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解水制氢行业现状:实现3060目标必由之路 降用电成本为有效途径

一、概述

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制氢方式有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和电解水制氢,其中化石能源制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制氢方式。具体来看,化石能源制氢包括煤制氢、石油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氢主要是氯碱、甲醇、合成氨企业生产过程副产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则包括碱性、PEM、SOEC等多种方式。根据数据,煤制氢规模占我国制氢总量的40%,工业副产氢规模占制氢总量的32%,而电解水制氢规模仅占制氢总量的4%,未来提升空间大。

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制氢方式有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和电解水制氢,其中化石能源制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制氢方式。具体来看,化石能源制氢包括煤制氢、石油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氢主要是氯碱、甲醇、合成氨企业生产过程副产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则包括碱性、PEM、SOEC等多种方式。根据数据,煤制氢规模占我国制氢总量的40%,工业副产氢规模占制氢总量的32%,而电解水制氢规模仅占制氢总量的4%,未来提升空间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解水制氢市场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软件服务行业从技术路径及优缺点分析,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的制氢技术相对成熟、制氢成本相对较低,但化石能源制氢碳排放问题较为严峻且粗气中杂质气较多,原材料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工业副产制氢则无法实现大规模制作,而电解水制氢制作工艺简单且无碳排放,是市场看好的发展方向。

目前主要制氢路径及其优缺点

制氢方式 原料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化石能源制氢 技术成熟 储量有限,制氢过程存在碳排放问题,须提纯及去除杂质 合成氨、合成甲醇、石油炼制
化石能源制氢 天然气 技术成熟 储量有限,制氢过程存在碳排放问题,须提纯及去除杂质 合成氨、合成甲醇、石油炼制
电解水制氢 电、水 工艺过程简单,制氢过程不存在碳排放 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成本较高 结合可再生能源制氢;电子、有色金属冶炼等对气体纯度及杂质含量有特殊要求
化工过程副产氢 焦炉煤气、化肥工业、氯碱、轻烃利用等 成本低须提纯及去除杂质,无法作为大规模集中化的氢能供应源 合成氨、石油炼制
生物质制氢 农作物、藻类等 原料成本低 氢含量较低
核能制氢 合理利用核能发电废热 技术不成熟
光催化制氢 原料丰富 技术不成熟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电解水制氢与化石能源制氢的碳排放强度对比

制氢方式 生产过程碳排放强度(kgCO2/kgH2)
煤制氢 传统煤气化 约19
传统煤气化+CCUS <2
天然气制氢 SMR 约9.5
SMR+CCUS <1
电解水制氢 电网电力 38~45
水电风电 <1
光伏发电 <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绿氢开启万亿氢能赛道,电解水制氢是实现3060目标的必由之路

氢能“去碳化”目标只能通过无碳能源生产“绿色的氢”才能实现,而电解水制氢是现阶段工业化应用制氢技术中最接近零碳排放的。目前,我国已经部分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来禁止煤制氢或者要求发展绿氢,如2022年5月浙江省印发的《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能效诊断,禁止煤制氢。

