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农药行业政策、发展现状及竞争情况 环保型产品成发展重点 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其分类

农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产生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狭义上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农药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农药种类繁多,分类多样。农药按用途,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原料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农药)、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微生物、抗生素等)及化学合成农药;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苯甲酸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类等;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乳油、乳膏、糊剂、胶体剂、熏蒸剂、熏烟剂、烟雾剂、颗粒剂、微粒剂及油剂等。

二、行业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农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例如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广绿色投入品,加快推广生物有机肥、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高效叶面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等绿色投入品,推广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产品。2022年5月,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强化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农药登记管理,健全农药登记后环境风险监测和再评价机制。严格管控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助剂。2025年年底前,完成一批高毒高风险农药品种再评价。持续开展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鼓励发展高效低风险农药,稳步推进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和替代。

我国农药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3月 农业农村部 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推广绿色投入品,加快推广生物有机肥、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高效叶面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等绿色投入品,推广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产品。
2021年7月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持续推进惩治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伪劣农资犯罪行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保护农业生产经营秩序,助推质量兴农。
2021年8月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意见 加快农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坚持“谁生产、谁经营、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督促农药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履行好回收处理义务。组织开展一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加大回收、贮存、运输、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力度,统筹推进回收处理等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回收处理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进市场化回收工作。
2021年10月 国务院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合理控制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替代计划,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021年11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从严管控农药、化工等行业的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确需开发利用的,鼓励用于拓展生态空间。
2021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 协同推进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2022年1月 国务院 “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 加快制修订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等食品安全通用标准,
2022年1月 国务院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深入推进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022年2月 国务院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持续优化肥料投入品结构,增加有机肥使用,推广肥料高效施用技术。积极稳妥推进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加快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植保机械,因地制宜集成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使用。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
2022年2月 农业农村部等部门 “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 完善农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优化农药产业发展环境。引导农药生产企业向化工园区集中,在规划用地、能源配给、环保配套、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鼓励企业开发、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提高绿色化、智能化、连续化生产水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高污染、高风险产能。
2022年2月 农业农村部 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 及时对生态农场的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地膜回收利用等台账进行查核,对生态农场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农产品质量等进行采样检测,
2022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 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强化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农药登记管理,健全农药登记后环境风险监测和再评价机制。严格管控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助剂。2025年年底前,完成一批高毒高风险农药品种再评价。持续开展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鼓励发展高效低风险农药,稳步推进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和替代。鼓励使用便于回收的大容量包装物,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发展现状

农药精细化工的重要门类,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保障粮食稳产增收的重要生产资料。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而损失的农作物收成相当于潜在收成的三分之一,一旦停止用药或严重的用药不当,一年后将减产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两年后将 减产40%-60%甚至绝产。另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估计,全球作物虫害每年导致高达 40%的全球粮食损失,仅以经济价值衡量,植物疫病和入侵性害虫分别导致全 球经济每年分别付出约 2,200 亿美元和 700 亿美元的代价。可见农药的使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播种面积较大。2017-2022年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整体上升。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8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945万公顷,减少47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352万公顷,减少5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307万公顷,减少25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1024万公顷,增加183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00万公顷,减少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14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47万公顷,增加1万公顷。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播种面积较大。2017-2022年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整体上升。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8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945万公顷,减少47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352万公顷,减少5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307万公顷,减少25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1024万公顷,增加183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00万公顷,减少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14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47万公顷,增加1万公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受益于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药需求大国。虽然2010—2020年,全国种植业生产上农药使用量(折百量,下同)由“十二五”期间年均29.98万吨下降到“十三五”期间的年均27.03万吨,降幅9.84%,但仍是全球农药需求大国。2021年我国农药使用量与2020年基本持平,为26万吨左右。

而根据市场分析,我国农药使用量下降,主要是因为2015 年起,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在 2020年实现农作物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推行精准科学施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在此环境下,我国不断推动农药产品结构调整,使得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农药比例更趋合理。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30.7%、24.7%和 35.2%,高毒、高残留农药产量占农药总产量的比例已降至 0.98%,低毒微毒农药占 84.8%。另外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新品种和新制剂所占比例明显提升,逐渐成为主导剂型。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环保型剂型的产品占比由 2015 年的 14.9%提高到 2020 年的 23.8%,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产品占比由 2015 年的 53%降至 2020 年的 39.4%。

而同时随着农业部“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政策的实施,2015-2021年我国农药总产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共计249.8万吨,同比增长16.29%。2022年1-7月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已完成150.6万吨。纵观几年来农药产业的形势,国内供需基本稳定。

而同时随着农业部“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政策的实施,2015-2021年我国农药总产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共计249.8万吨,同比增长16.29%。2022年1-7月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已完成150.6万吨。纵观几年来农药产业的形势,国内供需基本稳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与国内市场发展不同的是,我国农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促进了农药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到目前我国六成以上农药产量用于出口,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88个,出口上亿美元的国家或地区有20多个。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出口农药220.2万吨,进口农药10.4万吨,进口金额为9亿美元,出口金额为80亿美元,出口均价5146美元/吨。

