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产需稳步增长 市场不断向头部企业集中

三元前驱体材料则是镍钴锰氢氧化物NixCoyMn(1-x-y)(OH)2,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里面镍钴锰的比例(x:y:z)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三元前驱体为镍钴锰氢氧化物,按照元素的不同构成比例,可以分为 NCM811 前驱体、NCM622 前驱体、 NCM523 前驱体和 NCA 前驱体等。在锂电正极产业链中,正极材料的最终性能会继承其前驱体的形貌结构特点,前驱体的品质(形貌、粒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杂质含量、振实密度等)直接决定了正极烧结产物的理化指标。

一、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是三元正极材料的核心材料,与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情况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不断提升,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2021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市场规模为540.75亿元,同比增长98.38%,具体如下:

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是三元正极材料的核心材料,与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情况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不断提升,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2021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市场规模为540.75亿元,同比增长98.38%,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产量

各企业积极展开前驱体研发,高镍产品接连实现量产。包括中伟股份、芳源股份、格林美等主要前驱体企业分别在NCM、NCA前驱体领域展开研发,并实现量产,供应当升科技、宁德时代等客户。2021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产量达到62.1万吨,同比增长84.82%,具体如下:

各企业积极展开前驱体研发,高镍产品接连实现量产。包括中伟股份、芳源股份、格林美等主要前驱体企业分别在NCM、NCA前驱体领域展开研发,并实现量产,供应当升科技、宁德时代等客户。2021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产量达到62.1万吨,同比增长84.82%,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随着头部玩家凭借着技术和资金优势继续产能扩张,马太效应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中伟股份已与厦钨新能源、当升科技、贝特瑞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在未来3年内将锁定合计超过25万吨三元前驱体供货订单;格林美先后与厦钨新能源、韩国ECOPRO BM、容百科技、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企业签署三元前驱体等材料长期供应协议;华友钴业则与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孚能科技等企业签署三元前驱体供货协议,预计未来4年内其三元前驱体供应量合计将超过50万吨。

3、需求情况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锂电池及上游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出货量大幅增长,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1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销量为61.8万吨,同比增长87.27%,具体如下: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锂电池及上游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出货量大幅增长,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1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销量为61.8万吨,同比增长87.27%,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为推广新能源汽车,中央及部分地方财政给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或消费者财政补贴。近年来,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锂电池行业及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细分行业亦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长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较于传统三元正极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有更长的续驶里程、更低的综合成本等优势,促使更多主流动力电池企业选择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技术方向,形成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持续需求,引导三元前驱体行业向高镍化、高一致性等方向发展。

二、行业细分市场

1、NCM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

NCM三元前驱体又称为镍钴锰酸锂三元前驱体,是三元前驱体材料的一种,化学式为NixCoyMnz(OH)2,x+y+z=1,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三元前驱体材料。

根据型号不同,NCM三元前驱体分为NCM3系、5系、6系、7系、8系,区别在于镍钴锰三种元素的摩尔比,例如NCM8系的镍、钴、锰三种元素中镍摩尔含量80%(含)-90%(不含)范围内,3系、5系、6系、7系同理。常见的NCM三元前驱体有NCM111、NCM523、NCM622、NCM712、NCM811等。

综合下游需求、技术进展、工艺制造、成本控制等因素,NCM523 是当前最广为使用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近年来,NCM622 逐渐受到行业下游客户的认可,出货量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NCM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模为54.4万吨,具体如下:

综合下游需求、技术进展、工艺制造、成本控制等因素,NCM523 是当前最广为使用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近年来,NCM622 逐渐受到行业下游客户的认可,出货量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NCM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模为54.4万吨,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1年,中国NCM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超过50万吨,其中NCM5系出货量最大,年出货量占比超过30%,其次是NCM8系和NCA出货量,NCM6系出货量相对较低,但在三元正极材料高镍化发展过程中,NCM6系材料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2021年,中国NCM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超过50万吨,其中NCM5系出货量最大,年出货量占比超过30%,其次是NCM8系和NCA出货量,NCM6系出货量相对较低,但在三元正极材料高镍化发展过程中,NCM6系材料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NCA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

NCA三元前驱体又称为镍钴铝酸锂三元前驱体,是三元前驱体材料的一种,化学式为NixCoyAlz(OH)2,x+y+z=1,镍、钴、铝三种元素中镍摩尔含量在80%以上。NCA三元前驱体振实密度大于1.50g/cm³,粒径D50约为12.0±1.0μm,克比容量大于等于205mAh/g,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成本更低,主要用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

