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软件行业发展背景、现状、趋势及竞争分析 ADAS/AD软件将成为行业增长主要推动力

、汽车软件行业发展背景

传统分布式架构使得汽车软硬件紧密耦合,而域控制器的出现使ECU“打破零散界限,找到集成上限”,智能汽车等级提升的进程换挡提速。此外,主机厂在车身预埋硬件,OTA允许软件远程无线升级,“硬件预埋+软件升级”的改变引发汽车行业盈利模式颠覆性革命。双重利好加持伴随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持续出台,汽车软件市场乘风起势。

传统分布式架构使得汽车软硬件紧密耦合,而域控制器的出现使ECU“打破零散界限,找到集成上限”,智能汽车等级提升的进程换挡提速。此外,主机厂在车身预埋硬件,OTA允许软件远程无线升级,“硬件预埋+软件升级”的改变引发汽车行业盈利模式颠覆性革命。双重利好加持伴随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持续出台,汽车软件市场乘风起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汽车软件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部门 主要内容
2022.05 《关于诚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 财政部、税务总局 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2022.02 新闻发布会 工信部 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支持创新突破和市场拓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在汽车芯片上,搭建汽车芯片在线供需对接平台,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协调解决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短缺问题,引导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推动提升芯片全产业链的供给能力。
2020.02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信部等11个部委 构建协同开放的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包括开展复杂系统体系架构、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车路交互、网络安全等基础前瞻技术研发,并重点研发虚拟仿真、软硬件结合仿真、实车道路测试等技术和验证工具以及多层级测试评价系统。
2020.04 《2020年智能网恋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工信部 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定及实施评估机制,加大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管理所需标准的有效供给,加快推进基础通用类、汽车智能化、汽车网联化等标准出台,深化国际标准法规交流与合作。
2020.08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国务院 提出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
2020.1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国务院办公厅 坚持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目标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0%,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2019.12 《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 交通运输部 推动大数据与综合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有效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全面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2019.09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国务院 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汽车软件行业现状及趋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软件在汽车整车内容结构中的比重提高,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21年我国汽车电子软件市场规模约为164.26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275.42亿元。

软件在汽车整车内容结构中的比重提高,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21年我国汽车电子软件市场规模约为164.26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275.42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汽车软件分为操作系统、中间件、驾驶舱软件、ADAS/AD四大类。按市场大小,中短期内驾驶舱应用占国内汽车软件市场的比例最大,2021年占比约为40%;其次是ADAS/自动驾驶软件,2021年占比20%,OS操作系统占比19%,中间件占比17%。

汽车软件分为操作系统、中间件、驾驶舱软件、ADAS/AD四大类。按市场大小,中短期内驾驶舱应用占国内汽车软件市场的比例最大,2021年占比约为40%;其次是ADAS/自动驾驶软件,2021年占比20%,OS操作系统占比19%,中间件占比1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现阶段智能汽车行业处于由L2向L3级别智能驾驶进阶的过渡期,全行业仍在聚焦智能汽车的“本职”工作——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因此未来十年内,ADAS/AD软件将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预计2025年ADAS/AD软件市场比例将达到59%。到2030年,ADAS/AD软件市场大小将从2020年的35亿元增长到约1400亿元,CAGR达40%。

现阶段智能汽车行业处于由L2向L3级别智能驾驶进阶的过渡期,全行业仍在聚焦智能汽车的“本职”工作——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因此未来十年内,ADAS/AD软件将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预计2025年ADAS/AD软件市场比例将达到59%。到2030年,ADAS/AD软件市场大小将从2020年的35亿元增长到约1400亿元,CAGR达4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汽车软件行业竞争

从企业竞争看,智能座舱方面,智能座舱是典型产业跨界融合的产物,入局者主要分为车企及零部件制造商、互联网及软件公司两大类。整车厂拥有成熟的汽车研发、生产、供应链体系,但是软件开发能力不足,缺少打造汽车应用生态的能力。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拥有最完善的应用生态,和极强的底层系统开发能力,但对汽车硬件方面的开发经验不足,也缺少与整车厂的合作经验,其产品或存在验证周期问题。传统Tier1供应商具有丰富的车规级硬件开发能力和一定的系统定制能力,且拥有丰富车厂合作经验,也更容易获取核心数据。传统Tier1如东软集团、德赛西威、均胜电子,均已成为座舱解决方案集成商,且在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渗透。其他企业比如芯片企业、Tier2软件层供应商(如东软、中科创达),会随着智能座舱软件占比上升而获益,为Tier1提供更多软硬件支持。此外,通信科技类巨头例如华为、移动、联通,也可能通过通信基站业务,加入智能座舱的生态系统。

智能座舱应用软件主要厂商布局情况

赛道 公司名称 主营业务 当前市值(亿元) 2021营收(亿元)
车载信息系统 德赛西威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 766.00 95.69
华城汽车 座舱系统、仪表盘等内外饰 520.83 1399.44
中科创达 安全驾驶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482.42 41.27
华阳集团 车载影音系统、数字仪表、流媒体后视镜、抬头显示(HUD)、空调控制器 191.79 44.88
均胜电子 驾驶员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 180.86 456.70
显示屏 长信科技 汽车显示触控模组3D盖板+传感器+全贴合+TP 模组” 147.54 70.18
京东方精电 液晶体显示器 115.19 77.38
三利诺 消费类电子产品液晶显示屏 76.35 23.04
华安鑫创 汽车专用显示屏幕、集成化座舱显示系统 34.15 7.25
其他 华为 鸿蒙,车载智慧屏幕 - -
好帮手 车载导航、车载娱乐系统、车载安全系统 - -
远特科技 智能座舱系统、智能车机、数字仪表 - -
博泰车联网 智能仪表、娱乐操作系统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自动驾驶技术仍然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各家供应商在技术领域各有专攻,按照软件行业协会的分类,有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厂商,如:驭势科技、百度、小马智行等;也有提供特定场景下解决方案的厂商,如:禾多科技、新石器、纵目科技等,专注于园区、港口等场景下无人卡车的应用。技术供应商除以上新生代自动驾驶软件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司,还有很多前装自动驾驶方案商,如:东软睿驰、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等公司,其借助传统汽车业务优势切入自动驾驶赛道,也开始向车厂提供前行系,泊车系自动驾驶产品。

