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纱简介
电子纱是直径9微米以下的玻璃纤维,由叶蜡石(或高岭土)、方解石、硼钙石、硅砂等八种原料混合,输送至温度高达1600℃窑炉之中加热成玻璃液,再经铂金漏板高速拉成玻璃纤维单丝,最后合捻成玻璃纱。由于电子纱具备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耐燃性以及电气及力学性能,因而被广泛用于电绝缘产品中。
二、电子纱需求量
电子纱、电子布隶属于“电子纱—电子布—覆铜板—印刷电路板”产业链。电子纱织造成电子布,电子布是生产覆铜板及印刷电路板的基础材料。因此电子纱市场需求与下游覆铜板的需求直接相关。在覆铜板行业的增长带动下,电子布的总体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数据,2017-2021年我国覆铜板产量由5.31亿平方米增长至7.33亿平方米,我国电子纱表观需求量由42.5万吨增长至82.19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电子纱产量
随着需求量增长,我国电子纱产量不断增加。2017-2021年我国电子纱产量由46.9万吨增长至84.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电子纱进出口情况
从进出口贸易看,我国是电子纱生产大国,电子纱出口量大于进口量。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电子纱进口量为3.73万吨,出口量为6.05万吨;2022年我国电子纱进口量为2.23万吨,出口量为5.83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年我国电子纱前三大出口目的地为韩国、捷克、美国,电子纱出口量分别为5940.4吨、5801.1吨、5367.2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电子纱行业竞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子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电子纱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壁垒较高,使得电子纱行业竞争者较少;叠加下游覆铜板企业的高集中度以及产品认证周期长两大因素,电子纱行业市场集中。
电子纱行业集中度高原因分析
原因 |
分析 |
下游覆铜板行业集中度高,龙头企业深度绑定大客户 |
覆铜板企业的高集中度及龙头企业的强势话语权决定主流电子纱企业销量,龙头电子纱企业通过绑定大客户获得较高市场份额,因而电子纱行业集中度较高。虽然覆铜板下游的PCBCR10仅为26%,属于完全竞争行业,但产业正向国内转移,集中度也有提升的趋势。 |
产品认证周期长,客户换供应商的成本高,粘性强 |
电子纱验证样品一般要一年半,客户换供应商的成本高。核心龙头企业依靠客户和市场壁垒,能够持续挖掘市场需求动向,实施适度超前产品储备战略,不断研发出更薄、更高端的电子纱和电子布等高附加值产品,在下游企业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中,持续满足其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电子纱产品的客户黏性较强。 |
技术和资金壁垒高 |
技术壁垒主要包含原料配方、浸润剂技术、加工工艺等三方面: 从原料配方角度,原料配方影响产品品质和成本高低。电子纱下游直接应用是电子布。电子布的性能与电子纱成分相关。电子纱原料选用与浸润剂配方设计直接影响拉丝成品率、满筒率,而拉丝成品率、满筒率又影响加工成本高低。从浸润剂技术角度,浸润剂、后处理剂和偶联剂配方为核心技术,定制化生产提供产品差别化。从加工工艺角度,电子纱tex的控制精度决定电子布的厚度均匀性,电子纱tex越小,对设备、技术和管理要求越高。 |
电子纱由于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导致供给是完全独立的,不能进行转产,因而电子纱产能一般不具备调节空间。不管是由于供给还是需求的原因,当供需出现明显错配时,价格会发生较大波动,这也是历史上电子纱价格变化剧烈的原因。因而,未来电子纱行业仍需比拼资金实力,企业回款压力大时仍然会出现价格战。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能看,目前我国电子纱产能为85万吨左右,排名前六位依次为中国巨石、建滔化工、昆山必成、泰山玻纤、光远新材、台嘉,总占比达85.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