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增材制造(AM)行业市场规模突破百亿 航空航天等领域大有可为

1、增材制造(AM)又称“3D打印”

增材制造(AM)又称“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从产业链来看,增材制造(AM)上游行业主要包括原材料、核心硬件以及辅助工具等;中游主要包括设备制造厂商和3D打印服务解决商;下游行业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教育、军事、文化等等,特殊应用主要包括生物、食品、建筑、人像打印等等。

增材制造(AM)产业链图解

<strong>增材制造(AM)</strong><strong>产业链图解</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增材制造主流技术路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增材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增材制造行业处于多技术路线并存的状态。根据我国《增材制造术语》(GB/T35351-2017),增材制造可以根据成形原理分为7种基本工艺。而金属增材制造工艺原理主要为粉末床熔融(PBF)和定向能量沉积(DED)两大类别,采用这两类工艺原理的金属3D打印技术都可以制造达到锻件标准的金属零件。

增材制造(3D打印)工艺技术类别

工艺类型

工艺说明

主要工艺技术名称

粉末床熔融(PBF)

通过热能选择性的熔化/烧结粉末床区城的增材制造工艺

激光选区熔化(SLM)、激光选区烧结(SLS)、电子束选区熔化(EBSM)

定向能量沉积(DED)

利用聚焦热能将材料同步熔化沉积的增材制造工艺

激光近净成形(LENS)亦称激光立体成形(LSF)、电子束熔丝沉积(EBDM)、电弧增材制造(WAAM)

立体光固化

通过光致聚合作用选择性的固化液态光敏聚合物的增材制造工艺

光固化成形(SLA)

粘结剂喷射

选择性喷射沉积液态粘结剂粘结粉末材料的增材制造工艺

三维立体打印(3DP)

材料挤出

将材料通过喷嘴或孔口挤出的增材制造工艺

熔融沉积成形(FDM)

材料喷射

将材料以微滴的形式按需喷射沉积的增材制造工艺

材料喷射成形(PJ)

薄材叠层

将薄层材料逐层粘结以形成实物的增材制造工艺

层压物体制造(LOM)、超声波增材制造(UAM)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7年有望突破千亿元

目前,我国增材制造行业逐渐从研发创新向产业规模化发展方向转变。具体从规模变化趋势来看,2012-2022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从10亿元增至320亿元,CAGR为41.42%,预计2023年产业规模有望超过400亿元,并且按照25%的复合增长率保守估算,2027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目前,我国增材制造行业逐渐从研发创新向产业规模化发展方向转变。具体从规模变化趋势来看,2012-2022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从10亿元增至320亿元,CAGR为41.42%,预计2023年产业规模有望超过400亿元,并且按照25%的复合增长率保守估算,2027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增材制造产业布局实现从零散分布到集聚发展演变

2013年,我国首个3D打印产业园在陕西渭南建成,随后广州3D打印技术产业园、安徽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等20余个产业聚集地、产业园区涌现,初步形成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为核心,京津冀地区和陕西、安徽等中、西部地区为纽带的产业空间发展布局。整体来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布局实现从零散分布到集聚发展演变。

我国增材制造行业产业布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增材制造应用场景广泛,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大有可为

在应用领域,全球增材制造下游应用领域众多,航空航天应用最多,2021年市场份额占比为16.8%,医疗、汽车占比紧随其后,分别为15.6%和14.6%。

在应用领域,全球增材制造下游应用领域众多,航空航天应用最多,2021年市场份额占比为16.8%,医疗、汽车占比紧随其后,分别为15.6%和1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对航空航天领域进行分析,现代航空发动机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其中静态构件对服役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符合现阶段增材制造的发展水平,已有相当数量的静态构件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并应用。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航空航天增材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为25.6亿美元。

具体对航空航天领域进行分析,现代航空发动机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其中静态构件对服役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符合现阶段增材制造的发展水平,已有相当数量的静态构件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并应用。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航空航天增材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为25.6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渗透率低但发展空间大 行业参与者较少 头部厂商主导市场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渗透率低但发展空间大 行业参与者较少 头部厂商主导市场

全钒液流电池成本结构主要包括电堆、电解质以及周边设备三个部分,其主要组成部件包括离子交换膜、电极材料、双极板材料、集流体、活性电解液及电解液缸、催化剂等。其中电解液直接影响能量单元的性能与成本,是钒电池系统中的核心材料之一,占比达43%。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膨润土行业现状及前景:储量丰富且稳增 开发与应用方面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膨润土行业现状及前景:储量丰富且稳增 开发与应用方面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膨润土资源丰富,储量逐年递增,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陕西省等多个省区。然而,我国膨润土绝大部分为钙基膨润土,优质钠基膨润土储量较少,且整体开采利用量较低、产品质量不高,这也使得其产量无法完全满足下游市场需求,仍有部分产品需要进口补充。因此,近年来其进口量始终维持在11万吨以上,出口量则呈现整体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光伏接线盒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国产企业逐渐崛起

我国光伏接线盒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国产企业逐渐崛起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和中国新增装机量分别约390GW和217GW,在乐观情景下,2030年,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587GW,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317GW,分别同比增长50.5%和46.2%,光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024年11月04日
我国晶硅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多晶硅供应充足 下游光伏发电是最主要领域

我国晶硅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多晶硅供应充足 下游光伏发电是最主要领域

而充足的多晶硅供应有助于降低原材料成本,从而降低晶硅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在产多晶硅企业22家,有效产能230万吨,同比增加97.2%,产量约147.2万吨,同比增加71.8%。2024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106万吨,同比增长74.9%。

2024年11月01日
我国分布式能源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并网消纳仍是难题

我国分布式能源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并网消纳仍是难题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253GW,同比增长60.5%,占光伏装机总规模的42%;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96.29GW,同比增长88.4%。预计2024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达到317GW,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11.87GW。

2024年11月01日
非晶变压器占比提升将带动非晶带材行业需求增长 云路股份龙头地位稳固

非晶变压器占比提升将带动非晶带材行业需求增长 云路股份龙头地位稳固

我国非晶带材产业化应用自2010年以来已有十多年时间,近年来产量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非晶带材产量由5万吨左右增长至11.15万吨。

2024年10月30日
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现状分析:出货量持续增长 磷酸铁锂及三元材料占主导

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现状分析:出货量持续增长 磷酸铁锂及三元材料占主导

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由40.4万吨增长至248万吨,预计2024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达319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28.6%。

2024年10月29日
我国熔盐储热行业分析:装机容量稳步增长 大规模建设成必然趋势

我国熔盐储热行业分析:装机容量稳步增长 大规模建设成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熔盐储热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熔融盐储能累计装机容量是657MW,同比增长7.6%,新增装机容量是46MW。同时,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完成2亿千瓦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增加系统调节能力3000万千瓦到4000万千瓦。

2024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