NCA三元前驱体相关技术有前驱体湿法掺杂技术、多元素多工艺共沉淀技术、高比表面积NCA前驱体合成技术等,其中高比表面积NCA前驱体合成技术是通过采用偏铝酸钠作为铝源,解决传统硫酸铝沉淀速度过快造成铝元素分布不均匀和粒度无法长大的缺点。前驱体比表面积高有利于三元正极材料烧结过程的固相传质和后续干法包覆的均匀性,减少三元正极材料中岩盐型氧化镍的生成,烧结而成的三元正极材料倍率性能高、循环性能好。2021年中国NCA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出货量为7.4万吨,具体如下:

NCA三元前驱体相关技术有前驱体湿法掺杂技术、多元素多工艺共沉淀技术、高比表面积NCA前驱体合成技术等,其中高比表面积NCA前驱体合成技术是通过采用偏铝酸钠作为铝源,解决传统硫酸铝沉淀速度过快造成铝元素分布不均匀和粒度无法长大的缺点。前驱体比表面积高有利于三元正极材料烧结过程的固相传质和后续干法包覆的均匀性,减少三元正极材料中岩盐型氧化镍的生成,烧结而成的三元正极材料倍率性能高、循环性能好。2021年中国NCA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出货量为7.4万吨,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国内主要NCA三元前驱体厂家有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容百科技和芳源股份等,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其中,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NCA三元前驱体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NCA/NCM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球形氢氧化镍,2021年度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

三、行业竞争格局

2015年以前国内三元前驱体企业数量在 20 家以下,主要由金属冶炼企业向下游延伸;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增长,2019 年国内三元前驱体企业增加到 45 家,新进入者主要来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目前,国内主要三元前驱体厂家有格林美、中伟股份、优美科(中外合资)、广东邦普、华友钴业、金驰能源、科隆新能、芳源环保等。

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主要品牌

名称

市场地位

技术实力

中伟股份

公司是专业的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厂”等示范项目称号,公司与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核心产品成功跻身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端供应链,产品广泛应用于3C领域、动力领域、储能领域。

公司主持和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在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的技术创新方面持续获得突破,授权专利122项,其中发明专利60项,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子公司贵州循环被列入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二批)。2021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8系及8系以上产品占比接近50%4.45V以上高电压及掺杂四氧化三钴占比超过80%,高电压四氧化三钴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公司高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产品出货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1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6%,四氧化三钴市场占有率24%,均保持行业第一。

截止2021年公司形成约20万吨/年的三元前驱体产能、3万吨/年四氧化三钴产能,生产能力全球领先,规模效应显著。

格林美

公司突破性解决了中国在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与报废汽车等典型废弃资源绿色处理与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成为世界技术领先的废物循环企业。

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领域,公司回收处理废旧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废塑料与镍钴锂钨战略资源,主要再制造镍钴钨资源、超细钴镍钨粉末材料与改性塑料,是世界领先的废物再生企业和中国循环经济领军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制造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正极材料以及 3C 数码电池用四氧化三钴材料,是世界新能源供应链的头部企业。

2021年公司新申请专利 274 件,新增标准 39 项,累计申请 2,455 件专利,主导/参与制修订 312 项国家、行业及地方团体标准。2021年全球三元前驱体材料总产量达74.75万吨,同比增长79.4%;国内三元前驱体总产量达62.06万吨,同比增长82.3%

广东邦普

作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打造了上下游优势互补的电池全产业链循环体系,通过独创的定向循环技术,在全球废旧电池回收领域率先破解了“废料还原”的行业性难题,电池产品核心金属材料总回收率达到99.3%以上。

公司现有处理废旧电池总量超 10 万吨/年的产能以及生产前驱体产能为 3.5万吨/年。

截至2022630日,邦普循环已参与制修订废旧电池回收、电池材料等相关标准279项,其中发布162项;申请专利1407件;荣获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21年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1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2021年佛山企业百强、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华友钴业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是一家拥有从钴镍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致力于发展低碳环保新能源锂电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淀,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资源、有色、新能源三大业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三大业务在公司内部构成了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同时公司还在布局循环回收业务,全力打造从钴镍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公司成立了“华友钴业新能源电池材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华友钴业绿色钴冶炼技术及新材料开发研究院”、“华友新能源锂电材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天津巴莫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都巴莫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天津巴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从事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多元正极材料新产品开发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以及钴铜、钴镍矿采矿、选矿、冶炼的创新工艺和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可参与国际竞争的电池正极材料和前驱体开发、评估及应用科研平台。2021年公司全年共生产前驱体 65,406 吨,同比增长 88.44%;生产正极材料 54,767吨,同比增长 96.46%;生产钴产品 36,513 吨,同比增长 9.44%;生产铜产品 102,893吨,同比增长 4.32%

