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被称为“碱性食物之冠”,是一种可食用藻,为长条扁平叶状体,褐色,形成中部带,一般长1.5-3m,宽15-25cm,最长者可达6m,宽可达50cm。海带分叶片、柄部和固着器;固着器呈假根状;叶片为表皮、皮层和髓部组织所组成,叶片下部有孢子囊;具有黏液腔,可分泌滑性物质;固着器树状分支,用以附着海底岩石,生长于水温较低的海中。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海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海带成本低廉,营养丰富,是一种重要的海生资源。海带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尤其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含量十分接近理想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模式。海带除用作菜外,还可加工成各种风味独特的食品。除供食用外,还可做饲用;在饲料中加入海带粉末,能有效地改善营养结构,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体重,提高产蛋率,降低死亡率,提高饲养品种的质量。此外还可做工业原料,提取海带中的褐藻糖胶、甘露醇、膳食纤维和海藻酸钠等。
海带属于亚寒带藻类,是北太平洋特有地方种类,大西洋也有一些海带分布,生于海边低潮线下2m深度的岩石上,人工养殖生长在绳索或竹材上。我国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进行海带栽培,自从开展海带人工筏式养殖以来,先后试验与生产过秋苗、夏苗、早秋苗、渡夏苗、春苗和二年苗,对苗种生产经过了深入的探索。
自2017年以来,随着我国海带养殖技术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海带养殖的产量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海带养殖的产量从2017年148.66万吨,增长至174.24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
从2021年我国海带各地区养殖产量和养殖面积来看,两者是正向的关系,养殖面积越大,养殖产量越高。2021年我国海带苗种培育主要以福建省、山东省为主。数据显示,2021年福建省全年培育海带苗种共计347.52亿株,占全国总苗种数量的79.63%;山东省2021年培育海带苗种共82亿株,占比18.79%。
由此也说明,福建省、山东省也是我国海带产量大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福建省养殖面积达21747公顷,共产出84.73万吨海带,占全国海带总产量的48.63%,全国排名第一;其次是山东省养殖面积共15942公顷,产出54.24万吨海带,占全国海带总产量的31.13%,全国排名第二。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需求市场来看,由于海带味道鲜美,且还具有保健功能,除了作为食品食用以外,还在医药、纺织等领域有一定功效,因此备受市场青睐,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海带需求量达173.94万吨,同比增长5.6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进出口来看,我国海带产量大于需求量,部分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中国海带出口数量为843.8吨,出口金额为478.6万美元,出口均价为0.57万美元/吨;进口数量为99.7吨,进口金额为47.9万美元;进口均价为 0.48万美元/吨。
目前俄罗斯联邦、美国、日本、白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地是我国海带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其中2021年,俄罗斯联邦是我国海带第一大出口国家/地区,出口金额为175.31万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6.6%;其次为美国、日本,向其出口金额为103.63万美元、41.49万美元,分别占总出口额的21.7%、8.7%。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出口的海带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出口均价也逐年递增。数据显示,2022年1-9月中国海带出口均价为5.55美元/千克,同比增长了21.22%;进口均价为0.79美元/千克,同比降低了87.82%,这是因为2022年以来,我国大量低价的进口了韩国的盐腌海带,从而降低了整体的进口均价。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