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300亿元

新能源汽车销量

锂离子电池最早的应用场景是3C消费电池,之后又拓展到了动力和储能领域。其中消费电池由于发展较早,市场相对成熟,行业规模趋于稳定。近年来锂电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77.7万辆增长至688.7万辆。

锂离子电池最早的应用场景是3C消费电池,之后又拓展到了动力和储能领域。其中消费电池由于发展较早,市场相对成熟,行业规模趋于稳定。近年来锂电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77.7万辆增长至688.7万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及动力电池理论报废量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年限为5-8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动力电池装机规模快速放量,市场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动力电池退役潮,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654GWh,动力电池理论报废量达47万吨。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年限为5-8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动力电池装机规模快速放量,市场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动力电池退役潮,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654GWh,动力电池理论报废量达47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锂电池回收市场空间

废旧动力电池中含镍、钴、锰等重金属,电解液、含氟有机物等有机污染物,以及塑料等包装物,从保护环境和社会安全的角度考虑,锂电池回收是大势所趋。同时,叠加镍钴稀缺金属和锂资源价格上涨,锂电池回收行业将加速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锂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将达325亿元。

废旧动力电池中含镍、钴、锰等重金属,电解液、含氟有机物等有机污染物,以及塑料等包装物,从保护环境和社会安全的角度考虑,锂电池回收是大势所趋。同时,叠加镍钴稀缺金属和锂资源价格上涨,锂电池回收行业将加速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锂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将达32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锂电池回收分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锂电池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两种回收方式。梯次利用是将剩余容量较高、整体满足使用需求的废旧电池适当修复、统一标准后,用在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低速电动车、电动叉车等对能量要求不高的领域。由于梯次利用除环保问题外,还存在性能不够稳定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目前我国锂电回收以拆解回收中的湿法工艺为主流,该技术需要将拆解的废电池预处理后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萃取出部分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再经过离子交换法和电沉积等手段提取有价值金属。

锂电池回收技术分类

类别 简介 适用电池
梯次利用 梯次利用可以简单理解为“再次利用”,将剩余容量较高、整体满足使用需求的废旧电池适当修复、统一标准后,用在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低速电动车、电动叉车等对能量要求不高的领域。 磷酸铁锂电池更适合梯次利用。通常磷酸铁锂的电池容量衰减速度远低于三元锂电池,同时磷酸铁锂不含镍钴锰等贵金属元素,使得整体回收价值偏低。但由于有循环次数多的优点,进行梯次利用是磷酸铁锂更好的利用方式。
拆解回收 拆解回收是目前主要方式,通过工艺技术回收电池中的锂、镍、钴、锰等金属,作为生产原料,不仅可以缓解资源压力,还能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从流程上大致可以分为两步,预处理和回收处理。两个阶段不同的工艺都能影响最终回收的效率。主要方式包括湿法回收、物理回收、火法回收。 三元电池更适合拆解回收。三元锂中含有稀有的贵金属,其拆解回收的价值比磷酸铁锂更高,同时三元锂电池循环次数低,所以更适合拆解回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锂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

现阶段,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行业内企业多同时涉及整车制造、电池、材料和第三方回收等诸多领域。随着大量废旧锂电池流向小作坊,锂电池回收行业整体市场呈现“小、散、乱”的格局。

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锂电池回收行业渐趋规范化的信号不断释放。在此背景下,我国锂电池回收“正规军”队伍有望不断扩大,正规回收比例有望大幅提升。

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16.01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 明确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责任主体,建立可追溯体系
2017.01 《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章见》 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建立完善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推进废旧动力电池梯级利用
2018.02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动力电池的设计、生产及回收责任,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回收服务网点
2018.03 《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正式决定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区域等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巷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
2019.12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 明确废旧电池回收责任主体,加强行业管理与回收监管
2020.10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 鼓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等企业协议合作,高效回收废旧动力置电池用于梯次利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