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机器人分类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
二、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末,工业机器人最早开始投入使用。20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发展迎来黎明期,机器人的简单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进入了实用化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PUMA系列机器人,标志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完全成熟。20世纪80年代,机器人进入了普及期。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使工业机器人在发达国家走向普及,并向高速、高精度、轻量化、成套系列化和智能化发展,以满足多品种、少批量的需要。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第二代具有一定感觉功能的机器人已经实用化并开始推广,具有视觉、触觉、高灵巧手指、能行走的第三代智能机器人相继出现并开始走向应用。
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
时间 | 发展情况 |
20世纪50年代末 | 工业机器人最早开始投入使用。约瑟夫·恩格尔贝格(Joseph F.Englberger)利用伺服系统的相关灵感,与乔治·德沃尔(GeorgeDevol)共同开发了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Unimate),率先于1961年在通用汽车的生产车间里开始使用。 |
20世纪60年代 | 工业机器人发展迎来黎明期,机器人的简单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20世纪60年代中期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美国兴起研究第二代带传感器的、“有感觉”的机器人,并向人工智能进发。 |
20世纪70年代 | 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进入了实用化时代。像日立公司推出的具有触觉、压力传感器,7轴交流电动机驱动的机器人;美国Milacron公司推出的世界第一台小型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由电液伺服驱动,可跟踪移动物体,用于装配和多功能作业;适用于装配作业的机器人还有像日本山梨大学发明的SCARA平面关节型机器人等。 |
20世纪70年代末 | 由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的PUMA系列机器人,为多关节、多CPU二级计算机控制,全电动,有专用VAL语言和视觉、力觉传感器,这标志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完全成熟。PUMA至今仍然工作在工厂第一线。 |
20世纪80年代 | 机器人进入了普及期,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使工业机器人在发达国家走向普及,并向高速、高精度、轻量化、成套系列化和智能化发展,以满足多品种、少批量的需要。 |
20世纪90年代 | 随着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第二代具有一定感觉功能的机器人已经实用化并开始推广,具有视觉、触觉、高灵巧手指、能行走的第三代智能机器人相继出现并开始走向应用。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但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尚属新生物种。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我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于1982年。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国内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拉开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化的序幕。而十年下来,国内工业机器人没有出现厚积薄发的一幕,仍然局限在产业化摸索和科研阶段,主要原因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制造业基础还非常薄弱,且当时国内高端人才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工业机器人的科研需求。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速轨道,制造业迎来黄金时期,工业机器人也因此得到国家广泛关注。
三、工业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将机器人列入长期发展规划。2017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研制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实现大规模应用并进入国际市场。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加龙头企业。2021年4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百科智能立/卧式五轴加工中心、车铁复合加工中心高精度数控磨床等工作母机;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半导体(洁净)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 | 主要内容 |
2023.01 |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 面向社会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需求,遴选有一定基础、应用覆盖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聚焦典型应用场景和用户使用需求,开展从机器人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到模式推广的系统推进工作。支持一些新兴领域探索开展机器人应用。 |
2022.01 | 《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 服务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发展。开展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整体测量性能。 |
2022.01 | 《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 提升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文办设备等再制造水平,推动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 |
2021.12 |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开展工业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研制面向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精度、高可案性的焊接机器人,面向半导体行业的自动搬运、智能移动与存储等真空机器人,具备防爆功能的民爆物品生产机器人,AGV、 无人叉车,分拣、包装等物流机器人,面向3C、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大负载、轻型、柔性、双臂、移动等协作机器人,可在转运、打磨、装配等工作区域内任意位置移动、实现空间任意位置和姿态可达、具有灵活抓取和操作能力的移动操作机器人。 |
2021.04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 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百科智能立/卧式五轴加工中心、车铁复合加工中心高精度数控磨床等工作母机: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半导体(洁净)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 |
2021.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加强矿山深部开采与重大灾害防治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推进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 |
2019.10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重点鼓励发展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弧焊机器人、重载AGV、专用检测与装配机器人集成系统等产品,以满足我国量大面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
2019.10 | 《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 | 重点突破系统开发平台和伺服机构设计,多功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设计等。 |
2017.11 |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 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大型动力装备等关键领域,实现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的集成创新。 |
2017.09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 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鼓励民营企业进入“互联网+”、大数据和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显著的行业领域: |
2017.07 |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鼓励民营企业进入“互联网+”、大数据和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显著的行业领域: |
2017.04 | 《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的报告》 | 培育创建新材料、机器人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化布局的顶层设计。 |
2006.02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 首次将机器人列入长期发展规划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
1.产销量
在政策利好下,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加速发展。从产销量看,2016-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7.24万台增长至44.31万台,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由8.5万台增长至30.3万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安装量
从安装量看,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26.82万台,为全球第一,占比51.8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
在良好市场环境下工业机器人本土企业相继涌现,同时,由于我国制造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吸引着海外工业机器人巨头进入国内市场,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但由于起步较晚,本土企业技术水平和规模有限,只能从中低端市场谋求突破,高端市场主要被海外企业占据。
国内工业机器人落后国外20年的差距,是本土企业的压力,也是追赶动力。在模仿和组装的过程中,国产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不断向国外一流水平靠拢,在关键零部件方面也打破了海外垄断。叠加价格和售后优势,埃斯顿、汇川技术、绿的谐波等本土企业正逐渐崛起。根据数据,2017-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由24.2%提升至32.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区域分布方面,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经济圈,2022年H1占比36.62%,远超其他地区。环渤海经济圈企业数量排名第二位,占比19.69%。此外,珠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企业占比为10.07%、3.8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