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规模稳定增长 市场由外资厂商占据垄断地位(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汽车电子产品是指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和车载信息服务中,具备感知、计算、反馈、控制、执行、通信、应用等功能,实现信息感知、高速计算、状态监测、行为决策和整车控制的基础电子产品。主要包括基础产品、终端和软件标准等。基础产品标准包括车规级功率器件、车规级集成电路、车规级传感器、高性能计算芯片等;终端标准指车载计算机、导航设备、信息娱乐终端等;软件标准包括车载操作系统、算法软件、应用软件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汽车电子创新性用途的不断开发,汽车电子开始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个领域。汽车电子种类较多,按照应用领域划分可以分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电子、底盘电子、驾驶辅助系统、车身电子)和车载电子电器(安全舒适系统、娱乐通讯系统等)等。

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支撑,近年来在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为8894亿元,同比增长10.01%,相较2017年市场规模增长了3494亿元。估计2022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9783亿元。

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支撑,近年来在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为8894亿元,同比增长10.01%,相较2017年市场规模增长了3494亿元。估计2022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9783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随着自动驾驶系统、信息娱乐与网联系统部件在车型上不断渗透,汽车电子成本占总整车成本比例提升。根据盖世汽车统计,2020年汽车电子在整车制造成本中占比为34.32%,相较1990年占比增加了19个百分点。其中紧凑型车型、中高档车型、混合动力车型及纯电动车型汽车电子成本占比分别为15%、28%、47%、65%。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来我国汽车电子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增长走势。2017-2021年期间,中国汽车电子相关企业注册量由36.63万家增长至154.64万家,期间增长幅度超过118万家。估计2022年我国汽车电子相关企业注册量将达到158.61万家。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来我国汽车电子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增长走势。2017-2021年期间,中国汽车电子相关企业注册量由36.63万家增长至154.64万家,期间增长幅度超过118万家。估计2022年我国汽车电子相关企业注册量将达到158.61万家。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整理

而虽然近年我国汽车电子相关企业不断增多,但由于目前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整体正处于起步阶段,全国绝大部分汽车电子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缺乏技术积累,缺少核心技术,技术标准也相对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国内产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汽车电子市场。虽然随着本土汽车电子产业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国家政策导向引领下,一批具备头部汽车品牌配套能力的本土优质汽车电子企业,逐渐突破国际汽车电子厂商的技术壁垒,进入国内外主要汽车主机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但目前国内的汽车电子市场,外资厂商仍然处于市场垄断地位,这些外资大厂同时也是全球的主力汽车电子生产厂商。博世、德国大陆、电装、德尔福占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份额的比重分别为12%、11%、10%、8%,四家外资企业合计占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份额的41%。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汽车电子市场主要企业有博世、日本电装、德尔福、伟世通、法雷奥、现代摩比斯、采埃孚、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

我国汽车电子市场主要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竞争优势

博世

规模优势:集团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员工人数超过 42万,遍布 50 多个国家。

销售优势:2022年销售额达到884亿欧元,其中在中国销售额达到1323亿人民币。

品牌优势:20187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博世集团位列75位。202212月,位列《2022胡润世界500强》第58位。

日本电装

人才优势:目前集团总员工数达167950人。

品牌优势: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202212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世界500强》,位列390名。

规模优势:电装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中,营业额规模达到世界第二位,其中日本以外的海外所占比为57%。截至2022331日,该公司财政年度的合并收入为55155亿日元。

德尔福

规模优势: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线束系统制造厂商。

品牌优势: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2018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美国德尔福公司排名第42320207月,入选 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

客户优势:公司几乎为国内所有主要整车制造商供货,包括一汽大众通用汽车上海大众东风日产奇瑞等。

市场布局优势:德尔福在41个国家设了176家全资制造厂、42家合资厂、53个客户服务中心和销售代表处,以及32个技术中心。

伟世通

市场优势:公司制造工厂、技术中心、销售中心和合资企业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在中国有大型合资企业,设有10个生产基地、4个技术中心和 1个客户服务中心。

人才优势:公司在全球拥有10000名员工。

法雷奥

研发优势:截止2022年末在公司全球拥有65个研发中心。

生产优势:截止2022年末在公司全球拥有183个生产基地。

品牌优势:2020513日,法雷奥集团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1229位。20207月, 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名第11

人才优势:截止2022年末公司在全球拥有109900名员工。

市场优势:作为全球汽车供应商,法雷奥在29个国家开展业务。

现代摩比斯

规模优势:公司是排名世界第六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品牌优势:公司是2022全球财富五百强企业。

生产优势:现代摩比斯还在全球首次构建了氢燃料汽车核心零部件大量生产体系,在竞争中占据了主导权。

市场优势:现代摩比斯在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沧州等地成立了多家汽车零部件及售后服务公司,同时在上海、烟台两地设有研发机构。

技术优势:2022103日,现代摩比斯表示,成功自主研发出了“车载第五代(5G)通信模块”技术。这是升级无人驾驶和车联网系统所需的技术,此次开发的5G通信模块是将通信芯片和存储器、射频电路、定位系统相结合的组合。

