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传感技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分别完成对被测量对象的信息提取、信息传输及信息处理。智能感知技术是通过各种智能传感装置获取设备和系统数据,在传感技术的基础上搭载不同量级的边缘计算能力与云计算能力,通过基于软硬件的终端侧边缘计算技术与基于云端的大数据融合分析,实现自我诊断、自我识别与自适应决策等功能,其核心技术框架包括先进传感技术、前沿量测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安全连接技术、数据应用技术等。
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智能感知技术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智能感知应用场景丰富,产品多样化程度较高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感知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智能感知技术是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机器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和无人驾驶等新兴信息化产业的重要支撑,在电力、工业、医疗、交通、农业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上述各领域对智能感知技术的需求点不尽相同,各细分应用场景对产品功能要求存在差异,产品多样化程度较高。
智能感知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工业智能感知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及市场空间
工业物联网通常包括感知与控制层、网络通信层、平台服务层和应用服务层,其中,感知与控制层通过智能感知技术从传感器、计量器等器件获取环境、资产或者运营状态信息,在进行适当的处理之后,通过传输网关将数据向外传输,同时通过接收网关接收控制指令信息,传递给控制器件,以达到控制资产、设备及运营的目的。
工业领域常见的智能感知技术
技术名称 |
主要内容 |
自动识别技术 |
应用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主要包括图像识别、条码识别、光学字符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磁卡识别、RFID识别等 |
传感技术 |
应用传感装置,通过感知热、压、温、湿、声、光、电、振动等各种现象的变化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处理的数字信号,为数字化系统提供原始的信息来源 |
室内外定位技术 |
通过卫星定位、无线通讯、基站定位、动作捕捉等多种技术的配合,实现对人和物的位置监控 |
随着先进传感及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物联网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据Statista数据,2022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236亿美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长期来看,随着工业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物流和交通运输业、能源等行业加速普及应用,将持续推动工业智能感知市场的快速增长,我国智能感知技术在工业领域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产业数字化升级推动智能感知市场空间快速成长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多重压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以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有效对冲劳动力成本上升,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盈利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我国重点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将为物联网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智能感知市场空间快速增长。(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