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卫星遥感服务行业现状及趋势:市场发展势头好 商业及智能化加快

一、概述

卫星作为商业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涵盖卫星服务业、卫星制造业、发射服务业、地面设备制造四大领域。卫星服务按照应用领域可进一步细分为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其中,卫星遥感(Satellite Remote Sensing)是指卫星从高空通过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进而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空间分布等特征,目前广泛应用于国防、农业、林业、水利、气象、海洋、国土资源、应急管理等重要行业。

二、发展现状分析

1、全球发展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卫星遥感服务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全球商业航天领域起步时间较早。随着全球遥感卫星发射次数持续上升、卫星技术不断突破、卫星行业新进入者增多,卫星遥感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达到4852颗,是2010年9584颗的5.1倍;2022年1月1日,全球在轨的4852颗卫星中,遥感卫星数量为1033 颗,其中商业遥感卫星489颗。此外,随着对地观测等任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卫星遥感服务业持续发展,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21亿美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全球商业航天领域起步时间较早。随着全球遥感卫星发射次数持续上升、卫星技术不断突破、卫星行业新进入者增多,卫星遥感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达到4852颗,是2010年9584颗的5.1倍;2022年1月1日,全球在轨的4852颗卫星中,遥感卫星数量为1033 颗,其中商业遥感卫星489颗。此外,随着对地观测等任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卫星遥感服务业持续发展,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21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国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遥感卫星服务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在整体产业规模、产业链完善程度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与国际巨头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不过,近几年,在国家多项航天产业发展改革政策及鼓励航天事业向产业化方向转变等有利因素驱动下,我国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加速,卫星研发和制造能力不断提升,遥感卫星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发遥感卫星数量为61颗。

目前,我国遥感卫星服务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在整体产业规模、产业链完善程度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与国际巨头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不过,近几年,在国家多项航天产业发展改革政策及鼓励航天事业向产业化方向转变等有利因素驱动下,我国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加速,卫星研发和制造能力不断提升,遥感卫星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发遥感卫星数量为61颗。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卫星遥感信息服务属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内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卫星遥感信息服务市场需求也快速增长。根据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值达到7524亿元,是2015年的2.1倍。

同时,卫星遥感信息服务属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内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卫星遥感信息服务市场需求也快速增长。根据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值达到7524亿元,是2015年的2.1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发展趋势

1、“高分辨率”是遥感卫星服务发展重要方向,助推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主要包括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及高光谱分辨率、高覆盖率。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迅速发展,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及覆盖率持续提升,助推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如农林监测、气象及灾害监测、自动驾驶、国防安全等领域。

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

<strong>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积极引导,加速遥感卫星商业化进程

随着遥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卫星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覆盖率及精度稳步提升,促使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认知度不断提高,社会需求持续旺盛,为遥感卫星商业化发展奠定市场基础。同时,为紧跟遥感卫星商业化世界先进水平,拓宽市场化应用渠道,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规划纲要及鼓励政策。

