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暖风频吹及在建项目规模庞大 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1、概述:光热发电具备持续发电能力

光热发电也叫聚焦型太阳能热发电,即通过大量反射镜以聚焦方式将太阳能直射光聚集起来,加热工质并产生高温高压蒸汽,以此驱动汽轮机发电,是将光能转变为热能后,通过传统的热力循环做功发电,从而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与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在连续发电、储能容量、储能成本、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及寿命等方面具有优势。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数据显示,我国装机容量5万千瓦的中广核德令哈光热发电站连续运行32天(773小时),青海中控德令哈光热电站连续运行12天(293小时),首航高科敦煌10万千瓦光热电站连续运行9天(216小时)。由于光热发电的常规岛部分与常规火电相同,因此如果有长达数天甚至数十天的无风、少光等极端天气下,光热发电系统可以利用天然气补燃方式来保障电力供给。

光热/光伏/风电利用小时数对比

类型

项目名称

年均利用小时数

光热

中船新能乌拉特100MW槽式光热电站

3382(2022年)

首航高科敦煌100MW塔式光热电站

2500(2022年)

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光热电站

2928(2022年)

中广核德令哈50MW槽式光热电站

2414(2022年)

鲁能格尔木多能互补工程50MW塔式光热电站

1722(2022年)

平均

-

2589

光伏

内蒙古光伏发电项目

1565(2021年)

甘肃光伏发电项目

1476(2021年)

青海光伏发电项目

1361(2021年)

新疆光伏发电项目

1526(2021年)

平均

-

1482

风电

内蒙古风力发电项目

2517(2021年)

甘肃风力发电项目

2007(2021年)

新疆风力发电项目

2511(2021年)

平均

-

234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春风频吹,光热发电行业或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市场发展趋势调研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近年来,国家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及光热发电,如2023年4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要积极开展光热规模化发展研究工作,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重点省份在本省新能源基地建设中同步推动光热发电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300万千瓦左右,光热发电规模化开发利用或将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新的增长点。

2022-2023年我国光热发电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发布时间 政策/文件名称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21年10月26日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国务院 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面指出,将积极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推动建立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风电互补调节的风光热综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同时,《通知》在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方面则明确,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其中包含推进熔盐储能供热和发电示范应用。
2022年2月10日 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 发挥太阳能热发电的调节作用,开展废弃矿井改造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研究示范,逐步扩大新型储能应用;完善持灵活性煤电机组、天然气调峰机组、水电、太阳能热发电和储能等调节性电源运行的价格补偿机制。
2022年3月22日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 “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方面,要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在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方面,将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和发展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推动气电、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融合发展、联合运行;灵活调节电源方面,十四五时期将在青海、新疆等地区推动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配套发展。
2022年3月29日 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 积极发展能源新产业新模式,积极探索作为支撑、调节性电源的光热发电示范。加快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方面,将扎实推进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中,建设光热发电项目。
2022年5月30日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完善调峰调频电源补偿机制,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水电扩机、抽水蓄能和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建设力度,推动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研究储能成本回收机制。鼓励西部等光照条件好的地区使用太阳能热发电作为调峰电源。
2022年6月1日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部门 有序推进长时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太阳能热发电成本明显下降。在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吉林等资源优质区域,发挥太阳能热发电储能调节能力和系统支撑能力,建设长时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推动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基地一体化建设运行,提升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可靠性。推进光热发电工程施工技术与配套装备创新,研发光热电站集成技术。
2022年8月18日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 研发高可靠性、低成本太阳能热发电与热电联产技术,突破高温吸热传热储热关键材料与装备。
2022年10月31日 关于印发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 在光热利用方面,开展塔式、槽式、菲涅尔式等型式光热发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监造、性能、评估等标准,以及二氧化碳超临界机组、特殊介质机组标准研究。研究制定中高温太阳能热利用系列标准。
2023年4月7日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积极开展光热规模化发展研究工作。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光热发电重点省份能源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光热发电项目规划建设,根据研究成果及时调整相关规划或相关基地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光伏、光热规划布局,合理布局或预留光热场址,在本省新能源基地建设中同步推动光热发电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光热发电装机规模稳步增长,在建项目达3.4GW

因此,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光热发电装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588MW,在全球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中占比8.3%。

因此,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光热发电装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588MW,在全球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中占比8.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近年来各地政府也大力建设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设完成9个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总容量550MW,其中含6个塔式项目、2个槽式项目和1个线菲式项目。

截止2022年我国已建成光热发电项目

项目简称 投运时间 储能时长(小时) 反射镜面积(平方米) 熔盐用量(吨) 吸热管用量(支) 导热油用量(吨)
中广核德令哈50MW槽式项目 2018/6/30 9 620000 36000 27500 2000
首航敦煌100MW塔式项目 2018/12/28 11 1400000 30000 / /
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项目 2018/12/30 7 542700 10093 / /
鲁能格尔木50MW塔式项目 2019/9/19 12 610000 16000 / /
中电建共和50MW塔式项目 2019/9/19 6 600320 9300 / /
中能建哈密50MW塔式项目 2019/12/29 13 719902 16000 / /
大成敦煌50MW线菲项目 2019/12/31 15 1270000 24000 22000 /
乌拉特100MW槽式项目 2020/1/8 10 1150000 73130 52800 7500
玉门鑫能50MW二次反射塔式项目 2021/12/30 9 / / / /
合计 / 92 6312602 214523 102300 950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据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资料可知,目前在各地政府公布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新能源市场化并网以及直流外送等项目名单中(不含企业正在运作或计划建设的项目)配置太阳能热发电项目32个,多采用塔式技术,总装机容量约3.4GW。其中,约有1.3GW将于2023年底前建成投产,另有约2.0GW将于2024年底前建成投产。

截止2022年我国在建光热发电项目统计情况

项目简称

投运时间

储能时长(小时)

反射镜面积(平方米)

熔盐用量(吨)

吸热管用量(支)

导热油用量(吨)

中广核德令哈50MW槽式项目

2018/6/30

9

620000

36000

27500

2000

首航敦煌100MW塔式项目

2018/12/28

11

1400000

30000

/

/

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项目

2018/12/30

7

542700

10093

/

/

鲁能格尔木50MW塔式项目

2019/9/19

12

610000

16000

/

/

中电建共和50MW塔式项目

2019/9/19

6

600320

9300

/

/

中能建哈密50MW塔式项目

2019/12/29

13

719902

16000

/

/

大成敦煌50MW线菲项目

2019/12/31

15

1270000

24000

22000

/

乌拉特100MW槽式项目

2020/1/8

10

1150000

73130

52800

7500

玉门鑫能50MW二次反射塔式项目

2021/12/30

9

/

/

/

/

合计

/

92

6312602

214523

102300

950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