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甜味剂行业:减糖拉动需求增长 无糖饮料或成市场扩容加速器

1、概述:甜味剂是指能够赋予食物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甜味剂是一种给食品饮料赋予甜味的食品添加剂。从来源分,甜味剂可分为人工甜味剂及天然甜味剂;从甜度分,可分为高倍甜味剂和低倍甜味剂。通常人工甜味剂甜度远高于天然甜味剂。

甜味剂分类

分类

产品

高倍甜味剂

天然高倍甜味剂

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甘草甜素、新橙皮苷等

化学合成高倍甜味剂

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

低倍甜味剂

糖类低倍甜味剂

果糖、果葡糖浆、高果糖浆、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等

糖醇低倍甜味剂

山梨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乳糖醇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食糖消费过量,国外减糖、糖税驱动甜味剂需求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甜味剂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传统蔗糖、白砂糖热量较高,过量摄入易导致肥胖、糖尿病,出于健康考虑,低热量的甜味剂作为糖的替代品添加到食品中以赋予甜味。定义每吨蔗糖的甜度为1,则三氯蔗糖的甜度为600,即蔗糖的600倍;纽甜甜度更高,可达10000;其余常见人工甜味剂甜度也在40-300不等。

<strong>常见人工甜味剂的甜度</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模式也逐渐向高脂肪、高热量、高糖膳食摄入的方向发展,这不仅容易导致肥胖和动脉硬化,还容易诱发糖尿病,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根据IDF数据,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达5.37亿人,预计至2030年将达到6.43亿人;中国糖尿病患者由2000年的0.23亿人增长至2021年的1.74亿人,增长5.1倍,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因此,近年来减糖逐渐受到全球关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将降糖提升到国家强制管控层面,多国出台政策征收“糖税”加速减糖食品产业发展,进而利好甜味剂行业发展,驱动市场需求增长。例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于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元,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提倡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英国、墨西哥等国征收“糖税。

中国减控糖相关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 时间 主要内容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 2017年4月 深入开展“三减三健”、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和心理健康等4个专项行动。通过开展培训、竞赛、评选等活动,引导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积极采取控制食盐、油脂和添加糖使用量的措施,减少含糖饮料供应。配合学校及托幼机构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完善充实健康饮食、口腔卫生保健、健康体重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开展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鼓励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 2019年2月 开展“减糖”专项行动。结合健康校园建设,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向居民传授健康食品选择和健康烹任技巧,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称,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2019年7月 尽快研究制定我国儿童添加蔗糖摄入的限量指导,倡导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饮料替代饮用;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科学减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国家及地区糖类管控政策

