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味精产量及需求量整体保持稳定增长
味精化学成分为谷氨酸钠,是一种鲜味调味料,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浓厚鲜味。与食盐同在时,其味更鲜。味精可用小麦面筋等蛋白质为原料制成,也可由淀粉或甜菜糖蜜中所含焦谷氨酸制成,还可用化学方法合成。谷氨酸最早由德国的雷特豪于1846年在小麦的面筋中首次分离获得。我国吴蕴初于1921年开始生产味精,行业进入起步阶段。1988年,国家宣布取消味精食用限制,味精生产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成为味精生产大国。2010年我国味精产量达256万吨,2002~20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1%。随着行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我国味精产量总体保持稳定,2020年我国味精产量为245.0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9.5%;2021年我国味精产量为237.5万吨,较上年同比下降3.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味精的鲜度极高,溶解于3000倍的水中仍能辨出,能刺激味蕾、增加食品特别是肉类和蔬菜的鲜味,常添加于汤料和肉制品中。味精是家庭生活、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常用的调味品,国内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味精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0年我国味精表观需求量为243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9.7%;2021年我国味精表观需求量为235万吨,较上年同比下降3.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味精平均售价明显上升,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味精生产所需原材料包括玉米和小麦,我国玉米及小麦供给充足保障味精的稳定生产。我国大部分味精生产企业以玉米作为主要生产原料,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上涨,我国味精生产成本提高,味精平均售价明显上升。在市场需求及平均售价上升背景下,我国味精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玉米价格由1307.0元/吨增长至2350.0元/吨,味精平均售价由5522.0元/吨增长至7674.0元/吨,味精市场规模由110.0亿元增长至180.6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我国味精行业高度集中,阜丰味精产品营业收入领先
从行业竞争看,历经2007~2008年的整合,味精企业约30%~40%的产能退出市场。2009年,国家进一步出台政策限制产能10万吨以下的味精企业发展,味精生产企业的总数减少到目前的35家左右。
目前我国味精行业集中度较高,市场基本形成寡头垄断格局,阜丰、莲花、伊品市场占有率已达到90%以上。其中阜丰味精产品营业收入远超其他品牌,独占味精行业半壁江山,2021年市场占有率达47.0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