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继电器行业分析:技术水平全面提升 龙头企业产品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渗透

一、行业基本概述

继电器是指当电路中输入参量(如电、磁、光、热、声等参量)达到某一规定值时,能使电路输出参量发生预定阶跃变化的一种自动断通的控制元器件。在电路中,继电器主要起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的作用。继电器具有反应外界输入参量的感应机构,对被控电路实现“通”和“断”控制的执行机构,以及对输入量大小进行比较、判断和转换功能的中间比较机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继电器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系统、遥控遥测系统和通讯系统的重要器件,应用广泛,品种众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如作用原理、结构特征、触点负载、外形尺寸、防护特征、触点形式和产品用途等,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情况如下:

继电器产品分类

分类标准

名称

作用原理或结构特征

电磁继电器

直流电磁继电器

交流电磁继电器

磁保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

混合式继电器

高频继电器

同轴继电器

真空继电

热继电器

温度继电器

电热式继电器

光电继电器

极化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舌簧继电器

触点负载

微功率继电器、弱功率继电器、中功率继电器、大功率继电器

外形尺寸

微型继电器、超小型继电器、小型继电器

防护特征

密封继电器、封闭式继电器、敞开式继电器

触点形式

常开继电器、常闭继电器、转换继电器

产品用途

通用功率继电器、汽车继电器、电力继电器、通讯继电器、工控继电器、新能源继电器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二、行业市场规模现状

1959年,我国第一个专业继电器工厂——国营792厂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继电器产业开始起步。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国的继电器行业已经成为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成熟产业。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汽车、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等传统下游市场稳定增长。同时,新能源、人工智能(AI)、智能制造、5G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继电器开辟了新的下游市场。

近年来,中国继电器市场规模呈持续稳步增长态势,从2018年的190.37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39.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8%。

近年来,中国继电器市场规模呈持续稳步增长态势,从2018年的190.37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39.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其中汽车制造领域已经是我国继电器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达到92.85亿元。

其中汽车制造领域已经是我国继电器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达到92.8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电力继电器也是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特别近年来随着智能电表的需求增加,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我国继电器行业智能电表领域的市场规模达到20.72亿元。

电力继电器也是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特别近年来随着智能电表的需求增加,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我国继电器行业智能电表领域的市场规模达到20.72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产销规模现状

1、产量

继电器属于电子元器件中的重要控制执行器件,对于一致性、稳定性要求较高,产品力是行业竞争的“第一性”。从生产工艺流程看,继电器步骤繁多,结构复杂(以宏发股份某型号新能源继电器产品为例)。其中关键零部件如金属零件、注塑零件及触点是非标准零部件,需要有专业的模具生产,主要生产企业在模具设计、制造以及精密零件制造方面将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此外,继电器作为工业配套产品的特性行业基础技术门槛相对低,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但中高端市场对继电器产品的精密度、复杂性、稳定性要求高,而继电器在下游产品成本中占比不高,下游对产品质量的敏感度高于价格,产品力是行业竞争的“第一性”。

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我国控制继电器技术水平全面提升,继电器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制造工艺等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继电器产业规模较大,2022年产量达到91.5亿个,继电器产量占全球继电器产量的50%以上。

我国继电器产业规模较大,2022年产量达到91.5亿个,继电器产量占全球继电器产量的50%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需求量

继电器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力设施、汽车制造、通信设备、新能源等领域。因而上述领域的发展情况与继电器行业的前景及机遇密切相关,这些行业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将直接带动继电器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之相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继电器产品的下游行业,包括家电、汽车、新能源产品、智能家居等均因此受益。国内市场销售费市场的增长为继电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汽车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继电器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需求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表观需求量达到82.5亿个。

随着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汽车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继电器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需求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表观需求量达到82.5亿个。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供需平衡分析

继电器作为整机电路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基础元件之一,是电子信息产品的支撑产业,近年来,受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推动,我国继电器的供需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产量达到91.5亿个,表观需求量达到82.5亿个。总体上,目前我国继电器行业供给大于需求。其中产量规模不断扩大,占全球继电器产量50%以上,主要应用于家电、电力、汽车等传统领域。

继电器作为整机电路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基础元件之一,是电子信息产品的支撑产业,近年来,受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推动,我国继电器的供需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产量达到91.5亿个,表观需求量达到82.5亿个。总体上,目前我国继电器行业供给大于需求。其中产量规模不断扩大,占全球继电器产量50%以上,主要应用于家电、电力、汽车等传统领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格局

继电器行业发展比较成熟,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主要生产国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其中美国、日本、德国企业占据了中高端继电器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汽车、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我国企业的继电器产量占全球继电器产量一半左右,但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主要应用于家电、电力、汽车等领域。

