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新能源线束行业竞争及前景:自主品牌崛起 2025年市场空间近800亿

一、概述

新能源汽车系统包含了低压线束和高压线束,其中高压线束系统是电动化下的全新系统,取代了传统车的发动机线束,主要包括高压连接器、高压线缆、充电插座等。从单车价值量上看,新能源车线束单车价值量明显高于传统燃油车。根据EVWIRE数据,新能源汽车线束ASP平均在5000元左右,其中高压线束系统单车价值约2500元,而一般传统汽车线束的单车价值量在2500、3500、4500元不等。此外,PHEV和EREV车型,由于动力总成中既包括发动机又包括三电,线束的ASP还会进一步提升。

传统车用线束与新能源车用线束对比

类型

主要用途

线束平均售价/元

传统车用线束

低压线束

低档传统乘用车(10万元车型)

2000-2500

低档传统乘用车(20万元车型)

3000

高档传统乘用车

5000-6000

新能源车用线束

低压线束

/

2500

高压线束

高压连接器

/

700-3500

高压线缆

交联聚乙烯绝缘线缆

800

硅橡胶电缆

1000

充电插座

交流充电插座

200/个

直流充电插座

300-400/个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在目前汽车电动化的大趋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纵观国内市场,近两年疫情使得新能源汽车批发端和终端市场承压,但进入2022年在购置税减半促进消费政策对稳定车市增长的作用明显,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增长,截止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

同时,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围绕11个方面出台38条举措,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其中提到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同时,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围绕11个方面出台38条举措,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其中提到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新能源线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由此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产销量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新能源线束行业需求也将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万辆,市场渗透率13.4%,则新能源车汽车线束市场空间为137亿元,假设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1485万辆,渗透率为49.5%,则对应的新能源汽车线束市场空间为713亿元。

2021-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线束行业市场空间测算

类别 2021年 2022年E 2023年E 2024年E 2025年E
汽车销量/万辆 2628 2750 2700 2850 3000
传统汽车/万辆 2276 2070 1748 1612 1515
新能源汽车/万辆 352 680 952 1238 1485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13.4% 24.7% 35.3% 43.4% 49.5%
线束市场空间测算
线束市场空间/亿元 684 790 854 992 1137
燃油车ASP估算/元 2400 2500 2600 2700 2800
燃油车线束市场空间/亿元 546 518 454 435 424
新能源车ASP估算/元 3900 4000 4200 4500 4800
新能源线束市场空间/亿元 137 272 400 557 71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竞争格局

近年来,随着国际汽车厂商对成本控制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国内汽车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日益加强,为国产零部件企业带来发展机遇,比亚迪、长城、吉利、赛力斯、理想、蔚来等一批优秀的自主汽车线束企业相继涌现,并且这类企业的产品技术及经验日渐丰富,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并且有望凭借服务、产品质量等优势相继进入国际汽车厂商的供应商配套体系,我国汽车线束行业正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自主汽车整车制造商对应主要线束供应商

整车企业 整车线束 小线束 高压线束
上汽集团 昆山沪光、李尔、天海、安波福 昆山沪光、安波福、三智 Auro-Kable、昆山沪光
一汽集团 李尔、长春灯泡电线厂、安波福 三智 泰科
吉利汽车 豪达、天海、藤仓、京信、李尔 天海、京信 泰科
长城汽车 保定曼德、长春灯泡电线厂、天津精益 立讯、乐荣、景程 泰科
奇瑞汽车 昆山沪光、河南天海、侨云电子、安波福等 / 中航光电、南京康尼、四川永贵等
江淮汽车 昆山沪光、河南天海、安波福等 / 中航光电、安波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