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双孢蘑菇行业现状:市场占比相对较小 且该比例呈下滑趋势

一、行业基本概述

双孢蘑菇是蘑菇科、蘑菇属真菌,又名白蘑菇、蘑菇、口蘑、洋蘑菇等。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宽5-12厘米,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光滑,略干渐变黄色,边缘初期内卷。菌肉白色,厚,伤后略变淡红色,具蘑菇特有的气味。双孢蘑菇依菌盖颜色可分为白色种(又称夏威夷种)、奶油色种(又称哥伦比亚种)和棕色种(又称波希米亚种)三者在栽培习性、生产性能、产品品质上均有不同,其中以白色种栽培最为广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双孢蘑菇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双孢蘑菇有"世界菇"之称,可食用,味道鲜美,是一种栽培规模大、栽培范围广的食用菌。其蛋白质含量高达42%(干重),氨基酸的种类丰富,核苷酸和维生素也很丰富。双孢蘑菇也可药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酶,对降低血压有效果。还可以制成肺炎辅助治疗剂。有的国家还发现含有抗癌物质和抗细菌的广谱抗菌素。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

双孢蘑菇多在春、夏、秋三季生于草地、牧场和堆肥处。双孢蘑菇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双孢蘑菇采后的保鲜方法有低温冷藏、臭氧保鲜、气调保鲜、辐射保鲜、化学涂膜保鲜和生物源涂膜保鲜,其中生物源涂膜保鲜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保鲜方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以及成本低且无残留危害的绿色保鲜技术逐渐升级,成本低、绿色安全且易操作的保鲜技术必将成为未来双孢蘑菇采后保鲜的热点方向。

双孢蘑菇栽培起源于法国。早在1550年就有巴黎郊外用未经发酵的马厩肥栽培双孢蘑菇的记载,同时栽培的还有庭院蘑菇 Psalliota hortensis Cooke(Cuiochon,1953年),1605年法国农学家坎坦西,在草堆上栽培出了白蘑菇,19世纪初叶,又有人在地窖和洞穴种菇成功,1902年达格尔,用组织培养法制作纯菌种获得成功,使双抱蘑菇的生产进入了人工栽培的新阶段。多年来,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到目前蘑菇生产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兼容多学科的产业部门。

二、行业发展现状

双孢蘑菇属于食用菌产业。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其营养价值可分为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人们对于消费需求有了新的变化,更加注重绿色健康化饮食,因此作为绿色健康食品,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和日常生活,食用菌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和重视,其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种植业中继粮食、蔬菜、果树、油料之后的第五大产业。

自2010年以来,我国食用菌产量连年平稳增长,是世界上食用菌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数据显示,到2021年中国食用菌产量达到4189.85万吨,产值达3696.26亿元。

自2010年以来,我国食用菌产量连年平稳增长,是世界上食用菌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数据显示,到2021年中国食用菌产量达到4189.85万吨,产值达3696.26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而虽然食用菌市场不断发展,但我国双孢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比例相对较小,且该比例呈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双孢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5.6%,较2011年的9.6%减少了3.9%。

2010-2021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从2021年的220.66万吨下降到了185.4万吨。

2010-2021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从2021年的220.66万吨下降到了185.4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江苏、福建、广西、河南、山东、江西是我国双孢蘑菇产量较多的省市。其中江苏是国内双孢蘑菇最大的供应省市,产量占比全国比重约21.27%。

目前江苏、福建、广西、河南、山东、江西是我国双孢蘑菇产量较多的省市。其中江苏是国内双孢蘑菇最大的供应省市,产量占比全国比重约21.27%。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宠物食品稳居宠物经济第一大细分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但国产崛起趋势明朗

我国宠物食品稳居宠物经济第一大细分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但国产崛起趋势明朗

宠物食品是当前我国宠物经济中最大细分市场。有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为3626亿元。其中宠物食品市场规模1668亿元,占比约48%,远高于宠物医疗(占比27%)、宠物用品(占比15%)等市场。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蛋氨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贸易逆差已为转顺差 且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蛋氨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贸易逆差已为转顺差 且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蛋氨酸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2010年重庆紫光万吨级项目落地打破完全依赖进口局面,其后产能不断增加;其产量十年间以37.09%年均增速激增,由2013年2.5万吨攀升至2023年58.62万吨。我国蛋氨酸行业因技术复杂、投资大、环保严等形成高壁垒,生产企业少且市场高度集中。此外,近年来我国蛋氨酸进口量逐渐下滑,而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奶牛养殖业是指专门从事奶牛饲养、繁育、管理,以生产牛奶及其相关产品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其中饲料是奶牛养殖的最大支出,占总成本的60-70%。随着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我国奶牛养殖规模扩大,奶牛单产量快速增长。2024年以来,随着原奶供给过剩问题突显,生鲜乳均价大幅下跌,同时,牧场牛奶全年平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牧

2025年04月14日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回顾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养殖场户保持谨慎和理性,全国能繁育母猪存栏量维持在合理区域,生猪价格持续环比下降,行业头部企业仍然将保持盈利。整体来看,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盈利,快速提振养殖端的信心,生猪养殖产能已出现增加的态势。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2019-2023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持续缩减,但在2024年实现触底反弹,同比增长1.8%。同时其产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4年创自2015年以来历史新高,达到616万吨。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起,我国棉花种植逐渐向新疆集中,主产区从“三足鼎立”演变为新疆“一枝独秀”。从价格来看,受市场供需总体宽松,叠加低价进口

2025年04月08日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成海洋经济和传统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域辽阔,超300万平方公里,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产品,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国内开始设立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启动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政策将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21世纪以来,各国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我国智慧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快速成长,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智慧农业产业链主要由农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等六部分组成,目前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市场主流。智慧农业企业可分为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垂直领域头部企业、农业创新型企业、传统农业企业四类,多维度

2025年03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