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升机行业相关政策
直升机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直升机极大地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包括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直升机行业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2-2029年)》显示,我国直升机工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后中国直升机产业始终坚持“一机多型、系列发展”和“自主发展为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的方针,由已有机型改型发展了几十个型号,服务于陆、海、空三军,社会公益和国民经济建设。随着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建设航空强国已成为国家意志,政府出台了大量的通航政策,相关产业包括直升机在内迎来发展机遇。
我国直升机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 | 主要内容 |
2017.02 | 《通用航空“十三五”发展规划》 | 到2020年建成500个通用机场、5000架通用飞机,飞行员 7000人,年飞行200万小时,重大飞行事故万时率小于0.09 |
2018.01 | 《关于进一步提高通用航空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的通知》 | 国内通用航空公司为其拥有或代管的航空器进行的设计小改,采用备案制管理,无需向局方申请设计批准 |
2018.01 | 《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 | 放开通,用机场和行业主体之间相互投资,基本取消投资通用航空、通用机场等准入限制 |
2018.08 | 《关于促进通用机场有序发展的意见》 | 科学有序推进通用机场规划建设,促进通用航空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通用航空“热起来、飞起来 ” |
2018.09 | 《关于印发(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 到2022年,初步建成全国低空飞行服务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区域低空飞行服务区域信息处理系统和飞行服务站组成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
2019.05 | 《关于启用通航飞行计划管理系统的通知》 | 申请人可通过通航飞行计划管理系统查询程序、等级、审批结果等信息,大大提高了效率 |
2019.09 | 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 对通,用航空有重要表述,如: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推动低空飞行旅游发展,培育充满活力的通用航空市场等 |
2019.11 | 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应急 |
2020.02 | 《关于发挥好通用航空在疫情防控中作用的通知》 | 提高政治站位,重视发展通用航空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开辟通用航空抗击疫情的“绿色通道” |
2020.08 | 《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CCAR-290-R3发布》 | 进一步降低准入要求简化通航经营许可证载明事项数最,由10项减少为6项,取消通航经营许可证3年有效期限制,改为长期有效,优化通航企业经营活动备案方式,实行网上备案 |
2021.12 |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 | 我国民航发展要锚定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目标,按照 “十四五”时期“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安全发展底线和智慧民航建设 主线,以绿色化、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发展为导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质量效 益、产业协同,加快构建更为安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现代 民航体系,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实现由单一民航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
2022.02 |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 | 国家支持用好现有资源,统筹长远发展,加快构建应急反应灵敏、功能结构合理、力量规模适 度、各方积极参与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引导和鼓励购置大型、重型航空器,提高 快速运输、综合救援、高原救援等航空应急能力,增加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数量。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直升机行业现状
1.直升机数量
通航政策奠定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直升机因此形成了跨越式发展的局面2016-2021年我国直升机数量由513架增长至865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直升机主要集中在中南、华东、华北三大地区,2021占总占比为75.5%,分别占比27.98%、23.82%、23.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直升机各作业类型飞行量
从作业类型来看,直升机主要是从事符合《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部)的一般商业飞行和短途空中游览飞行。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内地直升机各作业类型飞行量中CCAR-91占比最大,为65%。其次是CCAR-135,占比21%。CCAR-61和CCAR-141分别占比11%、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直升机进口量
随着国内直升机产业向好,行业增长具备较高的稳定性,我国直升机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2017-2022年,我国直升机进口数量由229架下降至46家,进口金额由5.44亿美元下降至2.78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主要进口来源地看,目前我国直升机主要从俄罗斯联邦、加拿大、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进口,2022年进口额分别占比38.26%、23.71%、20.77%、10.93%、3.21%、3.1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直升机行业竞争
全世界有近20个国家能够制造直升机,市场竞争呈现美国、欧洲和俄罗斯三足鼎立格局。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直升机生产国和使用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直升机市场和西科斯基、贝尔、波音三大直升机制造商。但近年来,美国在直升机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受到来自欧洲强有力的挑战,欧洲直升机产业发达,特别在民用直升机研制、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俄罗斯自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直升机的产量和出口量不断下降,但近年来俄罗斯直升机制造业取得了一定进步,军用直升机发展较快,民用产品也取得一定进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从国内看,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薄弱、低空空域管制严格,我国直升机装备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竞争力较弱。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直升机产业也随之开始发生变化。最近十多年来,我国一直都在学习和跟踪欧美先进的直升机技术,直升机技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现已基本形成研制生产当代直升机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化发展的工业基础。
展望未来,《“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为我国民航及直升机产业发展作出了相应指引规划。为完成国家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目标,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必须加快直升机产业发展,以直升机技术发展、产品发展和市场开发为基础,促进直升机产业转型升级,我国直升机产业潜力十足。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