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学镜头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我国光学镜头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光学镜头产业的发展与军工技术密不可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光学企业主要为云南、四川、福建等地的军工企业。国产民用光学镜头产业起步较晚,2000年后才有部分光学企业涉足民用光学镜头市场。2008年之前国内光学镜头市场基本上被日本、德国品牌所垄断,安防监控市场、手机市场、医疗影像市场的光学图像设备上基本没有中国大陆自主生产的镜头,中国台湾企业生产的镜头产品也仅出现在少数较为低端的设备上。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学镜头市场竞争态势研究与投资战略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随着日本光学镜头制造工业的成熟和应用产品的日益增加,光学产品成本降低,日本的光学技术也逐渐扩散到邻近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韩国以及中国大陆在光学镜头生产上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了像台湾大立光、亚洲光学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

近几年来光学镜头产业迅速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正逐步成为世界光学镜头的主要加工生产地。成像像素升级的放缓,给中国大陆的光学镜头企业留下追赶空隙,安防、车载等应用领域以及其他新兴应用市场产生了一批差异化竞争企业。目前,中国安防市场迅速发展,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国内安防龙头企业与博世、安讯士等世界知名安防企业展开充分竞争,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在高分辨率定焦、星光级定焦、大倍率变焦、超高清、光学防抖、安防监控一体机镜头等中高端光学镜头方面,以舜宇光学、联合光电、宇瞳光学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经过持续研发积累,逐步打破了日本、德国技术垄断,迎来发展良机。

近几年来光学镜头产业迅速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正逐步成为世界光学镜头的主要加工生产地。成像像素升级的放缓,给中国大陆的光学镜头企业留下追赶空隙,安防、车载等应用领域以及其他新兴应用市场产生了一批差异化竞争企业。目前,中国安防市场迅速发展,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国内安防龙头企业与博世、安讯士等世界知名安防企业展开充分竞争,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在高分辨率定焦、星光级定焦、大倍率变焦、超高清、光学防抖、安防监控一体机镜头等中高端光学镜头方面,以舜宇光学、联合光电、宇瞳光学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经过持续研发积累,逐步打破了日本、德国技术垄断,迎来发展良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中国光学镜头行业驱动因素

1、行业技术发展

应用领域需求的快速变化不断地推动着光学镜头产品和技术的革新,也对光学镜头制造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驱动力。随着终端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和深化,未来光学镜头设计和生产技术的重点是提高成像质量、增加功能并缩小体积。具体而言,光学镜头产品技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下游应用领域市场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光学光电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移动通讯等相关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光学镜头在数字安防、物联网、无人机、车载等下游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也为光学镜头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光学镜头作为上述应用领域产品的核心部件,是影响其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光学镜头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容量同下游终端产品市场的发展前景密切相关。

3、光学镜头行业产业政策

作为光学与光电子行业中的基础性细分产业,光学镜头发展至今已是传统光学制造业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受自身及其下游应用领域产业政策的影响。

4、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市场现状

光学镜头是光学成像系统中的必备组件,近年来光学镜头市场需求保持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为140.3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40%;2021年,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为152.68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8.19%。

光学镜头是光学成像系统中的必备组件,近年来光学镜头市场需求保持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为140.3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40%;2021年,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为152.68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8.1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浪潮兴起,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智能控制器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物件,开始渗透进入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推动市场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约3.42万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估计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在3.87万亿元。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随着AI、5G连接和边缘计算时代逐渐来临,SoC继续演变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处理要求。AI技术成为SoC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边缘设备提供了更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当下AI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工具,正与各行各业深度结合,赋能产业发展,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新兴行业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是行业智能化的重要推手。而

2025年04月0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IGBT市场带来广阔的应用空间。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34.4%和35.5%。另外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IGBT作为汽车电控气筒的核心部件,将随着新能源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随着通信制式不断演进,智能手机需同时兼容2G、3G、4G和5G,手机需要支持的通信频段增多,可同时通信的信道增多,带宽变大,手机射频器件用量大幅提升。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177亿美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到247亿美元,2022-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

2025年03月31日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液冷技术的爆发,还带动了液冷服务器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同比大增52.6%,市场规模达到15.5亿美元,预计2023-2028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8%,到2028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元。多位行业人士认为,2024年可谓液冷元年,2025年有望成为液冷散热正式起

2025年03月31日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浪潮下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国内AI 芯片市场快速增长。AI芯片中GPU的高效并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AI芯片首选,但随着计算繁重化及特定化,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加码推动AI芯片国产化进程,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从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住友化学以26%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首位,日东电工以24%的份额位居第二,这两家公司均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确立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我国偏光片生产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和开始跻身第一梯队,杉杉股份以1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03月28日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采用铝箔作为正负极板的电容器,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被动元件之一。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规划部署,能源结构加速演变,我国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带动了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铝电解电容

2025年03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