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式存储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分布式存储是指基于分布式架构,通过软硬件协同,依托高效网络连接多个节点来实现存储功能的IT产品和服务。分布式存储发展前景广阔。从长远趋势看,“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对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分布式架构的普及,以及大数据、AI、物联网新技术的加速落地,都推动分布式存储市场高速增长。从政策导向上看,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我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分布式相关技术的应用与部署,这将推动分布式存储加速渗透。
我国分布式存储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 | 主要内容 |
2023.02 |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 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 |
2023.01 |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和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电动机械工具、电动交通工具及充换电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终端应用,开展能源电子多元化试点示范。建立分布式光伏集群配套储能系统,促进数据中心等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 |
2022.02 | 《关于同意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复函》 | 同意 在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 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发展高密度、高能效、低碳数据中心集群。京津冀枢纽规划设立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张家口市怀来县、张北县、宣化区。围绕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北京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北、东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
2021.12 |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研究完善行业数据安全管理政策。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研究推进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销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使用者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推动数据存储、智能计算等新兴服务能力全球化发展。 |
2021.11 |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 打造高端产品链。梳理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安全等关键环节大数据产品,建立大数据产品图谱。 |
2021.10 |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1-2023年)》 | 明确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为物联网、数字化产业蓬勃兴起和全面发展赋能。 |
2021.05 |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 | 加大服务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分布式计算与存储、数据流通模型等软硬件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分布式存储优势及市场规模
2022年我国分布式存储市场规模超100亿元。2023-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进入重要时期,分布式存储的高扩展性、高效作业、高质量产业生态等优势将越发显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11.4亿元。
分布式存储优势
优势 | 简介 |
高效作业 | 面对可划分为若干个并行运行的子任务的存储任务,分布式存储可将这些子任务分散到不同的存储节点上,使其同时运行作业,从而提高效率。另外,分布式存储系统具有任务负载平衡功能,如果某个存储节点的负载过重,则可把其中一些作业迁移到其他节点去执行,从而减轻该节点的负载,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 |
高可扩展性 | 分布式存储横向连接了多个存储节点,可按存储容量和性能的需要,灵活横向拓展(Scale-out)新节点。新存储节点和原系统连接到同一个网络,同时业务的连续性基本不受影响,可基本实现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总容量和性能无感线性扩展。新存储节点的资源将由分布式存储操作系统管理,进行分配或取消,原有数据可通过复制、镜像、同步等方式,实现在新节点的迁移。 |
高质量产业生态 | 分布式存储有开源和自研两种路线,前者是在开源系统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自研则是厂商根据自身技术积累、主要客户群体需求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开源系统的优势在于便捷可用、成熟度高、成本可控,但在定制化服务上不及自研线路厂商。自研路线技术门槛普遍较高,服务能力强,并且自持技术专利可实现迭代,但有待更多案例实践加速其产品和服务的成熟。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分布式存储细分市场结构
从细分市场结构看,2022年我国分布式存储市场中分布式文件存储市场规模最大,为46.5亿元,占比44.63%,主要由于分布式文件存储对各类应用具有强大兼容性;其次是分布式块存储,市场规模为33.1亿元,占比31.77%。分布式对象存储市场规模为24.6亿元,占比23.6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分布式存储应用场景结构
从应用场景结构看,分布式存储广泛应用于HPC(高性能计算)、智能备份、云原生、融媒体、分布式数据库、金融、保险、政务等领域。其中HPC为2022年分布式存储主要应用场景,市场规模为22.1亿元,占比21.2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分布式存储市场规模区域分布情况
从区域分布看,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速度较快,2022年市场规模分别占比25%、23%、19%、18%。东北和西北地区分布式存储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分别占比8%、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六、分布式存储行业代表企业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景气度不断提高,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入局,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华为、浪潮、新华三、阿里巴巴、中科曙光、戴尔等为我国分布式存储主要生产商,其中华为、浪潮、新华三和中科曙光为行业巨头,占据市场近80.0%的份额。目前华为分布式存储以资源池数据服务、科研创新以及企业智能决策为主要发展方向,在行业中拥有绝对领先优势。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代表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 | 产品名称 |
华为 | OceanStorPacific分布式存储、OceanStor9000V5、IVS3800XS38V5智 能视频存储(单存型)等。 |
中科曙光 | ParaStor300S、XStor1000等。 |
新华三 | H3CSDSONEStor分布式存储软件、H3CUniStorCX系列分布式存储产品、H3CSDSX10000分布式存储一体机产品等。 |
浪潮信息 | 分布式存储AS13000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