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MLCC企业产业链转移+积极扩产 我国MLCC离型膜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1、概述:离型膜是MLCC流延成型步骤必备耗材

MLCC的制备工艺大致包括“配料-流延-印刷-叠层-制盖-均压-切割-排胶-烧结-倒角(研磨)-封端-烧端-表面处理(电镀)-测试-外观检查-编带-包装”等数十个步骤。其中,流延是将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机的浇注口,使其涂布在绕行的MLCC离型膜上,从而形成一层均匀的浆料薄层,再通过热风区将浆料中绝大部分溶剂挥发,通过加热干燥方式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密度且均匀的陶瓷膜片(一般膜片的厚度在1μm-20μm之间)。

2、MLCC离型膜生产技术壁垒高,我国MLCC离型膜主要依赖进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MLCC离型膜市场竞争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MLCC离型膜用于“流延”生产步骤,在流延涂布时承载陶土层。MLCC需要堆叠几百层至千层以上陶瓷介质,每一层陶瓷介质的形成都需要相同的离型膜,因此这种工艺要求薄膜具有剥离性和光滑型,以达到剥离介电层而不损坏介电层的效果,并且要求薄膜厚度均匀一致、离型力适中,且干燥后可轻易剥离,供多层次晶片积层时使用。因此,MLCC离型膜生产技术壁垒高。

目前,我国MLCC进口需求仍存,使用的MLCC离型膜也主要依赖进口。在进出口方面,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MLCC进口量2.13万亿只,进口金额466.2亿元,出口量1.26万亿只,出口金额242.6亿元,进口规模远大于出口。(以片式多层瓷介电容器(8532241)进行统计)

目前,我国MLCC进口需求仍存,使用的MLCC离型膜也主要依赖进口。在进出口方面,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MLCC进口量2.13万亿只,进口金额466.2亿元,出口量1.26万亿只,出口金额242.6亿元,进口规模远大于出口。(以片式多层瓷介电容器(8532241)进行统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MLCC生产企业产业链转移+积极扩产,带动MLCC离型膜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不过,近年来日本、韩国等MLCC企业生产投建向中国转移,如2022年11月,村田子公司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在无锡动工兴建MLCC材料新厂房,预计2024年4月底完工,总投资额约445亿日元,三星电机2023年车用MLCC产能将在釜山、天津两地扩增总计20亿只/月,国内MLCC离型膜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同时,国内终端厂商开始将供应链向国内转移,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国内MLCC制造企业扩产幅度更大。综上,随着国内MLCC制造企业大幅扩产,有望凭借供应链韧性等优势抢占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进而加快MLCC离型膜产业链国产化替代进程。

MLCC生产企业扩产情况

公司 总部所在地 工厂所在地 2022年产能规划(亿只/月) 新增产能(亿只/月) 新增产能预计投产时间
村田 日本 日本、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2021年收购Eta Wireless公司)、中国无锡 1500(2020年) 每年将产量扩大10% 预计2023年10月在泰国开设新工厂;无锡MLCC材料新厂房,预计2024年4月底完工。
太阳诱电 日本 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东莞、中国常州 800 - 马来西亚MLCC新工厂预计于2023年3月完工;常州MLCC新工厂预计2023年开始进行生产。
TDK 日本 日本、中国珠海、中国苏州中国东莞、墨西哥 100(2021年) - -
三星电机 韩国 韩国、菲律宾、越南、中国天津 约1150-1200(2021年) - 2021年3月,三星电机社长庆桂显表示,要带领三星电机在2025年前跃居全球MLCC龙头,并要扩大中国天津厂产能。
京瓷 日本 日本、泰国、美国 - - 日本新厂房预计2024年5月起有序投产,并将增产MLCC。
AVX(京瓷子公司) 美国 中国天津 约100 - -
国巨电子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中国苏州、中国东莞、墨西哥 1000(其中200亿只/月预计2022下半年投产) 15(车规级) 2023Q2
华新科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中国苏州、中国东莞、马来西亚 660 - 规划2022年设立高雄科学园区新厂,主要产品包括低温共烧陶瓷元件及车规MLCC产品。
达方电子 中国台湾 中国苏州 80 - -
风华高科 中国大陆 肇庆 206 680 280亿只/月预计2023年投产,400亿只/月预计2026年投产。
三环集团 中国大陆 广东潮州、深圳、南充 220(其中200亿只/月预计2022年底达到设计产能100%) 250 2023年
宇阳科技 中国大陆 广东东莞、安徽滁州 约200 全部投产后,年产能超过1万亿只(折合约833亿只/月) 约2025年
微容科技 中国大陆 广东东莞、广东罗定 500 全部投产后,年产能达到1.5万亿只(折合1250亿只/月) 计划2022-2028年期间逐步投产。
芯声微电子 中国大陆 江苏淮安 - 350亿只/年
昀冢科技 中国大陆 安徽池州 - 720亿只/年 2023-2024年底分两期逐步投产。
信维通信 中国大陆 湖南益阳 100(预计2022下半年投产) 1100 分4期建设,全部达产后产能将达到1200亿只/月。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自2023年起,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产能迎来快速扩张,2024年达到76万吨,预计未来几年产能将突破百万吨。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13家聚甲醛生产企业。其中,云天化、南通宝理分别以9万吨产能并列国内第一,合计占比23.68%。近年来我国聚甲醛产能快速扩张,但新增产能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导致同质化竞争激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近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不断扩张。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为669.7万吨,较2023年的654.6万吨,增长了15万吨。2025年我国丁二烯产能计划新增约120万吨,按照这个数量计算2025年中国丁二烯产能预计达789万吨。目前国内丁二烯行业产能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浙江石化、中海壳牌和镇海炼化,产能分别达到70万吨

2025年04月24日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合成橡胶市场自195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已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等多种产品。目前在市场需求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合成橡胶生产大国,产量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数据显示, 2024年全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受多重因素驱动,我国BDO行业自2022年起进入快速扩能周期,产能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3月底突破500万吨。同时其产能也在持续增长。不过,在BDO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叠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4年我国BDO行业面临着供需矛盾问题,市场价格低位震荡。

2025年04月22日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近年来,随着中国、沙特及美国等国家的新增乙二醇产能持续投入使用,全球乙二醇产能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乙二醇总产能预计将达到6190万吨,近五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在8.64%。

2025年04月22日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覆铜板生产国。近年来随着全球覆铜板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我国覆铜板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产量及消费量最高的国家。近年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且地位稳固。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陆PCB覆铜板产量占比全球的70%以上,全球核心地位凸显。2019-2023年我国覆铜板产量从6.83亿平方米增长至10.2亿平方米,年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但产量始终不能满足下游消费,进口量长期处于千万吨级,且对外依存度维持在10%以上。同时其产能整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值得一提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随着煤制甲醇和天然气制甲醇新增产能受限,兼具低碳环保与能源替代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