在市场竞争中,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控制核心技术,加强产业链整合,不断巩固在全球市场中的主导地位,牢牢掌握了技术标准和国际规则的主导权。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为了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充其产品种类,加快技术融合,其业务范围已经突破了单纯的继电器生产制造,向工业控制、系统集成等领域发展。高端领域竞争的关键已从量的竞争,发展成新型继电器以及关键材料、专用设备等核心的基础研发制造的竞争。我国企业主要为全球市场提供中低端继电器,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企业加强技术研发,龙头企业的产品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渗透。

2022年中国继电器行业主要品牌

1

2

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IC设计行业需求增多 长三角和珠三角引领发展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增强

我国IC设计行业需求增多 长三角和珠三角引领发展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增强

IC设计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功耗、成本和可靠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IC设计需求激增。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IC设计销售收入由3819.2亿元增长至6460.4亿元,CAGR达14.0%;预计2025年我国IC设计销售收入达

2025年09月17日
突破硅基极限 我国氮化镓(GaN)行业需求爆发 数据中心、机器人、汽车接力成长

突破硅基极限 我国氮化镓(GaN)行业需求爆发 数据中心、机器人、汽车接力成长

随着传统硅基半导体技术逐渐逼近物理极限,GaN不仅在消费电子快充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更在AI数据中心、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工业能源等高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该行业仍面临成本控制、可靠性验证与人才短缺等挑战。未来,具备核心技术、规模化生产能力及生态合作优势的企业,将更有机会在全球第三代半导体竞争中占据主导

2025年09月16日
破局算力瓶颈 我国光路交换机(OCS)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破局算力瓶颈 我国光路交换机(OCS)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随着“东数西算”国家工程的全面启动和人工智能驱动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传统数据中心网络在带宽、功耗和成本上面临严峻瓶颈。光路交换机(Optical Circuit Switch, OCS)作为一种在物理光层直接实现信号切换的革命性技术,以其超低延迟、极高带宽和绿色低耗的显著优势,正成为破局的关键。

2025年09月15日
新能源、数据中心赋能超级电容器行业 锂离子超级电容成焦点 国内龙头向顶端冲刺

新能源、数据中心赋能超级电容器行业 锂离子超级电容成焦点 国内龙头向顶端冲刺

超级电容器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轨道交通、工业、电网和消费电子等领域。2023 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达 38.25 亿元,其中交通运输领域占比38.2%,工业领域占比30.8%,新能源领域占比21.8%,装备等其他领域占比9.2%。基于对我国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预计2029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

2025年09月14日
AI浪潮下高端PCB铜箔行业需求激增 日韩垄断市场 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潮流

AI浪潮下高端PCB铜箔行业需求激增 日韩垄断市场 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潮流

AI服务器与分布式算力集群推动PCB产业高端化进程,高端PCB铜箔迎来发展机遇。在AI服务器领域,AI服务器对HVLP铜箔需求激增(单台用量为传统服务器的8倍),英伟达新一代Rubin平台明确采用HVLP5代铜箔配套PTFE基板,推动价值量提升。在高端封装与HD领域,极薄可剥离铜箔用于芯片封装载板,支撑先进封装技术(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抗溢胶特种膜行业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新广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我国抗溢胶特种膜行业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新广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电子科技时代,电子产品正朝着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以及多功能的方向不断演进。在这一进程中,柔性电路板(FPC)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FPC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 IP——撬动芯片市场的关键 行业强势增长下芯原股份等中国企业杀出重围

半导体 IP——撬动芯片市场的关键 行业强势增长下芯原股份等中国企业杀出重围

半导体IP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在集成电路早期,由于芯片种类有限且设计难度较低,大多数芯片设计公司能够独立完成全流程,因此独立的IP厂商并不多见。然而,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崛起,单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已达数十亿个。这使得芯片设计的流程愈发复杂,研发费用水涨船高。同时,芯

2025年09月08日
光掩模行业迎 “量价齐升” 需求与技术共振下国产正加快追赶美日步伐

光掩模行业迎 “量价齐升” 需求与技术共振下国产正加快追赶美日步伐

掩模版属精密度较高的定制化产品,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半导体厂先进制程(45nm 以下)所用的掩模版大部分由自身专业工厂生产,但对于 45nm 以上的掩模版,晶圆厂出于 成本的考虑,更倾向于向独立第三方掩模版厂商进行采购。在第三方掩模版市场中,主要参与者为境外知名企业,其中日本凸版印刷、美国 Photronic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