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甜味剂行业产量现状与上下游情况 下游无糖理念拉动需求 合成甜味剂占据半壁江山

一、行业基本概述

甜味剂是指能赋予软饮料甜味的食品添加剂,通常应具备安全性高、引起味觉良好、稳定性高、水溶性好,并且价格合理等特点。甜味剂在食品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甜味剂分类多样,种类较多。按营养价值分,甜味剂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两类;按其甜度分,可分为低甜度甜昧剂和高甜度甜味剂;按其来源分,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甜味剂最初是为了满足糖尿病患者对用糖的需求的,糖尿病患者食用甜味剂,可以在享受食物的同时,避免血糖升高。近年来国民成人肥胖率上升趋势明显。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的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了34.3%和16.4%。在全球控糖的大趋势下,我国“十三五”对于国民的健康规划也提出了减糖的倡议。

甜味剂最初是为了满足糖尿病患者对用糖的需求的,糖尿病患者食用甜味剂,可以在享受食物的同时,避免血糖升高。近年来国民成人肥胖率上升趋势明显。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的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了34.3%和16.4%。在全球控糖的大趋势下,我国“十三五”对于国民的健康规划也提出了减糖的倡议。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上述环境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不断认识到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后,都在逐渐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时国家也不断发布政策,鼓励居民健康生活,推行“减盐、减油、减糖”的生活习惯。我国甜味剂市场不断扩展,产量持续上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甜味剂产量为25.3万吨,同比增长9.52%。

在上述环境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不断认识到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后,都在逐渐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时国家也不断发布政策,鼓励居民健康生活,推行“减盐、减油、减糖”的生活习惯。我国甜味剂市场不断扩展,产量持续上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甜味剂产量为25.3万吨,同比增长9.5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甜味剂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合成甜味剂由于成本和工艺难度低、甜度高,此前更受企业和市场青睐,发展较快,占据了我国甜味剂市场的半壁江山,其占比达到了52.38%。

目前合成甜味剂由于成本和工艺难度低、甜度高,此前更受企业和市场青睐,发展较快,占据了我国甜味剂市场的半壁江山,其占比达到了52.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截至目前,我国合工甜味剂已历经六代产品,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为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和纽甜。其中三氯蔗糖和纽甜还在推广阶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甜味剂来源与安全性的关注断加强,天然甜味剂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根据中国罐头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我国天然甜味剂应用占比从2010年的8.2%提升到29.4%。但天然甜味剂的缺陷在于多数天然甜味剂甜度有限且比人工甜味剂成本更高,因此经常将其与人工甜味剂复合制成复配糖以兼顾安全与健康,例如三元生物将赤藓糖醇与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等复配推出复配糖产品。因此未来天然甜味剂与人工甜味剂将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甜味剂来源与安全性的关注断加强,天然甜味剂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根据中国罐头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我国天然甜味剂应用占比从2010年的8.2%提升到29.4%。但天然甜味剂的缺陷在于多数天然甜味剂甜度有限且比人工甜味剂成本更高,因此经常将其与人工甜味剂复合制成复配糖以兼顾安全与健康,例如三元生物将赤藓糖醇与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等复配推出复配糖产品。因此未来天然甜味剂与人工甜味剂将协同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上下游情况

甜味剂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蔗糖、醋酸、淀粉、甜叶菊、玉米等原材料;下游则是饮料、烘焙食品、保健食品、医药、个人护理等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上游

(1)蔗糖

蔗糖是制备甜味剂的重要原材料。2014-2022年我国制糖期的蔗糖产量波动幅度较大,其产量在2019年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2019/20年我国制糖期的蔗糖产量为256.05万吨,同比增长86.67%;2020/21年我国制糖期的蔗糖产量下降,下降到了223.19万吨;随后2021/22年我国制糖期的蔗糖产量回升,回升至278.559万吨。但总体来看,自2014年以来,我国蔗糖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蔗糖是制备甜味剂的重要原材料。2014-2022年我国制糖期的蔗糖产量波动幅度较大,其产量在2019年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2019/20年我国制糖期的蔗糖产量为256.05万吨,同比增长86.67%;2020/21年我国制糖期的蔗糖产量下降,下降到了223.19万吨;随后2021/22年我国制糖期的蔗糖产量回升,回升至278.559万吨。但总体来看,自2014年以来,我国蔗糖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中国糖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淀粉糖

除了蔗糖,淀粉糖也是制备甜味剂的重要原材料。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植和推广淀粉糖。到“九五”后期,由于淀粉糖行业的技术进步,收率和质量提高。2017-2021年我国淀粉糖产量呈波浪式浮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淀粉糖产量为1494万吨,同比增长19.85%。

除了蔗糖,淀粉糖也是制备甜味剂的重要原材料。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植和推广淀粉糖。到“九五”后期,由于淀粉糖行业的技术进步,收率和质量提高。2017-2021年我国淀粉糖产量呈波浪式浮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淀粉糖产量为1494万吨,同比增长19.8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下游情况

近年来随着健康生活意识的加强、减糖饮食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及叠加国家陆续发布政策,倡导居民健康生活,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无糖生产,甜味剂的市场应用不断扩张,需求将持续扩容。

