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吻合器行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及竞争情况 海外品牌仍占主要份额 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一、行业基本概述

吻合器是世界上首例缝合器,主要用于胃肠手术。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设备,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制作技术的改进,临床上使用的吻合器质量可靠,使用方便,严密、松紧合适,尤其是其缝合快速、操作简便及很少有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等优点,还使得过去无法切除的肿瘤手术得以病灶切除。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吻合器行业运营现状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根据结构和功能差异,吻合器可以分为管型吻合器、荷包吻合器、线型切割吻合器、线型缝合吻合器和腔镜吻合器(大部分微创手术配合硬镜使用)等。其中腔镜吻合器由于对局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得到快速普及。

根据结构和功能差异,吻合器可以分为管型吻合器、荷包吻合器、线型切割吻合器、线型缝合吻合器和腔镜吻合器(大部分微创手术配合硬镜使用)等。其中腔镜吻合器由于对局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得到快速普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初期吻合器主要用于胃肠手术,直到后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应用领域得到不断扩展。目前吻合器广泛用于心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脾胰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手术领域。

二、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吻合器应用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随之攀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达到了88亿元亿元左右。而预计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微创化治疗需求和腔镜吻合器使用率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元,达到152.1亿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吻合器应用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随之攀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达到了88亿元亿元左右。而预计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微创化治疗需求和腔镜吻合器使用率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元,达到152.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腔镜吻合器自2016年以来其市场规模就最大。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约为49.92亿元左右,占比达到63%左右。而预计未来腔镜吻合器市场仍将是最大的市场,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3.87亿元左右,占比达到48.57%。

其中腔镜吻合器自2016年以来其市场规模就最大。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约为49.92亿元左右,占比达到63%左右。而预计未来腔镜吻合器市场仍将是最大的市场,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3.87亿元左右,占比达到48.5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次是开放吻合器。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开放吻合器市场规模约为17.31%,占比为21%左右。而预计未来开放吻合器市场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1亿元左右。

其次是开放吻合器。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开放吻合器市场规模约为17.31%,占比为21%左右。而预计未来开放吻合器市场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1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智能吻合器目前市场需求相对较低,未来有着较大发展空间广阔。2021年我国智能吻合器市场规模只有约15.65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4.1亿元左右。

智能吻合器目前市场需求相对较低,未来有着较大发展空间广阔。2021年我国智能吻合器市场规模只有约15.65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4.1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市场需求情况

吻合器主要应用在外科微创手术中。随着近几年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微创手术渗透率增长,外科吻合器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对比国外来看,微创外科手术在国内渗透率相对较低,未来存在巨大提升空间,也利好外科吻合器行业发展。

目前国内住院2亿多人次,其中手术微创率不足15%,中国每百万人口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及微创外科手术的渗透率分别为8514台及38.1%,而美国则分别为16877台及80.1%,可看出中国微创手术市场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有相关资料显示,微创手术量预计2024年将达2600万次。由此随着微创外科手术量持续增加将带动腔镜吻合器需求持续增长。

目前国内住院2亿多人次,其中手术微创率不足15%,中国每百万人口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及微创外科手术的渗透率分别为8514台及38.1%,而美国则分别为16877台及80.1%,可看出中国微创手术市场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有相关资料显示,微创手术量预计2024年将达2600万次。由此随着微创外科手术量持续增加将带动腔镜吻合器需求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市场竞争情况

我国布局在外科吻合器领域的企业众多,但大多不具备研发能力,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较弱。而以强生和美敦力为代表的海外品牌,拥有技术领先,在国内占比较高。国内具有竞争力的外科吻合器生产企业有瑞奇、威客医疗、天臣医疗等。有数据显示,2020年强生、美敦力等进口厂商在腔镜吻合器市场份额高达70%,而国产腔镜吻合器市场份额不足30%。由此可见,我国腔镜吻合器市场仍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我国布局在外科吻合器领域的企业众多,但大多不具备研发能力,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较弱。而以强生和美敦力为代表的海外品牌,拥有技术领先,在国内占比较高。国内具有竞争力的外科吻合器生产企业有瑞奇、威客医疗、天臣医疗等。有数据显示,2020年强生、美敦力等进口厂商在腔镜吻合器市场份额高达70%,而国产腔镜吻合器市场份额不足30%。由此可见,我国腔镜吻合器市场仍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IGBT市场带来广阔的应用空间。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34.4%和35.5%。另外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IGBT作为汽车电控气筒的核心部件,将随着新能源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随着通信制式不断演进,智能手机需同时兼容2G、3G、4G和5G,手机需要支持的通信频段增多,可同时通信的信道增多,带宽变大,手机射频器件用量大幅提升。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177亿美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到247亿美元,2022-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

2025年03月31日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液冷技术的爆发,还带动了液冷服务器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同比大增52.6%,市场规模达到15.5亿美元,预计2023-2028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8%,到2028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元。多位行业人士认为,2024年可谓液冷元年,2025年有望成为液冷散热正式起

2025年03月31日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浪潮下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国内AI 芯片市场快速增长。AI芯片中GPU的高效并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AI芯片首选,但随着计算繁重化及特定化,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加码推动AI芯片国产化进程,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从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住友化学以26%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首位,日东电工以24%的份额位居第二,这两家公司均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确立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我国偏光片生产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和开始跻身第一梯队,杉杉股份以1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03月28日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采用铝箔作为正负极板的电容器,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被动元件之一。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规划部署,能源结构加速演变,我国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带动了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铝电解电容

2025年03月28日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AI、5G等快速发展带来机会 市场整体处充分竞争状态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AI、5G等快速发展带来机会 市场整体处充分竞争状态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全球科技产业格局,市场规模正在爆发式增长,在2023年该市场规模达了30802亿元,同比增长28.87%。到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35137亿元,国内规模预计达4015亿元。对此,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的电子元器件行业由此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025年03月26日
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干法刻蚀设备行业规模整体扩大 中国市场国产化有待提高

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干法刻蚀设备行业规模整体扩大 中国市场国产化有待提高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集成电路在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其销售额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025年03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