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驱动因素分析及市场空间测算 多因驱动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油价高企,混合动力汽车优势凸显

混合动力车辆泛指使用两种以上的能源产生动能驱动的车辆,而驱动系统可以有一套或多套,常用的能量来源包括化石燃料(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电池、燃料电池等。油价高企背景下,混动车节油优势具备日常使用经济性。无论是PHEV车型还是HEV车型,相较于燃油车均有较低的油耗表现。燃油车油耗一般在7L/100km以上,HEV综合油耗一般为4L/100km左右,大部分PHEV亏电油耗接近4L/100km(综合油耗更低)。

混合动力车辆泛指使用两种以上的能源产生动能驱动的车辆,而驱动系统可以有一套或多套,常用的能量来源包括化石燃料(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电池、燃料电池等。油价高企背景下,混动车节油优势具备日常使用经济性。无论是PHEV车型还是HEV车型,相较于燃油车均有较低的油耗表现。燃油车油耗一般在7L/100km以上,HEV综合油耗一般为4L/100km左右,大部分PHEV亏电油耗接近4L/100km(综合油耗更低)。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混合动力汽车持续降本下售价逐渐降低

在节油、动力和驾驶体验方面,混合动力汽车优于燃油汽车,但由于增加了电机、电池、电控等零部件,混合动力汽车成本明显高于燃油汽车,导致混合动力汽车的售价普遍较高。随着混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混合动力系统的集成度不断提高,设计突破带来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等部件的适度简化,混动车型售价逐渐降低,竞争实力突出。

混动主要技术路线

构型

并联

串联

混联

P2

增程式

串并联(P1+P3

功率分流(PS

特点

①单电机

②发动机与电机均可驱动车轮

③发动机转速随轮速线性变化

变速机构8-9

①双电机:发电机+驱动电机

②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

③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辆,发动机转道不随轮速变化

④驱动电机通存单持减速

    双电机

②发动机与电机均可驱动

③发动机转速可实现不随转速空化和做轮速线性变化

④发动机和电机可以有多个档位典型产品是1-35

CD双电机

②速比可调,通过行星排实现电跑混合驱动

③发动机转速可实现不随轮速变化和随轮速规性变化

④无级变速(ECVT)

优势

①发动机和电机都可多挡调速,动力性好。特别是中高速动力性好

②发动机可随时介入直驱车辆,保证高,低温场景下动力需求。适应性好

③高速发幼机随时直驱,能量传送直接。油耗低

eq \o\ac(,4)4低速纯电,中高速燃油车的驾乘感

①驱动电机减速结构简单,传动

效率高

②发动机转速不随轮速变化,仪

在高效区发电运行

③单指机构,平顺性好

④增程器与驱动电机通过高压线

连接,布置灵活

①减速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

②发动机转速可不随轮速变化,保持高效区运行

③如果是单持变速机构,平顾性好控制

④低速时纯电驾乘体验

eq \o\ac(,5)5多档位变速时,燃油经济性好,但增加结

构复杂度

eq \o\ac(,6)6多档位动力性和经济性均优于单档位系统

①发动机转速与轮速解现。可不随轮速变化,保持高效区间运行

②电子无级交速,平顾性和好适型好

③双模功率分流动力性和经济性都优于单模功率分流

劣势

①变速机构复杂,控制难度大

②挡位多,平顺性不易控制

③轴向尺寸难以控制,相对较大,紧凑性设计难度大

eq \o\ac(,4)4发电和电驱动不能同时进行

①发动机无法参与直驱,动力形

式受限

②高速行驶能量流动路径长,高

速托油高

B级以上乘用车油耗明显提高

④亏电状态下,动力性较差

eq \o\ac(,5)5高速NVH置控利

①发动机需达一定车速才能并入驱动,动力性受限

②高速工况,发动机需达到一定功率条件,才能并联,若采用串联,则能量流动路径长,高速油耗高

③多档串并联增加系统复杂性,平顾性和NVH难控制,但改善动力性经济性

①减速机构复杂,控制难度大

②发动机,电机转速高,NVH

③动力性相对城,不清合B级以上乘用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受益于购置税减免政策,混合动力汽车落地成本随之下降。2022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全额减免购置税。2022年5月3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臵税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覆盖绝大部分混合动力车型,减免金额最高达1.5万元(不含增值税30万元车型)。