采埃孚

生产优势:集团目前在全球31个国家设有约188个生产驻地。

品牌优势:20187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采埃孚位列268位。2020810日,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名列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302位。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10位。

客户优势:采埃孚集团在中国拥有优良的客户群体,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集团、沈阳宝马、重汽集团、奇瑞公司、金龙公司、东风集团、东南汽车等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轿车、客车、卡车、轮船和工程机械类车辆。

研发优势:集团在全球拥有6个研发中心。

德赛西威

产品线优势:公司产品线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产品群,形成全面完善的业务结构,拥有更全面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具备较高的整体解决方案开发能力。

技术专利优势:截止2021年年末,公司全年研发投入约10亿元,拥有超过1,000项专利。

资质优势:公司已获得新加坡M1自动驾驶牌照,多个事业单元通过了ASPICECL3(汽车行业软件过程改进和能力评估模型三级)国际认证,汽车领域的软件开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客户优势:公司客户群体主要包括欧美系车厂、日系车厂和国内自主品牌车厂等主流车企,并与多家头部新造车势力深入合作。欧美系车厂主要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大众集团、江淮大众、SCANIAMAN、沃尔沃、上汽通用汽车、长安福特、DAF;日系客户主要包括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丰田(印度尼西亚)、雷克萨斯、日本马自达、长安马自达、一汽马自达、东风日产等;国内自主品牌车厂主要包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乘用车、长安汽车、上汽乘用车、一汽红旗、奇瑞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

华阳集团

研发优势:公司始终将研发作为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和提高研发效率,不断提升软硬件实力。2022 年研发投入约 5.1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5.38%,占营业收入的 9.16%

专利优势:目前公司拥有专利 778 ,其中发明专利 303 项。

技术优势:公司汽车电子在软件、硬件、集成、光学、算法、精密机构等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能力,精密压铸在精密模具、精密加工等方面有较强的技术能力。

生产优势: 公司稳步推进数字化工厂的建设,涵盖自动化、信息化和精益化三位一体的智能生产线布局的生产车间已投入使用。

设备优势:公司拥有先进的验证、认证实验室,拥有专业的电磁、光学、机械、化学、环境实验设备,拥有两家 CNAS 认可实验室,目前CNAS 认可试验项目达数十项,并获得多家车企客户认可,可满足客户的大部分产品测试要求。

质量优势:公司在各个业务板块中的制造工程能力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包括产品工艺标准化设计、制程工艺设计、自动化生产线、制程工模夹具、产品自动测试等方面,是确保公司产品质量、成本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协同优势:公司近年来重点围绕汽车智能化、轻量化景气赛道布局,拥有丰富的智能座舱产品线和部分智能驾驶产品线,精密压铸产品中汽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客户及产品协同效应逐步增强,后续将积极探索其他业务板块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随着全球轮胎行业增长,硫化机市场规模稳中有升。轮胎硫化机行业需求呈现全球化特征,其中中国主导地位突出。主流硫化机中,蒸汽加热硫化机数量逐渐减少,导热油加热硫化机应用于中高端领域,电加热硫化机渗透率有望提升。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高度分散,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持续渗透与并购整合,快速提升市占率并强化话语权。

2025年04月03日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近年来,我国轮毂轴承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从细分市场看,我国轮毂轴承市场中后装市场占比较大,随着汽车市场持续增长、高品质轮毂轴承需求增多以及轮毂轴承性能和耐用性提升,前装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轮毂轴承装配技术迭代,受益汽车行业四化趋势,第三代成市场主流。近年来国内厂商快速崛起,产品各方面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汽车是轴承最大的下游市场,车用轴承占比远超其他轴承,在轴承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车用轴承市场与汽车产业发展高度相关,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复苏,汽车产销量回升,刺激主机轴承市场。随着我国新能源持续渗透率,新能源车用电机轴承将持续放量。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我国微卡销量呈现整体下滑态势,2024年同比下降30.64%。虽然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这个细分市场逆势增长,销量快速上升。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提升,销量在微卡市场中的占比由2020年的0.56%上升至2024年的10.67%。目前,我国新能源微卡渗透率仍然偏低,市场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5年03月12日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国,2023年汽车保有量达3.4亿辆,超过美国的2.8 亿辆、欧洲的2.5 亿辆。202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进一步增长至3.53亿辆,增速为3.53%,汽车后市场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在长途、旅游市场复苏以及客车报废更新等利好政策加持下,自2023年起,我国客车产量和销量逐渐上升。同时自2022年起我国客车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目前,轻型客车为我国客车市场中的主流产品,2024年销量占比超过75%。此外,我国客车行业集中度较高,近3年CR6均在70%以上。其中,长安汽车的客车市场份额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近年来,随着产品性能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政策推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总销量和国内销量不断攀升;同时其渗透率和出口销量也在持续增长。不过,与新能源乘用车超过40%的渗透率相比,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总体偏低,未来仍是一片蓝海。从竞争来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其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2022年3M宣布在2025年底停止所有PFAS产品的生产,包括含氟聚合物、氟化液以及基于PFAS添加的相关产品。在此背景下,全球冷却液行业竞争格局或将重塑,但也为国内生产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同时,随着算力规模高速提升,我国冷却液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