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龙茶供给端
1.乌龙茶主产区
乌龙茶,属于青茶、半发酵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乌龙茶是中国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其中,福建是乌龙茶的发源地和最大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所产乌龙茶按地域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两大类。此外,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许多非乌龙茶传统产区也相继开始进行乌龙茶的引种试制。目前,四川、湖北、湖南等部分地区的乌龙茶生产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产量。
我国乌龙茶主要产区
产区 | 简介 | 主要品种 |
福建 | 福建是乌龙茶的发源地和最大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所产乌龙茶按地域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两大类。各乌龙茶生产县(市)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脉、戴云山脉和博平岭三大山脉。其中,武夷山脉为闽北乌龙茶的主产区,境内包括:武夷山、建瓯、建阳等县(市);戴云山脉境内主要包括:安溪、永春、南安、德化、大田、永安、仙游、沙县等县(市),所产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主要代表;博平岭境内则主要包括:漳平、华安、南靖、平和、诏安、云霄、漳浦、长泰、龙海等县(市),主产地在漳平。 | 安溪铁观音产自福建安溪县,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
广东 | 广东作为我国乌龙茶的另一重要产区,具体包括:潮州市的潮安县,揭阳市的普宁,揭西梅州地区的梅县、大埔县、蕉岭县、丰顺县、兴宁市等,粤北地区的英德市和粤西地区的罗定市和廉江市等地也有生产。 | 主要茶叶品种有凤凰水仙、岭头单枞、饶平色种、大叶奇兰等。其中以潮安凤凰山区的凤凰水仙最为著名,其成品茶分为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和凤凰浪菜三个品类。凤凰单枞素有“味美、色翠、香郁、味甘”之誉,为广东乌龙茶的主要代表。 |
台湾 | 台湾茶树种植和茶叶生产仅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当地的地理、气候及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台湾茶园现主要分布在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南投、云林、嘉义、高雄、台东、花莲、宜兰等县(市) | 所产制的乌龙茶以包种茶、冻顶乌龙、白毫乌龙茶(东方美人)等最为著名。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乌龙茶产量及占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乌龙茶市场发展态势分析与投资战略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国内茶叶消费市场上各茶类板块的不断轮动,乌龙茶产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调整。2014-2016年我国乌龙茶产量的波动幅度较大,2017-2020年我国乌龙茶产量属于同位震荡形势。2021年我国乌龙茶产量有所回升,达28.72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3.38%。在六大名茶中,目前乌龙茶产量相对较小,2021年乌龙茶占全国茶叶总产量比例为9.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乌龙茶进口量
国内乌龙茶产量充足下,乌龙茶进口数量相对较少。2022年H1我国乌龙茶进口数量为0.097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乌龙茶需求端
1.乌龙茶内销规模
乌龙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乌龙茶具有保健功能和药疗价值,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
从内销量来看,2018年以来,随着居民保健意识增强,我国乌龙茶内销量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乌龙茶内销量为21.92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34%;2021年我国乌龙茶内销量为22.79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3.9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内销金额来看,随着我国乌龙茶产量增长,销售均价下降,使得乌龙茶内销金额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我国乌龙茶内销额为280.7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5.46%;2021年我国乌龙茶内销额为259.2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7.6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乌龙茶外销规模
我国是乌龙茶销售大国,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其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乌龙茶出口量为1.91万吨,出口金额为2.82亿美元;2022年H1我国乌龙茶出口量为0.80万吨,出口金额为0.69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主要出口目的地看,2022年1-11月,我国乌龙茶主要出口至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联邦、中国香港、越南、美国等地,其中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三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量占比超6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