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售价对比(未扣除购置税等优惠)

车型

燃油版(万元)

混动版(万元)

入门级差价(万元)

丰田荣放RAV4

17.58-22.88

22. 58-26.08

5.00

丰田雷凌

11.38-13.98

13.38-21.88

2.00

广汽传祺全新GS8

18 68-23.98

22.88-24.68

4.20

比亚迪唐

16.58

19.28-28.98

2.70

比亚迪宋

11.58-14.38

15.28-20.58

3.70

长城哈弗神兽

13.00-16.70

15.38-15.98

2.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双积分政策力推混合动力车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汽车行业碳排放占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80%以上,占全社会碳排放7.5%左右,汽车行业减排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2017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2018年4月1日起施行),双积分核心目标是降低乘用车油耗和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2020年6月,工信部第二次修改双积分政策(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此次修订力推混合动力车型。

2022年7月,工信部发布第三次修订征求意见稿,2024-2025年度新能源积分考核要求再度收紧,车企双积分压力不断增大,迫使车企进一步加大纯电车型、插电混动车型及普通混动车型投入与产出。

2022年7月,工信部发布第三次修订征求意见稿,2024-2025年度新能源积分考核要求再度收紧,车企双积分压力不断增大,迫使车企进一步加大纯电车型、插电混动车型及普通混动车型投入与产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优质供给增加,混动汽车进入快速增长通道

随着比亚迪、长城、理想、问界等车企优质混动汽车供给的增加,行业进入快速增长通道。混动(PHEV+EREV+HEV)渗透率快速提升,由2017年的1.0%提升至2021年的8.0%,2022年5月单月的混动渗透率已达15%。2022年1-5月,PHEV、EREV、HEV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分别达到了4.2%/1.1%/7.6%。

随着比亚迪、长城、理想、问界等车企优质混动汽车供给的增加,行业进入快速增长通道。混动(PHEV+EREV+HEV)渗透率快速提升,由2017年的1.0%提升至2021年的8.0%,2022年5月单月的混动渗透率已达15%。2022年1-5月,PHEV、EREV、HEV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分别达到了4.2%/1.1%/7.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车企主要混动汽车车型

企业

混动车型

技术路线及销售情况

比亚迪

王朝系列

第四代DM-i超级混动技术搭载秦Plus DM-i、宋 Plus DM-i、 唐DM-i2021年上市,随后搭载2022款宋 MAX DM-i,目前比亚迪王朝系列插混产品覆盖10-25万元 价格带 。

海洋系列

第一款插混产品驱逐舰05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于20223月上市,根据公司规划,后续将推出巡洋舰、登陆舰、驱逐舰07等产品完善各级别、各价格带的布局。海洋网的军舰系列都将搭载DM-i混合动力系统,20223月推出驱逐舰05后销量快速增长。

吉利汽车

帝豪L雷神动力版

帝豪L雷神动力版首批交付开启,标志着吉利插电混进入新时代。帝豪家族是吉利在A级车市场重要的走量车型,2021年 底帝豪L完成升级换代,其PHEV车型帝豪L雷神动力版于426日发布,于626日杭州、深圳、武汉等5座城市开启首批 交付。截至626日,通过网络端预定的帝豪L雷神动力版在手订单为1.43万单,全渠道订单数量接近3万单。

长城

柠檬混动

长城柠檬平台采取多架构并行,横纵臵并举的混动技术路线,除了上述P1P3双电机混联架构的柠檬混动DHT外,还将推出纵臵P2单电机并联架构混动系统,搭配自主研发的3.0T高效发动机,将搭载在越野品类上。