目前我国部分省市支持绿氢产业发展相关支持情况

地区 政策 内容
浙江 《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全面推进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能效诊断,禁止煤制氢
内蒙古 《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到2025年前,开展“风光储+氢”、“源网荷储+氢”等绿氢制备示范项目15个以上,绿氢制备能力超过50万吨/年;鼓励工业副产氢回收利用,工业副产氢利用超过100万吨/年,基本实现应用尽用;探索绿氢在化工、冶金、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打造10个以上示范项目;培育或引进50家以上包括15-20家装备制造核心企业在内的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电解槽、储氢瓶、燃料电池等装备的关键材料及部件制造取得技术突破。
《鄂尔多斯市“十四五”能源综合发展规划》 提出在2025年底前形成40万吨/年的绿氢供应,在2030年底前达到100万吨/年的绿氢制造规模。2025年,整个内蒙古的绿氢产能规划目标是48万吨,鄂尔多斯相当于是整个内蒙古的80%。
《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6月) 规划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在氢源、制氢装备、应用场景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布局。在推动可再生氢在煤化工行业的规模化应用方面,做了适应鄂尔多斯当地产业特色的安排,具体包括可再生氢+煤化工生产烯烃、天然气、油品及化工品,以及可再生氢+二氧化碳生产甲醇及下游产品等。对氢能产业的规划提出5年建设28个氢能项目、投资1584.47亿元。
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有序开展创新与应用示范重点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煤化工耦合,积极拓展氢能在交通、储发电等领域应用场景建设一批试点示范项目,逐步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到2025年,稳步推动氢能在耦合煤化工的应用示范,可再生替代制氢比例显著提升。实现宁东基地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工程、绿耦合煤,打造国家生能源制氢耦合煤化工示范区、西部绿产业基地和宁夏先行。石嘴山市积极开发焦化和氯碱工业副产氢,重点实施氢能—冶金—化工耦合应用项目。吴忠市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合成氨,组建氢氨产业联盟,打造“中国氢氨谷”。
甘肃 《酒泉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重点依托玉门、瓜州、金塔等县(市、区)现有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基础,布局建设玉门5万吨/年、瓜州3万吨/年、金塔2万吨/年以上的绿氢制储基地,在新能源制氢、储氢、运输、加注、应用、氢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延链补链,引进合成氨、尿素、甲醇等下游项目,带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积极推进宝丰多晶硅上下游协同项目电解水制氢站、陕煤集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电解水制氢站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零碳制氢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协同互补发展的新模式,构建集中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制氢并举的氢能源供应体系。
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发电示范工程,开展智能光伏、风电制氢试点,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稳定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从电力结构来看,我国电力行业中火电装机占比由2012年的71.49%下降到2021年的54.58%,光伏、风电装机占比持续上升,由2012年的5.65%提升至2021年的26.73%。同时,截止2021年我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为828克/千瓦时,与2005年相比降低21.0%。由此可见,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产业碳排放水平将随之降低,这为电解水制氢行业发展提供契机,进而实现绿电制绿氢。

根据相关资料预测,2035年、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有望达40%、81%,并且在2035年左右总规模超过煤炭,风能、太阳能则在2030年后有望成为主要的非化石能源品种,2060年占一次能源需求总量比重分别为31%和21%。

根据相关资料预测,2035年、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有望达40%、81%,并且在2035年左右总规模超过煤炭,风能、太阳能则在2030年后有望成为主要的非化石能源品种,2060年占一次能源需求总量比重分别为31%和2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大规模应用电解水制氢为最终目标,降低用电成本为有效途径

电解水制氢的原理是在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目前,我国电解水制氢的主要技术有碱性水电解(AWE)、PEM(质子交换膜)电解和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技术(SOEC)。

其中,AEC主要性能指标均接近国际进水平,设备成本较低,易适用于电网电解制氢,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PEMEC在技术、装置规模、经济性等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但运行灵活性和反应效率较高,与风电和光伏的匹配性良好;SOEC的电耗低于AEC和PEMEC,但仅在国内实验室里完成验证示范,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我国电解水制氢主要技术路线的性能特点对比

