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便面食升级趋势
意大利面也被称为意粉,是西餐正餐中最接近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面点。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消费升级愈演愈烈,聚焦方便面食赛道,方便面食产品升级呈现出口味还原、健康养生、操作便捷、地域特色四大特点,其中,口味还原及健康养生升级势头最为显著。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意大利面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意大利面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投资调研报告(2023-2030年)》显示,与精致白面相比,意大利面健康化和高品质属性突出,符合现代人对方便面食口味还原及健康养生的要求。随着健康饮食意识逐渐凸显,我国意大利面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14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5亿元,预计未来5年CAGR为4%,2026年市场规模达19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意大利面渗透率
我国意大利面行业快速发展,但对比海外发达国家,我国意面渗透率提升空间仍然较大。以饮食文化相类似的日本为例,2021年日本意面在米面零售总额当中的占比达到3.83%,而中国同期占比仅为0.3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C端意大利面发展情况
供给端培育不足限制了我国C端意面的扩容。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C端意面市场规模为18亿元,占比仅为总市场规模的11.6%。这主要由于过去C端意面的主要市场参与者为外资品牌(如Brilla、Gallo),这些品牌进入中国之后在消费者培育方面动作缓慢,导致在中国销售额增长平缓。据数据,2018-2021年Brilla/Gallo销售额CAGR分别为17/19%,且销售额绝对值均未突破2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五、意大利面行业竞争情况
与入局品牌甚众、竞争已日趋激烈的中式速食赛道相比,西式速食的市场空间相对更大。从供给上看,对比传统的中式预制菜,西式料理的供应链和工艺的标准化程度更高,便于规模化、集约化、定制化生产;从需求上看,异国料理给中国消费者的价值感更高,也更容易产生溢价。
在外资品牌“佛系”经营背景以及良好市场环境下,以空刻意面为代表的内资品牌横空出世,做大消费人群基数从而引领行业快速放量。在空刻引领下,C端速食意面市场扩大,吸引锋味派、蓝色烟囱、百兰达、东方甄选等新品牌陆续涌入,再加上存量玩家,我国意面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我国主要素食意面品牌基本情况
品牌 | 背景 | 研发生产 | 渠道 | 营销 | 销售规模 |
空刻意面 | 内资品牌 | 自主研发生产 | 线上为主,线下为辅 | 抖音小红书KOL种草、电梯广告、线下商超堆头排放 | 2021年销售额4.5亿;近3月抖音销售额1.25亿 |
百味来(Barilla) | 外资品牌 | 自主研发生产 | 商超渠道为主 | 营销投入很少 | 2021年销售额1.7亿 |
公鸡(Gallo) | 外资品牌 | 自主研发生产 | 商超渠道为主 | 营销投入很少 | 2021年销售额1.5亿 |
锋味派 | 互联网品牌 | OEM | 线上渠道为主(抖音) | 抖音/小红书KOL种草 | 近3月抖音销售额4306万元 |
蓝色烟囱 | 互联网品牌 | OEM | 线上渠道为主(天猫、京东、抖音) | 抖音/小红书KOL种草 | 近3月抖音销售额93万元 |
百兰达 | 互联网品牌 | OEM | 线上渠道为主 | 抖音/小红书KOL种草 | 近3月抖音销售额17.1万元 |
盛之禾 | 互联网品牌 | OEM | 线上渠道为主 | 抖音/小红书KOL种草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