坦克混动

专注越野的坦克平台也推出P2并联架构的坦克混动系统。坦克平台更关注专业越野体验,选择动力较为强劲的P2混动架构,采用发动机与电机并联的模式以实现双直驱,配备TOD+差速锁的机械四驱和自主首款纵臵9AT P2变速器,以及SOC能量管理策略,2.0T+9HAT PHEV版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为309kW750N·m3.0T+9HAT PHEV版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为389kW750N·m,动力优势突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空间测算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路线图2.0,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汽车年产销规模目标分别为3200万辆、3800万辆和4000万辆,混动车销量(包括属于节能汽车的混动新车和属于新能源汽车的PHEV)占比分别不超过42.0%、47.8%和52.6%,假设乘用车占总汽车销量比例为80%,测算得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混动乘用车目标销量约为1075万辆、1453万辆和1683万辆,2021-2025年CAGR达74.7%。多重驱动力共同推动混动市场发展,混动车型发展势头正旺。预计2025年PHEV在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将达到11.4%,HEV在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将达到7.6%。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路线图2.0,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汽车年产销规模目标分别为3200万辆、3800万辆和4000万辆,混动车销量(包括属于节能汽车的混动新车和属于新能源汽车的PHEV)占比分别不超过42.0%、47.8%和52.6%,假设乘用车占总汽车销量比例为80%,测算得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混动乘用车目标销量约为1075万辆、1453万辆和1683万辆,2021-2025年CAGR达74.7%。多重驱动力共同推动混动市场发展,混动车型发展势头正旺。预计2025年PHEV在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将达到11.4%,HEV在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将达到7.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维修刚需特性明显 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下行业开始面临转型升级

我国汽车维修刚需特性明显 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下行业开始面临转型升级

汽车维修属于汽车后市场中的一环,具体包括了故障维修、常规保养等业务。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后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汽车维修和保养是汽车后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在汽车后市场中,汽车维修及保养占比16.7%;仅次于汽车融资租赁与二手车。

2024年07月23日
我国智能电动汽车后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维保市场有望成为行业增长主动力

我国智能电动汽车后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维保市场有望成为行业增长主动力

在维修方面,由于电动汽车采用电力驱动,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发生较大变化,底盘零部件后市场(燃油车+电动车)对应的品类SKU将会增加,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

2024年07月22日
万亿级规模! 汽车前装、车龄和保有量增长助推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空间扩容

万亿级规模! 汽车前装、车龄和保有量增长助推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空间扩容

汽车后市场行业整体依托于汽车行业而发展,也可以说汽车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二手车乘用车交易量1841万辆,同比增长14.9%,乘用车达3009万辆,二手车/新车销量比值为61.2%。

2024年07月22日
汽车内饰行业现状:汽车座椅价值量最高 市场呈现高度分散竞争局面

汽车内饰行业现状:汽车座椅价值量最高 市场呈现高度分散竞争局面

2023年全球汽车内饰市场规模达13181.09亿元,其中中国汽车内饰市场规模达5252.66亿元,占比39.85%。随着汽车内饰件单车价值量逐渐提高,预计汽车内饰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至2029年达16737.84亿元。

2024年07月17日
大逃杀上演! 我国4S店行业加速洗牌 中升、永达等品牌各自找出路

大逃杀上演! 我国4S店行业加速洗牌 中升、永达等品牌各自找出路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进入3000万时代。乘用车产销量分别达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商用车产销量分别达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

2024年07月13日
汽车座椅单车价值量有望逐步上升 行业市场空间将达千亿 国产品牌实现突破

汽车座椅单车价值量有望逐步上升 行业市场空间将达千亿 国产品牌实现突破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波动,2018-2020年我国汽车座椅配套需求量小幅度下降,2021年我国汽车座椅配套需求量回升至12311.48万席,2022年我国汽车座椅配套需求量达13222.07万席,其中商用车领域1113.7万席,占比8.42%;乘用车领域汽车座椅配套需求12108.37万席,占比91.58%。

2024年07月09日
政策推进、企业加快布局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政策推进、企业加快布局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同时,随着先进汽车材料与工艺、新型驱动系统、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等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定增长,加速推动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量将稳步提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量为1.85亿辆,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到2.59亿辆,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约75.6%。

2024年07月08日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需求+政策+技术驱动 新能源汽车检测市场发展迅速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需求+政策+技术驱动 新能源汽车检测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其相关检测需求增长强劲,推动新能源汽车检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上升至88.2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2023年已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39.88%,增速始终高于汽车检测市场增速。

2024年07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