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松茸行业产量与出口情况 云南是最大供应省市 日本、韩国等是主要出口地区

一、行业基本概述

松口蘑生长于海拔1600-2600米的温带和寒温带松树与栎树混交林带的林地上,与松属、栎属的须根发生共生关系,松口蘑蘑菇圈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营养条件松口蘑产区的土壤主要为瘠薄、酸性的棕色林土或山地黑壤、黄壤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松茸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松口蘑被称为“菌中之王”,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此菌在日本被视为菇中之珍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效果,具有强身、易畅健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等作用。现代医学表明,松茸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肿瘤、治疗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抗衰老养颜、促肠胃保肝脏等多种功效,因此又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用于研发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

据分析,鲜松口蘑中含有17%的粗蛋白,8.7%的纯蛋白,5%的粗脂肪,8.6%的粗纤维,7.1%的灰粉;干松口蘑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为11.0%,粗脂肪为4.4%,粗纤维为6.28%,碳水化合物为56.28%,灰分为9.47%。干松口蘑子实体中至少含有15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7.399%,其中天门冬氨酸0.727%,苏氨酸0.318%,丝氨酸0.270%。谷氨酸1.11%。甘氨酸0.400%,丙氨酸0.479%,胱氨酸0.220%。缬氨酸0.506%,蛋氨酸0.279%,亮氨酸0.660%,异亮氨酸1.068%,苯丙氨酸0.403%,酪氨酸0.303%,组氨酸0.246%,精氨酸0.409%。松口蘑子实体中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及PP等物质外。还含有激素、松口蘑聚糖、甘露醇、松口蘑醇、异松口蘑醇等活性成分。

松茸的寿命极短,子实体从出土到成熟,一般只需要7天时间,子实体成熟48小时后,松茸会迅速衰老,把体内的营养反哺给松树的根系和土壤。因此松茸需要一些保藏方法。传统的松茸保藏方法为自然晒干风干、人为烘干、冻干、微波干燥等方法,以降低菌体水分,便于储存,或是以罐头制品形式存放。目前松茸新型保鲜技术及方法主要为改变松茸贮藏温度及湿度的保鲜方法、气调保鲜技术对松茸保鲜的应用与减压处理技术对松茸保鲜影响。

松茸的寿命极短,子实体从出土到成熟,一般只需要7天时间,子实体成熟48小时后,松茸会迅速衰老,把体内的营养反哺给松树的根系和土壤。因此松茸需要一些保藏方法。传统的松茸保藏方法为自然晒干风干、人为烘干、冻干、微波干燥等方法,以降低菌体水分,便于储存,或是以罐头制品形式存放。目前松茸新型保鲜技术及方法主要为改变松茸贮藏温度及湿度的保鲜方法、气调保鲜技术对松茸保鲜的应用与减压处理技术对松茸保鲜影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1、产量情况

松口蘑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美国、加拿大和北欧国家。在我国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安徽、四川、甘肃、山西、贵州、云南、广西、西藏、福建、台湾等省区。

2010-2021年我国松茸行业快速发展,产量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松茸产量从2010年的3736吨增长到了18358.6万吨。

2010-2021年我国松茸行业快速发展,产量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松茸产量从2010年的3736吨增长到了18358.6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从增速来看,我国松茸产量方面波动较大,在2021年为最低,为-93.38%,2013年增速达到顶峰,为6540.13%。 2021年我国松茸产量增速为34.33%。

从增速来看,我国松茸产量方面波动较大,在2021年为最低,为-93.38%,2013年增速达到顶峰,为6540.13%。 2021年我国松茸产量增速为34.33%。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从地区来看,云南、四川、贵州、吉林等是我国松茸产量较大的省市。其中云南是国内松茸最大的供应省市,其2021年的产量占比全国比重约73.36%。

从地区来看,云南、四川、贵州、吉林等是我国松茸产量较大的省市。其中云南是国内松茸最大的供应省市,其2021年的产量占比全国比重约73.36%。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但目前由环境的恶化和大规模掠夺式的采集,而使得松茸供给端却令人担忧。有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松茸首次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此外50年评估期内,松茸的存有量下降约30%。

2、出口情况

我国是松茸的主要出口国,每年出口大量的优质松茸到欧洲和日本制成深加工产品。其中鲜或冷藏的松茸是主要出口产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鲜或冷藏的松茸出口数量为441835千克,同比下降17.8%;出口金额为29460788美元,同比下降8.2%。冷冻松茸出口数量为147654千克,同比下降35.2%;出口金额为4249524美元,同比下降17.3%。盐水松茸出口数量为30413千克,同比增长90.1%;出口金额为707031美元,同比增长82.8%。

我国是松茸的主要出口国,每年出口大量的优质松茸到欧洲和日本制成深加工产品。其中鲜或冷藏的松茸是主要出口产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鲜或冷藏的松茸出口数量为441835千克,同比下降17.8%;出口金额为29460788美元,同比下降8.2%。冷冻松茸出口数量为147654千克,同比下降35.2%;出口金额为4249524美元,同比下降17.3%。盐水松茸出口数量为30413千克,同比增长90.1%;出口金额为707031美元,同比增长82.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日本、韩国等是我国鲜或冷藏的松茸主要出口地区。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鲜或冷藏的松茸出口至日本地区金额27285359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92.6%;冷冻松茸出口至韩国地区金额为93263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62.8%。

日本、韩国等是我国鲜或冷藏的松茸主要出口地区。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鲜或冷藏的松茸出口至日本地区金额27285359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92.6%;冷冻松茸出口至韩国地区金额为93263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62.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成海洋经济和传统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域辽阔,超300万平方公里,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产品,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国内开始设立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启动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政策将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21世纪以来,各国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我国智慧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快速成长,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智慧农业产业链主要由农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等六部分组成,目前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市场主流。智慧农业企业可分为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垂直领域头部企业、农业创新型企业、传统农业企业四类,多维度

2025年03月26日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目前林业商业模式较多,源于该行业公益属性更强,经济性并不明显,当前国内案例中主要有以下代表性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资源条件,通过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025年03月22日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近年来,我国生活用纸市场规模连年攀升,厕用卫生纸占比超过50%,消费量稳健,但大部分企业价格与利润却未跟上,其主要原因是供给上的“卡脖子”导致纸企成本上涨。因此,越来越多的生活用纸厂商开始纷纷选择竹纤维和秸秆草,尤其是针对主打中低端市场的纸巾原料,大多数为二次回收原材料。此外,作为刚需品有价格优势,作为快消品,各大生活

2025年03月21日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从产量变化来看,全球玉米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年度间可能存在波动。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15960万吨,同比下降4.65%,USDA预计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大增,总供应量相较于上一年度增长显著。

2025年03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