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空管系统是国家实施空域管理、保障飞行安全、实现航空运输高效有序运行、捍卫我国空域权益的战略基础设施,也是国土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后制定了“民航强国”、“四强空管”和“四型机场”的建设行动纲要,国产化设备从无到有,从简陋到精细,从生涩到成熟,逐步打破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中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供给现状:央国企和上市企业供应能力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空管系统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我国空管系统行业主要供给的企业包括信息管理系统和空管外围设备两类,其中以二十八所、民航二所为代表的央国企和以川大智胜为代表的上市公司行业的供应能力较高。
中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行业重点企业布局梳理
细分领城 | 企业简称 | 2020年营业收入(亿元) | 空管系统产品占比(%) | 企业特征 | 优势空管产品 | 供应能力评价 |
信息处理系统 | 川大智胜 | 3.6 | 53.8 |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 空管自动化系统 | ★★★★☆ |
二十八所 | / | / | 国有企业集团 |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 ★★★★★ | |
民航二所 | / | / | 直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领导的科研机构 | 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等 | ★★★★★ | |
华为 | 89.14 | / | 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 智慧空管数据使能解决方案 | ★★★☆ | |
外围设施 | 中航空管 | / | / | 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对空管系统外围设备均有布局 | ★★★★★ |
四川九洲 | 308 | / | 四川九洲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控股 | 雷达监视设备和导航设备 | ★★★ | |
四创电子 | 39.42 | 28.62 | 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 空管雷达产业领域 | ★★★☆ | |
国睿科技 | 36.06 | 63.37 |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 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 | ★★★ | |
海格通信 | 51.22 | 48.42 |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国有控股) | 无线通信、北斗导航 | ★★☆ | |
赛微电子 | 7.65 | 8.62 |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 通信、导航 | ★★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需求现状:民航运客量规模庞大
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及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我国民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呈现增加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2.5亿人次,恢复至疫情前的38.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市场规模:2022年投资规模将超70亿元
由于民航吞吐量庞大,使得航空运行需求不断扩大,对空中交通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空管系统行业投资额增长显著。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空管系统行业投资额达到57.8亿元,2016-202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5.5%,预计2022年投资额将达78.4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发展趋势
(1)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民航空管系统产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随着国内5G、AI、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广泛应用及发展,我国民航产业受此而正在全方位改变和升级。根据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举行部际会商并签署的《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合作协议》,两部将合力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任务落实,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在交通运输各领域深度应用。可见,新兴技术成熟及广泛应用将推动民航空管系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发展。
(2)空管一体化是空管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发展国际民航组织全球空中交通管理的全球空管一体化运行概念,实现全球范围内空管建设的一体化与协同互联,已成为国际空管系统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根据相关资料可知,现阶段新的空管系统概念已被纳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全球空中交通管理、欧洲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项目(SESAR)的未来研究、美国下一代空管系统(NEXTGEN)和全球范围内的其他项目中。(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