/ 碱性电解 PEM电解 SOEC电解
技术成熟度 大规模应用 小规模应用 尚未商业化
运行温度 70-90°C 70-80°C 600-1000°C
电流密度 0.2-0.4A/cm2 1.0-2.0A/cm2 1.0-10.0A/cm2
单台装置制氢规模 0.5-1000Nm3/h 0.01-500Nm3/h
电解槽能耗 4.5-5.5kWh/Nm3 3.8-5.0kWh/Nm3 2.6-3.6kWh/Nm3
系统转化效率 60-75% 70-90% 85-100%
系统寿命 已达10-20年 已达10-20年
启停速度 热启停:分钟级;冷启停:>60分钟 热启停:秒级;冷启停5分钟 启停慢
动态响应能力 较强 较弱
电源质量 要求稳定 电源稳定或波动电源 稳定电源
负荷调节范围 15-100%额定负荷 0-160%额定负荷
系统运维 有腐蚀液体,后期运维复杂,运维成本高 无腐蚀性液体,运维简单,运维成本低目 前以技术研究为主,尚无运维需求
占地面积 较大 较小
电解槽价格 2000-3000元/kW(国产);6000-8000元/kW(进口) 7000-12000元/kW
特点 技术成熟、成本低、易于实现大规模应用,但实际电能消耗较大、需要稳定电源 占地面积小、间歇性电源适应性高、易于实现与可再生能源结合,但设备成本较高 高温电解能耗低、可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但存在电极材料稳定性问题,需要额外加热
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 适用于稳定电源的装机规模较大的电力系统 适配波动性较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适用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的光热发电系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电解水制氢的成本分析,假设1000Nm3/h碱性电解槽成本850万元,土建和设备安装成本150万元,1000Nm3/h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成本3000万元,土建和设备安装成本200万元,每1m3氢气消耗原料水0.001t,冷却水0.001t,水价5元/t,年运行时长2000h,年制氢200万Nm3等,可测算出碱性电解槽制氢成本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成本分别为31.91元/kg、42.50元/kg,两者用电成本分别占比74.8%、50.6%。由此可见,降低用电成本是目前节省电解水制氢成本的最有效途径,假设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电价下降到0.15元/kWh,则对应碱性电解槽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制氢成本将分别下降到约17元/kg、29元/kg,跟煤制氢+碳税或煤制氢+CCUS的成本基本相接近。

电解水制氢成本测算

项目 单位 碱性电解槽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年制氢规模 m3 2000000 2000000
单位电费 元/m3 2 1.8
单位水费 元/m3 0.01 0.01
年电费 4000000 3600000
年水费 20000 20000
年设备折旧 850000 3000000
年土建及安装折旧 75000 100000
年折旧费用 925000 3100000
单位折旧 元/m3 0.46 1.55
单位人工运维成本 元/m3 0.2 0.2
氢气成本 元/m3 2.67 3.56
氢气密度 kg/m3 0.08 0.08
氢气成本 元/kg 31.91 42.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自2023年起,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产能迎来快速扩张,2024年达到76万吨,预计未来几年产能将突破百万吨。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13家聚甲醛生产企业。其中,云天化、南通宝理分别以9万吨产能并列国内第一,合计占比23.68%。近年来我国聚甲醛产能快速扩张,但新增产能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导致同质化竞争激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近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不断扩张。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为669.7万吨,较2023年的654.6万吨,增长了15万吨。2025年我国丁二烯产能计划新增约120万吨,按照这个数量计算2025年中国丁二烯产能预计达789万吨。目前国内丁二烯行业产能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浙江石化、中海壳牌和镇海炼化,产能分别达到70万吨

2025年04月24日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合成橡胶市场自195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已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等多种产品。目前在市场需求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合成橡胶生产大国,产量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数据显示, 2024年全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受多重因素驱动,我国BDO行业自2022年起进入快速扩能周期,产能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3月底突破500万吨。同时其产能也在持续增长。不过,在BDO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叠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4年我国BDO行业面临着供需矛盾问题,市场价格低位震荡。

2025年04月22日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近年来,随着中国、沙特及美国等国家的新增乙二醇产能持续投入使用,全球乙二醇产能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乙二醇总产能预计将达到6190万吨,近五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在8.64%。

2025年04月22日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覆铜板生产国。近年来随着全球覆铜板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我国覆铜板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产量及消费量最高的国家。近年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且地位稳固。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陆PCB覆铜板产量占比全球的70%以上,全球核心地位凸显。2019-2023年我国覆铜板产量从6.83亿平方米增长至10.2亿平方米,年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但产量始终不能满足下游消费,进口量长期处于千万吨级,且对外依存度维持在10%以上。同时其产能整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值得一提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随着煤制甲醇和天然气制甲醇新增产能受限,兼具低碳环保与能源替代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