地区

国家

年份

措施

非洲/中东

南非

2018年4月

对含糖量4克/100毫升以上的饮料征税。

沙特阿拉伯

2017年6月

对能量饮料和含糖饮料分别征收100%、50%消费税。

卡塔尔

2019年1月

对能量饮料和含气软饮料分别征收100%、50%消费税。

阿联酋

2017年10月

对能量饮料和含糖饮料分别征收100%、50%消费税。

亚太地区

印度

2017年7月

对果汁果肉饮料征税12%。对含糖碳酸饮料征税40%。

菲律宾

2018年1月

对含糖和人工合成甜味剂的饮料和使用氢氟烃的饮料征税(乳类饮料、含糖速溶咖啡、含可可糖或甜菊糖的甜饮、100%果汁除外)。

泰国

2017年9月

对含糖量大于6g/100ml的所有饮料征收三级从价税和消费税;2023年开始,对含糖量大于10g/100ml的饮料税率提升。

马来西亚

2019年7月

对含糖量大于5g/100ml的碳酸饮料、调味饮料和其他非酒精饮料或含糖量大于12g/100ml的果蔬汁征税。

欧洲

英国

2018年4月

对糖含量在5克/毫升以上的饮料征税。

法国

2012年1月

含糖量在11克/100毫升以上的饮料征税。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

2017年5月

含糖量大于5g/100ml征收0.12欧/L。

葡萄牙

2017年2月

含糖量小于80g/L征收0.08欧/L;含糖量大于80g/L征收0.16欧/L。

挪威

1981年

对含糖饮料和浓缩糖浆征税。

芬兰

1940年发布,2011年更新

对含糖饮料和无糖软饮或矿泉水征税。

美洲

墨西哥

2014年1月

对碳酸饮料征税。

秘鲁

2018年5月

发布对含糖饮料按照含糖量征收从价税(纯净水、100%果汁、纯牛奶、可饮酸奶除外)。

智利

2014年

对含糖饮料征税同时对无糖饮料减税。

美国-旧金山

2018年1月

含糖量大于25千卡/12盎司的饮料征税,适用于糖浆和粉类浓缩。

美国-西雅图

2018年1月

含糖饮料征收分配税,无糖苏打、奶制品和100%果汁除外。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是甜味剂生产大国,产量持续提高

我国是甜味剂生产大国,伴随着下游产业对甜味剂需求量持续增加,带动产量不断提高。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甜味剂产量达到25.3万吨,同比增速为9.5%,2016-2021年CAGR为8.0%。

我国是甜味剂生产大国,伴随着下游产业对甜味剂需求量持续增加,带动产量不断提高。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甜味剂产量达到25.3万吨,同比增速为9.5%,2016-2021年CAGR为8.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甜味剂应用广泛,下游需求稳定增长,无糖饮料成为行业扩张的强力驱动

在消费市场,甜味剂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饮料、餐桌调味品、个人护理用品、烘焙食品和药品等。从应用结构来看,50%的甜味剂应用于饮料;餐桌和烘焙食品占26%,合计约四分之三的甜味剂用于食品饮料领域中,其他如个人护理产品和药品中使用量约两成。

在消费市场,甜味剂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饮料、餐桌调味品、个人护理用品、烘焙食品和药品等。从应用结构来看,50%的甜味剂应用于饮料;餐桌和烘焙食品占26%,合计约四分之三的甜味剂用于食品饮料领域中,其他如个人护理产品和药品中使用量约两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饮料领域

饮料是甜味剂的主要应用领域,主要添加在汽水和乳酸饮料中。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无糖饮料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而厂家为消费者满足需求,开发出无糖饮料,以甜味剂替代传统饮料常用的白砂糖和果葡糖浆,如无糖可乐添加的甜味剂主要是阿斯巴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

多款饮料中使用的甜味剂

产品

糖类

甜味剂

汽水饮料

可口可乐

果葡糖浆、白砂糖

可口可乐零度可乐

-

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

可口可乐健怡可乐

-

安赛蜜、三氯蔗糖

可口可乐雪碧

果葡糖浆、白砂糖

可口可乐零卡雪碧

-

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

可口可乐芬达

果葡糖浆

甜菊糖苷

百事可乐可乐

果葡糖浆、白砂糖

百事可乐无糖可乐

-

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

百事可乐七喜

果葡糖浆、白砂糖

安赛蜜、三氯蔗糖

百事可乐美年达

果葡糖浆、白砂糖

安赛蜜、三氯蔗糖

果汁饮料

美汁源

果葡糖浆、白砂糖

汇源

-

-

鲜橙多

白砂糖、果葡糖浆

茶类饮料

康师傅绿茶/冰红茶

白砂糖

加多宝凉茶

-

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甜菊糖苷

Gaga鲜语水果茶

-

安赛蜜、三氯蔗糖

艾薯夫妇水果茶

-

安赛蜜、三氯蔗糖

乳品及其他饮料

蒙牛真果粒

果葡糖浆、白砂糖

阿斯巴甜、安赛蜜

娃哈哈AD钙奶

白砂糖

三氯蔗糖

露露杏仁露

白砂糖

养元六个核桃

白砂糖

三氯蔗糖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主要无糖饮料品牌及添加剂

品牌 产品名称 甜味剂
元气森林 白桃味苏打气泡水 赤藓糖醇、三氯蔗糖
雀巢优活 冰极青柠风味气泡水 赤藓糖醇、三氯蔗糖
百事可乐 无糖可乐型汽水 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
可口可乐 零度汽水 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
健力宝 微泡水莫吉托风味饮料 赤藓糖醇、三氯蔗糖
加多宝 加多宝凉茶(零热量) 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甜菊糖苷
依能 锌强化苏打水饮料 甜蜜素、安赛蜜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根据消费者对碳酸饮料含糖的看法相关调研结果可知,我国消费者对碳酸饮料含糖的看法主要为偏好低糖、偏好无糖,占比分别为55.7%、23%。因此,随着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将有力带动甜味剂需求增加,并且有望成为行业市场扩容加速器。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达117.8亿元,同比增长19.4%,预计2022年规模将达到158.6亿元。