到目前我国甜味剂广泛分布于是饮料、烘焙食品、保健食品、医药、个人护理等领域。其中在2021年,饮料是味剂下游最大应用,占比约51%,其次为餐桌调味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占比分别为15%和13%。

到目前我国甜味剂广泛分布于是饮料、烘焙食品、保健食品、医药、个人护理等领域。其中在2021年,饮料是味剂下游最大应用,占比约51%,其次为餐桌调味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占比分别为15%和1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无糖饮料

近年随着时代的发展,饮料种类日渐丰富,尤其年轻人喜欢追求新鲜的东西,更注重感官的享受,比起寡淡的白开水,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愿意喝饮料。但过多饮用饮料,会导致钙和钾的摄入量减少,蔗糖摄入量增多,从而导致肥胖、糖尿病、肾结石等各种疾病。目前,我国超1.4亿人正在经历糖尿病的困扰,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已经逐渐蔓延至年轻人群体。同时,占人口基数最多的18岁以上成年人群体超重或肥胖率已经超过一半,据估计,全国每3个人中就有1人为腹型肥胖。由此在国家加强对健康饮食生活习惯的宣传,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甜味剂在食品领域迅速扩张,国内无糖之风盛行。尤其是在无糖食品成为国内消费领域增长较快的产品之一。无糖饮料应运而生受到这类人群的青睐,今年,快乐肥宅水不香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口味的无糖饮料。

2014-2021年我国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持续上涨,且增长幅度较快,尤其在2018年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为67.2亿元,增速达到60.77%。到2021年,我国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已达159亿元,年增长率为35%。而随着健康生活意识的加强、减糖饮食的理念深入人心,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276.6亿元。

数据来源:《健康中国饮料食品减糖行动白皮书(2021)》、观研天下整理

(2)调味品

糖具有提鲜的作用,因此大部分调味品中也会含有糖,例如酱油、醋、酱制品、腐乳、料酒等调味料中就会添加三氯蔗糖以替代蔗糖。近年来,随着控糖、减糖的生活理念逐渐被更多人接收和执行,同时社会对女性以瘦为美的审美导致许多女性在生活中更加苛刻糖分的摄入,相比于传统调味品,她们更愿意选择低脂调味品。

调味品在饮食、烹饪和加工中广泛应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调味料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现了逆势增长,2020年我国调味料市场规模达到3950亿元,同比增长18.1%;2021年市场规模达4594亿元,同比增长16.3。

调味品在饮食、烹饪和加工中广泛应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调味料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现了逆势增长,2020年我国调味料市场规模达到3950亿元,同比增长18.1%;2021年市场规模达4594亿元,同比增长16.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烘焙食品

糖不仅能增加制品甜度,还能提高制品的色、香、味。烘焙制品在烘烤过程中受高温作用,小部分糖分会发生焦糖化作用变成焦糖,使制品变成诱人的金黄色,同时,还产生烘焙制品特有的焦香风味。此外,糖还能与配料中氨基酸等物质发生美拉德反应,使制品上色。烘焙制品特有的外观色泽与香味,是与糖的功用密不可分的。

近年受益于居民消费升级,我国烘焙食品市场持续扩容。2021年我国烘焙类食品市场规模是2642亿元,同比增长19.9%。预计2023年我国烘焙市场规模达到3070亿元。

近年受益于居民消费升级,我国烘焙食品市场持续扩容。2021年我国烘焙类食品市场规模是2642亿元,同比增长19.9%。预计2023年我国烘焙市场规模达到307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特色食品,中式糕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在特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消费需求更是高涨,传统中式糕点行业逐渐崛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中式糕点行业市场规模达436.6亿元。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约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4.7%。预计2028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将达到1798亿元。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消退叠加库存消化,产量有所下滑。但由于2024年9月以来,部分产地新货已经应市。因此近期产区正常来货,市场库存较为稳定,为菊花茶提供了稳定供应。根据中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菊花产量为17872吨,较2022年同比下降了6.76%;而用量则为16306吨。可见目前,我国菊花生产供给基本能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瓶装水是我国软饮行业第一大子赛道。按零售额计,2023年我国软饮料市场规模达到9092亿元。其中,瓶装水是最大的品类,市场规模 2266 亿,占比23.6%,对应 19-23 年 CAGR 为 3.6%(高于软饮料行业整体的 2.9%)。根据预测分析,我国未来瓶装水市场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放缓,预计到2027年,我国瓶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猪油重新被重视,不再一味追求植物油饮食习惯,人们重新审视动物油的价值,使得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2024年食用猪油市场规模约为194.24亿元,维持平稳的规模。

2025年03月27日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肥胖隐藏着大量的健康和经济问题,每年导致的直接医疗支出规模超千亿,是社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国家也开始关注肥胖问题的核心原因。在此背景下,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而预防肥胖问题增加,是节省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体重管理上每投入1元

2025年03月27日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近年来,虽然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是价格战却逐渐常态化,尤其是原材料咖啡豆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增加,推动着行业竞争升维。不过,咖啡市场的价格战虽然导致行业利润降低,但是也加速市场教育。随着越来越多跨界品牌入局咖啡赛道,我国咖啡行业虽然会有点“苦”,但从行业内外的实际行动来看,未来市场或将变“香”。

2025年03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