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PI薄膜是制造FCCL的关键基膜材料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子PI薄膜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电子PI薄膜是FPC中非常常见的材料,可以作为绝缘基膜与铜箔贴合构成FCCL的基板部分,也可作为覆盖膜贴覆于FPC表面用于保护线路免受破坏与氧化,同时还可以贴覆于FPC背面区域用于增强厚度和硬度从而方便插拔。根据基膜材料特性和基板制造方法不同,柔性覆铜板(FCCL)又可以划分为传统有接着剂型三层软板基材(3L-FCCL)与新型无接着剂型二层软板基材(2L-FCCL)两大类。
电子PI薄膜在柔性覆铜板(FCCL)领域应用
序号 |
应用 |
1 |
中低端电子PI薄膜主要应用于三层型挠性覆铜板(3L-FCCL),该产品价格较低,产量相对充足,广泛应用于大宗软板产品 |
2 |
TPI等高端PI薄膜主要应用于二层型挠性覆铜板(2L-FCCL),该产品价格较高,产量相对有限,因而主要应用于高阶的软硬结合板、COF等产品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FCCL整体产能过剩,影响电子PI薄膜行业需求量,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同时,电子PI薄膜主要应用于FCCL,所以FCCL整体产能过剩,对电子PI薄膜行业需求量造成极大的影响。2016-2021年,我国FCCL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渐上升,但仍低50%,产能过剩情况依旧存在。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FCCL产能及产量分别达14300万平方米、7030万平方米。同时,我国厂商具备三层型挠性覆铜板(3L-FCCL)用PI薄膜供应能力,并且与国际巨头的产品性能差异正逐步缩小,瑞华泰、时代华鑫、国风新材等国内厂商均在积极推进产能扩张,电子PI薄膜领域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同公司电子PI薄膜产品性能比较
产品 |
性能指标 |
瑞华泰 |
杜邦 |
SKPI |
达迈科技 |
测试方法 |
超薄电子PI薄膜 |
厚度(微米) |
7.5 |
7.5 |
7.5 |
7.5 |
– |
热膨胀系数(ppm/℃) |
9(100-200℃) |
16(50-200℃) |
12(100-200℃) |
20(100-200℃) |
热机械分析仪(TMA) |
|
杨氏模量(GPa) |
4.8 |
5.3 |
3.5 |
6 |
ASTMD882 |
|
热收缩率 |
0.1%(200℃,2h) |
0.01%(200℃,2h) |
0.07%(150℃,30min) |
-0.006%(150℃,30min) |
IPCTM6502.2.4 |
|
黑色电子PI薄膜 |
厚度(微米) |
25 |
25 |
25 |
25 |
– |
透光率(%) |
0.001 |
-- |
0.0 |
0.13 |
ASTMD1003 |
|
杨氏模量(GPa) |
4.8 |
3.0 |
3.14 |
3.6 |
ASTMD882 |
|
绝缘强度(KV/mm) |
127 |
110 |
180 |
160 |
GASTMD149 |
|
热收缩率 |
0.15%(200℃,2h) |
<0.1%(200℃,2h) |
0.03%(150℃,30min) |
-0.025%(150℃,30min) |
IPCTM6502.2.4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电子PI薄膜需求变化来看,受下游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低迷及芯片短缺致汽车明显减产影响,FCCL用电子PI薄膜需求量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和中国FCCL用电子PI薄膜需求量分别为14877.5吨和4869吨。
3、下游应用市场景气度回升,为电子PI薄膜行业提供更多需求,且迎来发展新机遇
随着手机需求回暖、5G技术商用、汽车三化趋势等,助推FPC需求快速增长,下游应用领域景气度回升,我国电子PI薄膜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手机领域,受到全球通胀、消费电子景气度下行等因素影响,2022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为2.8亿部,同比下降16%。长期来看,在消费信心持续回暖及5G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变革的趋势下,我国FPC和电子PI薄膜行业需求逐步回升,并且性能更优异、附加值更高的电子PI薄膜产品发展空间较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汽车领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融合逐渐成为主要发展潮流,FPC替代铜线线束的趋势明确。因此,随着汽车出货量不断增加,FPC需求量扩张,带动电子PI薄膜行业需求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出货量为2690万台,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250万台,汽车产量达2702万辆,同比增长3.48%,销量达到2628万辆,同比增长2.20%。根据相关资料可知,FPC单车用量在40-100片不等,假定单车FPC用量为70片,据此可计算得到2027年中国汽车用FPC需求量为22.75亿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可穿戴领域,随着产品不断迭代升级,传感器数量增加,FPC用量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近1.4亿部,同比增长25.4%。假定单机FPC用量为10片,据此可计算得到2021年可穿戴设备用FPC需求量为14亿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