2021-2022年8月我国遥感卫星服务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解读 政策性质
2022年7月 国家减灾委 《“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应急卫星星座建设。依托国家综合部门、国家航天部门与商业卫星协同,针对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抢险等决策需求,推动形成区域凝视卫星、连续监测卫星、动态普查卫星序列,构建全灾种、全要素、全过程应急卫星立体观测体系。依托应急卫星星座,基于应急管理业务需求,构建综合应用体系。加快推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应急综合应用系统工程建设,开展重大灾害和多灾种、灾害链多要素综合监测,建立健全卫星应急综合应用业务模式、产品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开展“通导遥”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工程建设,提升卫星监测预警能力。 支持类
2022年5月 科技部 《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 支持"智慧边防"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加强大数据、遥感、北斗导航等技术推广应用。 支持类
2022年5月 国务院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 支持类
2022年5月 国务院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 持续健全气象卫星和雷达体系,强化遥感综合应用,做好频率使用需求分析和相关论证。加强全球气象监测,提升全球气象资料获取及共享能力。加强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强化高光谱遥感等先进技术及相关设备在农情监测中的应用,提升粮食生产全过程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能力和粮食产量预报能力。 支持类
2022年4月 国家航天局 《国家民用卫星遥感数据国际合作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明确,卫星遥感数据国际合作遵循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多方协同,促进国际应用推广,支持卫星遥感数据的开放与共享。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负责卫星遥感数据国际合作的组织实施。 规范类
2022年2月 国务院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 充分利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遥感、视频识别、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技术提高灾害事故监测感知能力,优化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布局,完善应急卫星观测星座,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事故监测预警网络。 支持类
2021年11月 发改委 《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保护和治理的指导意见》 完善卫星遥感监控体系,强化湿地监督检查,依法坚决制止围垦占用、巧立名目侵占湿地行为,对有条件恢复的湿地要加快退养还滩、还湿。 支持类
2021年10月 国务院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推进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实测技术领域的应用,提高统计核算水平。 支持类
2021年10月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 加大生态系统和重点生物类群监测设备研制和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应用,推动生物多样性监测现代化。 支持类
202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 支持类
2021年2月 国务院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推动卫星通信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高分遥感卫星、人工智能等行业应用,打造全覆盖、可替代、保安全的行业北斗高精度基础服务网,推动行业北斗终端规模化应用。 支持类
2021年1月 发改委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 鼓励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及时空信息产业、遥感、通信、导航等卫星应用服务、雷达、通信、导航专用设备研制生产。 支持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加深卫星遥感服务智能化程度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5G、AI等新兴技术不断成熟及商业化应用,与遥感数据服务也日渐相结合,给行业原始数据处理带来新的发展方向。智能化技术在数据提取、处理中的应用,大幅度提高数据获取和处理效率、降低数据成本,进而有效拓宽客户群体,推动商业化发展,是卫星遥感信息服务行业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之一。(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张、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727.6亿元增长至11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19%。估计在2024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188.2亿元。

2025年03月29日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入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发展驱动力由政策端转移至市场端,渗透率水平突破10%临界点并加速增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行业发展快速 充电桩、换电站等保有量不断增长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行业发展快速 充电桩、换电站等保有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基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同时为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已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 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市场发展主要方向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已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 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市场发展主要方向

随着光伏发电行业快速发展、产业技术不断革新、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我国光伏发电已逐渐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装机容量得到大幅增长,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277.17GW‌‌,同比增长28%;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85.7 GW,同比增长45.32%。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换电站行业发展现状:保有量不断上升 多方企业积极布局 蔚来数量领先

我国换电站行业发展现状:保有量不断上升 多方企业积极布局 蔚来数量领先

按企业性质不同,目前我国换电站市场参与者主要分为四类:一是以蔚来、吉利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二是以奥动、伯坦科技等为代表的第三方运营商;三是以中石化、协鑫能科等为代表的能源企业;四是电池制造商,主要以宁德时代为代表。其中,蔚来凭借着换电技术和丰厚的经验积累等优势,换电站数量遥遥领先其他企业,领跑我国换电站市场。数据

2025年01月06日
特高压建设推进给电力铁塔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角钢塔占比最高 市场格局两极分化

特高压建设推进给电力铁塔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角钢塔占比最高 市场格局两极分化

近年来,我国输配电线路建设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带动了电力铁塔(输电线路铁塔)市场的持续繁荣。特高压放量为电力铁塔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我国特高压投资额不断扩大,特高压进入建设高峰期,拉动输电线路长度快速增长,使得电力铁塔需求高增。

2025年01月03日
我国沼气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利好 累计装机容量稳升但规模化水平相对较低

我国沼气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利好 累计装机容量稳升但规模化水平相对较低

近年来,随着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推动,我国沼气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不断上升,由2015年的35万千瓦上升至2023年的149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99%。但由于沼气发电普及程度远不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因此其在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始终很小,不超过5%,2023年达到3.38%。

2024年12月31日
“十四五”期间特高压投资热情高涨 输电长度及输送电量增加 欧美市场带来出海机遇

“十四五”期间特高压投资热情高涨 输电长度及输送电量增加 欧美市场带来出海机遇

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特高压项目建设速度加快。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特高压线路输电长度由34563公里增长至45324公里,预计2024年我国特高压线路输电长度达46872公里,较上年同比增长3.4%。

2024年11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