另外与国内市场发展不同的是,我国农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促进了农药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到目前我国六成以上农药产量用于出口,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88个,出口上亿美元的国家或地区有20多个。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出口农药220.2万吨,进口农药10.4万吨,进口金额为9亿美元,出口金额为80亿美元,出口均价5146美元/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竞争情况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国农药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安全环保 压力加大,我国农药行业处于新一轮整合期,落后的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头部企业加速扩张,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根据《″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生产集约化的目标,推进农药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中型生产企业。到2025年,着力培育10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100家超5亿元企业、园区内农药生产企业产值提高10个百分点。

有相关数据显示,数据显示,2011年-2020 年,我国农药企业数量从2,328 家下降到1,705 家,降幅为26.76%。另外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 全国农药行业销售TOP100″显示,2021 年农药行业百强企业总销售额2544.14 亿元,同比增长23.38%;前十企业总销售额1007.88亿元,同比增长27.03%,占百强企业销售总额的39.62%,较20年上涨1.6pct;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68家,较上年增加4家,产业整体集中度持续提升。(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尿素行业现状:供需失衡下价格承压 企业面临盈利困境

我国尿素行业现状:供需失衡下价格承压 企业面临盈利困境

目前我国尿素行业呈现供应过剩格局,市场供需矛盾比较明显。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生产国。近三年尿素新产能陆续投产,产量、库存创了新高。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尿素总产能为6919万吨,同比新增196万吨;产量达6723.7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6.9%。预计2025年国内尿素产能达8231万吨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聚氨酯市场持续扩张 绿色转型加速下水性聚氨酯、生物基聚氨酯等技术快速发展

我国聚氨酯市场持续扩张 绿色转型加速下水性聚氨酯、生物基聚氨酯等技术快速发展

得益于卓越的综合性能以及相关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近年聚氨酯应用范围持续拓展,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聚氨酯材料在电池包密封、座椅轻量化等方面的应用推动车用聚氨酯需求年增12%,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680亿元。在新能源装备领域,风电叶片填充材料、光伏组件封装胶膜等特种聚氨酯需求在2025-203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 但行业较高依赖进口 自给率提升空间大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 但行业较高依赖进口 自给率提升空间大

聚苯硫醚(PPS)树脂作为性能卓越的第六大特种工程塑料,在我国汽车、环保滤袋及家电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但因技术壁垒高、产业化晚,2024年自给率不足50%,产能高度集中于新和成等少数企业。在汽车轻量化、新能源车渗透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推动下,未来消费量将不断增长。为把握市场机遇并

2025年10月16日
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强劲拉动我国三氟化氮需求增长 出口量增却难掩价跌

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强劲拉动我国三氟化氮需求增长 出口量增却难掩价跌

2019-2023年,在晶圆产能扩张、显示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及太阳能电池产量快速增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三氟化氮市场需求快速释放。与此同时,至2023年其产能达2.5万吨,全球占比超过50%,且产能高度集中于中船特气、中国中化(昊华气体)及南大光电等少数企业。

2025年10月15日
黄金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氰化钠行业出口量显著增长 当前生产厂家数量较少

黄金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氰化钠行业出口量显著增长 当前生产厂家数量较少

当前,驱动我国氰化钠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呈现出“传统”与“新兴”并进的鲜明特征。一方面,黄金开采作为需求基本盘(占比高达80%-90%),在金价持续高位、央行增储及消费需求坚挺的背景下,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另一方面,新能源赛道异军突起:氰化钠是制备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的关键前驱体,随着钠电池产业化在即,预计至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聚四氟乙烯应用多元、产能全球领先 行业高端化加速前行

我国聚四氟乙烯应用多元、产能全球领先 行业高端化加速前行

我国聚四氟乙烯性能卓越,应用呈多元化格局。2020-2024年其产能持续扩张,且主要集中在东岳集团、中昊晨光、巨化集团、江西理文等头部企业,其中东岳集团产能规模居首。

2025年10月14日
国内酚醛树脂产销市场承压 行业高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贸易逆差依存

国内酚醛树脂产销市场承压 行业高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贸易逆差依存

2024年以来受建筑等主要下游需求走弱影响,我国酚醛树脂表观消费量与产量双双下滑,市场持续承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酚醛树脂行业面临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净出口量增长的同时贸易逆差依然存在。展望未来,环保政策收紧与市场竞争加剧下,尾部企业因资金、技术短板生存压力陡增,以圣泉集团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优

2025年10月10日
轻量化与智能化驱动下的百亿赛道! 我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轻量化与智能化驱动下的百亿赛道! 我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改性工程塑料作为通过对基础工程塑料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赋予其阻燃、增韧、增强等特定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创新的关键基础。全球改性工程塑料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471亿美元,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2025年10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