L2级别以上自动驾驶的整体成熟度仍然不高。在未来竞争方向上,软件公司所获得数据的量以及处理能力将成为核心。因此,具备更高精度地图处理能力、更多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和测试里程,将会是软件公司的核心指标。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多的数据反馈和更深的数据洞察,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算法和软件模型,从而实现长期竞争力。

自动驾驶软件主要厂商布局情况

赛道 公司名称 主营业务 当前市值(亿元) 2021营收(亿元)
电子系统 伯特利 机械制动产品和电控制动,后者包括:电子驻车制动EPB、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线控制动系统WCBS 350.89 34.92
保隆科技 轮压监测系统(TPMS)、汽车金属管件(排气系统管件、汽车结构件、EGR管件)、平衡块、传感器和ADAS 91.66 38.98
计算机视觉 虹软科技 智能双(多)摄视觉解决方案、智能深度摄像解决方案、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 96.63 5.73
激光雷达 禾赛科技 激光雷达和激光气体传态器两大类产品线 - -
速腾聚创 激光雷达硬件、AI算法、芯片三大核心技术团环 - -
毫米波雷达 德赛西威 77G毫米波雷达在2019年已达到可量产状态 766.00 95.69
和而泰 5G毫米波射频芯片、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模拟波束赋形芯片、数控移相器芯片、数控衰减器芯片以及GaN 宽带大功率芯片 134.18 59.58
高精度地图 四维图新 高精地图和高精定位,中国第一、全球前五大导航电子地图厂商 274.97 30.60
车联网模组 移远通信 无线通信模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及云平台管理 215.61 112.62
广和通 物联网,2G、3G、4G、5G、NB-IOT的无线通信模块 112.58 41.09
日海智能 2G、3G、4G等蜂窝通信模块以及GNSS定位模组 19.36 46.83
车载联网终端 锐明技术 商用车视频监控,车联网 36.09 17.13
鸿泉物联 货、客车与专项作业车辆智能网联,人机交互终端、车载联网终端 16.57 4.06
万集科技 车路两端激光雷达、V2X车路协同、ETC、动态称重、汽车电子标识 40.15 9.45
芯片 地平线 国内唯一实现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量产前装的企业 - -
寒武纪 AI芯片和基础系统软件 251.23 7.21
AI算法 千方科技 智能基础设施、智慧路网、智慧航港、汽车电子、智慧城市 131.31 31.1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随着全球轮胎行业增长,硫化机市场规模稳中有升。轮胎硫化机行业需求呈现全球化特征,其中中国主导地位突出。主流硫化机中,蒸汽加热硫化机数量逐渐减少,导热油加热硫化机应用于中高端领域,电加热硫化机渗透率有望提升。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高度分散,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持续渗透与并购整合,快速提升市占率并强化话语权。

2025年04月03日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近年来,我国轮毂轴承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从细分市场看,我国轮毂轴承市场中后装市场占比较大,随着汽车市场持续增长、高品质轮毂轴承需求增多以及轮毂轴承性能和耐用性提升,前装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轮毂轴承装配技术迭代,受益汽车行业四化趋势,第三代成市场主流。近年来国内厂商快速崛起,产品各方面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汽车是轴承最大的下游市场,车用轴承占比远超其他轴承,在轴承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车用轴承市场与汽车产业发展高度相关,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复苏,汽车产销量回升,刺激主机轴承市场。随着我国新能源持续渗透率,新能源车用电机轴承将持续放量。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我国微卡销量呈现整体下滑态势,2024年同比下降30.64%。虽然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这个细分市场逆势增长,销量快速上升。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提升,销量在微卡市场中的占比由2020年的0.56%上升至2024年的10.67%。目前,我国新能源微卡渗透率仍然偏低,市场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5年03月12日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国,2023年汽车保有量达3.4亿辆,超过美国的2.8 亿辆、欧洲的2.5 亿辆。202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进一步增长至3.53亿辆,增速为3.53%,汽车后市场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在长途、旅游市场复苏以及客车报废更新等利好政策加持下,自2023年起,我国客车产量和销量逐渐上升。同时自2022年起我国客车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目前,轻型客车为我国客车市场中的主流产品,2024年销量占比超过75%。此外,我国客车行业集中度较高,近3年CR6均在70%以上。其中,长安汽车的客车市场份额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近年来,随着产品性能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政策推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总销量和国内销量不断攀升;同时其渗透率和出口销量也在持续增长。不过,与新能源乘用车超过40%的渗透率相比,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总体偏低,未来仍是一片蓝海。从竞争来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其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2022年3M宣布在2025年底停止所有PFAS产品的生产,包括含氟聚合物、氟化液以及基于PFAS添加的相关产品。在此背景下,全球冷却液行业竞争格局或将重塑,但也为国内生产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同时,随着算力规模高速提升,我国冷却液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