同时,根据消费者对碳酸饮料含糖的看法相关调研结果可知,我国消费者对碳酸饮料含糖的看法主要为偏好低糖、偏好无糖,占比分别为55.7%、23%。因此,随着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将有力带动甜味剂需求增加,并且有望成为行业市场扩容加速器。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达117.8亿元,同比增长19.4%,预计2022年规模将达到158.6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餐桌调味品

餐桌调味品以甜味剂为主要成分的调味糖及添加甜味剂的酱油、醋、酱料等各种调味品。目前,国内调味品企业采用的甜味剂主要是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随着餐桌调味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及消费者对零蔗糖调味品需求持续提高,甜味剂在该领域消费量有望持续增长。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我国调味品产量由2016年926.2万吨增至2019年1428.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5%,预计2021年产量可达1785.4万吨。

餐桌调味品以甜味剂为主要成分的调味糖及添加甜味剂的酱油、醋、酱料等各种调味品。目前,国内调味品企业采用的甜味剂主要是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随着餐桌调味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及消费者对零蔗糖调味品需求持续提高,甜味剂在该领域消费量有望持续增长。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我国调味品产量由2016年926.2万吨增至2019年1428.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5%,预计2021年产量可达1785.4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调味品中常用甜味剂

品牌 产品名称 甜味剂
太古 罗汉果代糖 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
舒可曼 零卡糖 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
李锦记 锦珍生抽 三氯蔗糖
海天 黄豆酱 三氯蔗糖
海天 金标生抽 三氯蔗糖
乌江 鲜脆榨菜丝 甜蜜素、安赛蜜
家乐 陈皮糖醋酱 阿斯巴甜
王致和 清香米醋 三氯蔗糖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石英砂产量持续上升 高纯石英砂市场供不应求且价格大涨

我国石英砂产量持续上升 高纯石英砂市场供不应求且价格大涨

近几年由于高纯石英砂国内供给不足,再加上下游光伏、半导体等领域需求旺盛,使得其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行。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国产高纯石英砂价格由2022年年中的5万元/吨涨至2023年3月的14万元/吨。而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2023年初至2023年9月,高纯石英砂(内层砂)的价格由不到10万元/吨

2024年11月22日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达到12.35万吨,同比增长6.93%。同时,PVDF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PVDF产能CR4达到60.62%,浙江孚诺林、东岳集团、内蒙三爱富、阿科玛氟化工产能分别达到2.8万吨、2.5万吨、2万吨、1.45万吨。

2024年11月21日
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拉动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发展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拉动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发展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我国碳酸乙烯酯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应用终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碳酸乙烯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产能产量也大幅上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碳酸乙烯酯消费国和生产国。此外,我国碳酸乙烯酯产能分布较为集中,2022年CR6接近80%,其中浙江石化以26.06%的占比位居国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现状:市场不断扩容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行

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现状:市场不断扩容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行

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不断发展,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从25亿元增长到72.4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

2024年11月16日
我国聚丙烯行业正处于扩能期 产量、表观消费量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下滑

我国聚丙烯行业正处于扩能期 产量、表观消费量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下滑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要,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积极扩产,使得行业处在持续的扩能当中,产能不断扩张,由2018年的231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97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4%。

2024年11月15日
我国丁腈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上升 兰州石化产能居市场首位

我国丁腈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上升 兰州石化产能居市场首位

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6家丁腈橡胶生产企业,产能格局集中。其中,兰州石化的丁腈橡胶产能居国内市场首位,达到10万吨,占比30.49%;其次为宁波顺泽和镇江南帝,分别达到6.5万吨和6万吨,占比分别为19.82%和18.29%。

2024年11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