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特种陶瓷行业分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下游整体发展空间广阔

一、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特种陶瓷是指具有特殊力学、物理或化学性能的陶瓷,应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所用的原料和所需的生产工艺技术已与普通陶瓷有较大的不同和发展,有的国家称之为“精密陶瓷”,最近我国材料专家一致认为其称作“先进陶瓷”较好。特种陶瓷可根据其性能特点及用途的不同,可细分为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和工具陶瓷。

特种陶瓷又称精细陶瓷,按其应用功能分类,大体可分为高强度、耐高温和复合结构陶瓷及电工电子功能陶瓷两大类。在陶瓷坯料中加入特别配方的无机材料,经过1360度左右高温烧结成型,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防静电性能,成为一种新型特种陶瓷,通常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如:电、磁、光、热、声、化学、生物等功能;以及耦合功能,如压电、热电、电光、声光、磁光等功能。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特种陶瓷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在产业链方面,特种陶瓷行业上游主要为陶瓷粉料类、硅料、金属类和塑胶类等原料制造行业,下游广泛应用于光伏、半导体、流体控制和航天军工等领域。

特种陶瓷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特种陶瓷行业</strong><strong>产业链图解</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特种陶瓷行业市场分析

1、全球特种陶瓷行业发展情况

全球特种陶瓷发展历史悠久,研发与工业化生产已经有超过100年的时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种陶瓷在全球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特种陶瓷行业市场规模4060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17%,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4441亿元。同时,2022年全球特种结构陶瓷市场规模1109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6.07%,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1148亿元。

全球特种陶瓷发展历史悠久,研发与工业化生产已经有超过100年的时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种陶瓷在全球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特种陶瓷行业市场规模4060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17%,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4441亿元。同时,2022年全球特种结构陶瓷市场规模1109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6.07%,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1148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国特种陶瓷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新材料发展,特种陶瓷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部分技术理论研究已接近国际主流水平。根据数据,2022年,中国特种陶瓷行业市场规模为922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7.48%,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05亿元;2022年中国特种结构陶瓷市场规模209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1亿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新材料发展,特种陶瓷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部分技术理论研究已接近国际主流水平。根据数据,2022年,中国特种陶瓷行业市场规模为922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7.48%,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05亿元;2022年中国特种结构陶瓷市场规模209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概况

1、光伏产业整体发展空间广阔

在政策和技术双重驱动下,光伏发电行业成长迅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度电成本累计下降超90%,光伏发电逐渐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并且凭借着低碳、低成本、广泛性等诸多优势,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力军,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39261万千瓦,同比增长28.1%,新增装机8741万千瓦,同比增长60.3%。

在政策和技术双重驱动下,光伏发电行业成长迅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度电成本累计下降超90%,光伏发电逐渐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并且凭借着低碳、低成本、广泛性等诸多优势,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力军,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39261万千瓦,同比增长28.1%,新增装机8741万千瓦,同比增长60.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航天军工领域

受国家政策支持和地理信息行业规模增长,我国遥感卫星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根据数据,2021年,中国遥感卫星行业市场规模88.3亿元,2012-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8.96%,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受国家政策支持和地理信息行业规模增长,我国遥感卫星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根据数据,2021年,中国遥感卫星行业市场规模88.3亿元,2012-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8.96%,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半导体领域

在新能源及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展,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持续推进的情况下,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前景向好。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从5411亿元增长至104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9%,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11397亿元。

在新能源及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展,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持续推进的情况下,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前景向好。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从5411亿元增长至104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9%,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1139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