帕瓦新能源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先进的三元前驱体生产商。公司主要产品用于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造,并继而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原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动工具等领域。

公司是国内较早实现单晶型NCM三元前驱体量产并销售的企业。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单晶型中高镍三元前驱体合成技术,包括-次颗粒排列方式可控技术、窄分布单晶三元前驱体合成技术等核心技术。同时,在三元前驱体制备工艺领域,公司掌握的多元素多工艺共沉淀技术、前驱体湿法掺杂技术可以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下游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的制造成本。截至 2022 6月,公司拥有发明专利 36 项。

资料来源:企业官网,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前驱体市场集中度逐年提升,主要因素在于头部前驱体企业对高镍产品的技术园掌控为其带来的先发优势。

2021年我国三元前驱体市场份额前四分别为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和邦普,市占率分别为26%、15%、11%和10%,CR4为62%,相较2017的32%增长30个百分点,集中度大幅提升,行业处于明显的寡头竞争。

2021年我国三元前驱体市场份额前四分别为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和邦普,市占率分别为26%、15%、11%和10%,CR4为62%,相较2017的32%增长30个百分点,集中度大幅提升,行业处于明显的寡头竞争。

资料来源:鑫椤锂电,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材料企业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方面起步较晚,相关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与海外材料企业有一定差距,随着高镍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材料企业日益重视并加大研发投入。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集中度近年有所提升,但相较隔膜、电解液等行业集中度仍较低,预计随着高镍产品渗透率提高、技术壁垒提升,行业需求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石英砂产量持续上升 高纯石英砂市场供不应求且价格大涨

我国石英砂产量持续上升 高纯石英砂市场供不应求且价格大涨

近几年由于高纯石英砂国内供给不足,再加上下游光伏、半导体等领域需求旺盛,使得其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行。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国产高纯石英砂价格由2022年年中的5万元/吨涨至2023年3月的14万元/吨。而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2023年初至2023年9月,高纯石英砂(内层砂)的价格由不到10万元/吨

2024年11月22日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达到12.35万吨,同比增长6.93%。同时,PVDF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PVDF产能CR4达到60.62%,浙江孚诺林、东岳集团、内蒙三爱富、阿科玛氟化工产能分别达到2.8万吨、2.5万吨、2万吨、1.45万吨。

2024年11月21日
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拉动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发展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拉动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发展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我国碳酸乙烯酯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应用终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碳酸乙烯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产能产量也大幅上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碳酸乙烯酯消费国和生产国。此外,我国碳酸乙烯酯产能分布较为集中,2022年CR6接近80%,其中浙江石化以26.06%的占比位居国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现状:市场不断扩容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行

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现状:市场不断扩容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行

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不断发展,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从25亿元增长到72.4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

2024年11月16日
我国聚丙烯行业正处于扩能期 产量、表观消费量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下滑

我国聚丙烯行业正处于扩能期 产量、表观消费量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下滑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要,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积极扩产,使得行业处在持续的扩能当中,产能不断扩张,由2018年的231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97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4%。

2024年11月15日
我国丁腈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上升 兰州石化产能居市场首位

我国丁腈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上升 兰州石化产能居市场首位

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6家丁腈橡胶生产企业,产能格局集中。其中,兰州石化的丁腈橡胶产能居国内市场首位,达到10万吨,占比30.49%;其次为宁波顺泽和镇江南帝,分别达到6.5万吨和6万吨,占比分别为19.82%和18.29%。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聚醚改性硅油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强劲 直锁型聚醚改性硅油是最主要细分产品

我国聚醚改性硅油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强劲 直锁型聚醚改性硅油是最主要细分产品

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升级生产设备,我国硅油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硅油产能107万吨,同比增长26.3%;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6.2%。预计2024年我国硅油产能将达到129万吨,产量将达到70万吨左右。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应用前景巨大 国内厂商正强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应用前景巨大 国内厂商正强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近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由90.3亿元增长至14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9%。这一增长率表明,当前国内聚酰亚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24年11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