,每三天搅拌一次,直到有酱油味——封闭发酵4个月——过滤出酱油后,晾晒30天。也就是说,天然酿造的零添加酱油,需要至少180天才能酿造完成,适合小厂古法工艺瓦缸酿晒。
其实面对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酱油企业也早就布局零添加酱油市场。例如千禾味业于2008年首推“零添加”酱油,海天味业也早在10年前也重磅推出零添加酱油产品,意图围剿千禾;李锦记也在几年前布局零添加产品。但相比海天味业、李锦记等企业,加加和厨邦的反应则慢得多;其中加加食品于2022年4月推出1升装的零添加特级味极鲜,同月中炬高新厨邦美味鲜推出了小蛮腰系列高端新品——厨邦零添加原汁黑豆特级生抽、零添加原汁特级生抽。
而在“双标门”事件发酵的背后,零添加酱油的销量确实出现了一定的提升。仍然以海天500ml 0金标生抽产品为例,在海天味业天猫旗舰店里,该产品在总销量排行中在远远落后其它产品,但在周销量排行中却以21862的销量位居第二,显示近期购买该产品的顾客明显增多。
而虽然目前整个酱油行业的内外交困,但长期来看,酱油及调味品行业并不悲观。一方面是因为国内酱油行业集中度较低,据调味品协会数据,在2020年,日本酱油行业CR3已达53%,我国酱油CR3大约24%,其中龙头企业海天味业市占率17.70%,行业产量排名第二的企业中炬高新占比3.74%。对比来看,我国酱油行业集中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从国外发展趋势来看,龙头企业具备不断扩张并抢占中小企业市场份额的能力,这意味着行业集中度还将不断提升,包括目前A股4家酱油类上市公司在内的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另一方面,相较去年而言,2022年我国调味品行业渠道恢复情况良好;且随着疫情的改善和经济回暖预期、餐饮改善,普遍认为调味品行业还是比较乐观的。此外作为国人餐桌上必备的调味品,在较长的时间内,酱油市场都将保持稳定的需求和增长。
二、市场供需规模
1、市场供给情况
重要原材料大豆产量情况
作为制作酱油的重要原材料,大豆的产量给酱油带来一定的影响。进入2021年以来,由于农户对于玉米的种植积极性较高,叠加2020年玉米价格优势明显影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为840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483千公顷,同比下降15%。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产量方面,2012-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于2020年达到最高值,为1960.18万吨,同比2019年增长8.35%。2021年我国大豆产量下降到只有1640万吨,同比2020年下降16.2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酱油产量
在经历2016-2018年产量逐年下滑后,我国酱油自2019年开始产量逐年回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酱油产量为788.15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12.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随着好记食品、海天味业、千禾味业等酱油企业发力,有机酱油品类的速度呈现加快态势。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有机酱油产量自2016年的12055吨增长至35578吨,年复合增长率达24.17%。据统计,截至2022年8月,我国共31家企业获得有机酱油认证。2021年我国有机酱油新增产能30135.7吨,累计产能54901.9吨。而有机酱油市场的放量增长体现了酱油市场的品质升级趋势。
目前我国酱油生产竞争格局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海天味业、李锦记、中炬高新等全国性品牌;二是如四川的千禾、湖南的加加、山东的欣和等地方性强势品牌,以及龟甲万、亨氏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三是小规模工厂或家庭作坊,一般采取自产自销,产品价格低廉,主攻农村、乡镇市场。
2、市场需求情况
在经历2016-2018年由于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需求渗透日益饱和等因素,使得逐年下滑后后,我国酱油需求量自2019年开始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酱油表观需求量为711.15万吨,同比2020年上涨12.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供需规模情况分析
目前整体来看,我国酱油产量大于需求量,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格局。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酱油产量为788.15万吨,需求量为711.15万吨,产量高于需求量77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我国酱油产量大于需求量的情况下,部分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且出口量逐年上涨。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酱油出口量为15.77万吨,而进口量仅为1.18万吨;2021年我国酱油出口量为18.34万吨,而进口量仅为1.34万吨;2022年上半年中国酱油出口量为10.13万吨,进口量仅为0.49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