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小排量、两轮骑跨摩托车在国内受到欢迎 行业本土品牌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1、摩托车分类及其发动机核心指标、优劣势

摩托车种类较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按照动力形式分为燃油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电动根据功率和时速分为轻便摩托车和摩托车,燃油摩托车根据排量大小分为小排量和中大排量摩托车,一般250ml排量以下的为小排量,根据车型分为踏板车、弯梁车、跨骑车、三轮摩托车,按照外形分为普通车、跑车和太子车。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摩托车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摩托车行业已较为成熟,不同种类的摩托车基本覆盖了所有群体,小排量的普通车主要用于中短距离通勤,单价几千到上万不等,是目前的主流市场产品,大排量的高端车型主要用于休闲娱乐目的,价格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摩托车分类

/

分类标准

种类

类别

摩托车

按照动力分类

燃油摩托车

小排量摩托车

大中排量摩托车

电动摩托车

轻便摩托车

摩托车

按照车型分类

踏板车

弯梁车

跨骑车

三轮摩托车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摩托车发动机核心指标及优劣势梳理

发动机核心指

定义

优势

劣势

排量

发动机的气缸容积

发动机排量越大,摩托车加速及极速性能越强

 

冲程

两冲程

四冲程

活塞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

结构简单,成本低动力强劲

污染大,油耗高,容易磨损

环保,运转平稳,更耐用

结构较为复杂,成本相对偏高

气缸数

单缸

双缸

三缸

四缸

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

成本低,低扭足,油耗低

运动件的惯性力得不到抵消,所以振动大

更高转速来输出更高功率,震动较小

油耗较大

尺寸小,油耗低

震感明显,损耗快

动力输出线性,低担有力,声浪悦耳

油耗高

气缸布置型式

直列

v型

水平

对置

发动机气缸组合方式

制造成本较低,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

不能通过提升转速的方式来提升功率,所以总功率较低,刚性较低

尺寸小,重量轻,气缸体刚性高,适应高转速运转,可以通过提高转速极限来提升功率

成本较高,机械效率不如直列发动机

对称稳定结构,所以它的共振小、噪音小、平衡性好、运行平顺性好

制造成本和工艺难度相当高,养护成本也比较高

发动机搭载型式

卧式

立式

 -

发动机的运行阻力减小,震动也可以得到改善;进气和排气的效率提升

结构不够紧凑,迎风面积有限,撞风效果差导致冷却效率较低

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较高,散热片迎风面积大,撞风效果好冷却效率高

运行阻力和震动比较大,排气门打开后向上排气排气效率下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燃油摩托车仍为我国摩托车行业主流

燃油车目前仍是主流,跨骑车和踏板车占比较大。按照动力形式划分,2022年燃油摩托车总销量占摩托车总销量的80%,电动摩托车总销量占比20%。

燃油车目前仍是主流,跨骑车和踏板车占比较大。按照动力形式划分,2022年燃油摩托车总销量占摩托车总销量的80%,电动摩托车总销量占比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两轮摩托车总销量占比超八成,其中跨骑车最受欢迎

按照车型划分,2022年两轮摩托车总销量占比88%,其中跨骑车和踏板车是主流车型,销量占比分别为45%、32%,弯梁车占比11%,三轮摩托车总销量仅234万辆,占摩托车总销量的12%。

按照车型划分,2022年两轮摩托车总销量占比88%,其中跨骑车和踏板车是主流车型,销量占比分别为45%、32%,弯梁车占比11%,三轮摩托车总销量仅234万辆,占摩托车总销量的1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国内摩托车仍以小排量为主,占比约为71%

摩托车目前仍以小排量为主,2022年我国摩托车总销量中占比最大的是50-150ml排量的摩托车,占比达到71%,其次是150-250ml的占比8%,250ml以上的占比仅2%。250ml以上大排量摩托车头部企业包括钱江、春风、隆鑫、宗申赛科龙、本田、豪爵等。

摩托车目前仍以小排量为主,2022年我国摩托车总销量中占比最大的是50-150ml排量的摩托车,占比达到71%,其次是150-250ml的占比8%,250ml以上的占比仅2%。250ml以上大排量摩托车头部企业包括钱江、春风、隆鑫、宗申赛科龙、本田、豪爵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5、行业本土TOP10市占率近65%,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据2022年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口径,中国本土TOP10的市占率接近65%,集中度较日本而言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2022年中国本土摩企中大排销量排行榜(辆)

企业 总销量 出口 内销 内销市占率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140686 36184 104502 19.0%
杭州土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62497 77 62420 11.30%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47299 3482 43817 8.00%
西藏新珠峰摩托车有限公司 35000 0 35000 0.064
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 31125 5182 25943 0.047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56813 31852 24961 0.045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49372 27622 21750 0.039
新大洲本田摩托(苏州)有限公司 20034 0 20034 0.036
广州大运摩托车有限公司 16979 4446 12533 0.023
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 20129 11962 8167 0.0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ppen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汽车产业稳中向好 我国汽车外饰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智能外饰体现出更高单车价值

汽车产业稳中向好 我国汽车外饰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智能外饰体现出更高单车价值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发展前景良好。这主要是因为汽车外饰部件需求主要来源于整车配套(占比80%以上)和汽车后市场的维修更换,与汽车的产销量、保有量直接相关。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稳中向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为汽车内饰部件行业带来发展机会。未来随着人均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升级的需求,汽车的年更新需求将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受益于汽车轻量化驱动 一体化技术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受益于汽车轻量化驱动 一体化技术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通过减重提升能效的需求日益增长下,铝合金材料持续向电车部件渗透,使得车用铝合金使用量快速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车用铝合金分为铝压铸、铝挤压、轧制材、铝锻件,其中压铸工艺可更好地满足汽车制造对于轻量化和高性能的需求,为目前车用铝合金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分析: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多家科技公司已入局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分析: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多家科技公司已入局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以及监管进一步完善,无人配送车有望在机动车道路以更高时速运行,例如,黄山市极兔快递试运营的无人车最高时速达40km/h,合肥顺丰投运的无人车最高时速达50km/h,青岛市对低速无人功能车要求限速达45km/h。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发展向好 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市场技术、材料及工艺革新势在必行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发展向好 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市场技术、材料及工艺革新势在必行

近年随着消费的升级,汽车内饰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此外,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也进一步带动汽车内饰及其部件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7-2023年我国汽车内饰部件市场规模从350亿元增长至364亿元。预计到2028年,我国汽车内饰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412亿元。

2025年04月21日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早在2007年,美国就对我国轮胎行业发起双反调查,也是美国对外发起贸易调查最频繁最多的产品之一;在2014年开始对中国的乘用车轮胎进行双反调查,2016开始对中国的卡客车胎进行双反调查。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同时,我国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2.2%上升至2024年1-11月的28.90%,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行业对“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在汽车中的渗透率不断上升,显著地推动了涡轮增压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叠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领域节能减排力度提高,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由博格华纳、盖瑞特、三菱重工和石川岛播磨四大外资企业垄断,202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等;中游为汽车减震器的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等。

2025年04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