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为自动驾驶首要驱动力 伴随技术研发火热 行业迎来投融资热潮

、自动驾驶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自动驾驶,又称无人驾驶,是依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没有人为操纵的情况下,完成完整、安全、有效驾驶的一项前沿科技。自动驾驶技术是多元学科的融合,在发展初期,政策是其首要驱动力。

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我国智能制造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2017年12月,《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确立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支持车辆智能计算平台、车载芯片、自动驾驶系统、车辆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自动驾驶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积极进展,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测试验证取得重要突破。

自动驾驶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概述
2015.05 《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 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我国智能制造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
2016.08 《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 国家发改委、交通部 将“互联网+"引入交通运输领域
2016.10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图》 工信部 智能网联汽车分四步战略走,预计到到2025年 达到完全自动驾驶
2017.04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 明确建设汽车强国总目标,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节能汽车产业链进行升级
2017.12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确立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2017.12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工信部 明确支持车辆智能计算平台、车载芯片、自动驾驶系统、车辆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2018.04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 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 明确了智能汽车的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测试车辆条件、测试管理等内容。2018年5月1日开始实施
2018.12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工信部 推动跨行业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和应用模式的转换,完善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其市占率
2019.09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 加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逐渐完善产业链的发展及强化
2020.02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 明确提出了我国的智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及主要任务
2020.12 《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 到2025年,自动驾驶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积极进展,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测试验证取得重要突破;出台一批自动驾驶方面的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建成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先导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落地。
2020年12月 《关于完善综合交通法规体系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 推动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在道路运输领域的发展应用。积极推动《道路运输法》<道路运输条例》的制定进程,规范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活动,明确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活动的概念内涵、地位作用、发展方向、管理原则、体制机制,建立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活动的基本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要求,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推动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在道路运输领域的发展应用,促进道路运输健康发展。
2021年1月 《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 推进自动驾驶、智能航运。高速磁悬浮技术研发与试点示范工作
2021年2月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 加强智能化戴运工具和关键专用装备研发,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化通用航空器应用。
2021年3月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 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到2022年底,制修订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交通信息辅助等领域智能交通急需标准20项以上,初步构建起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修订智能管理和服务,车路协同等领域智能交通关键标准20项以上,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应用、满足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需求的标准体系。
2021年4月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人管理指南(试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规定了L3、L4级自动驾驶企业及产品的准人纲领性要求,行业准入门槛很高,企业及产品准入成本将更高。
2021年7月 《5C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工信部等十部门 5G+车联网试点范围进--步扩大, 加快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重点领域5G应用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探索监管新模式。.
2021年8月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 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促进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加快应用。
2021年8月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 工信部 推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规范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与示范应用。
2021年9月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 打造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协同服务综合监测平台,加快智慧停车管理、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载运工具、环境网联化和协同化发展。
2022年1月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加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广,提高车路协同信息服务能力,探索发展自动驾驶货运服务。
2022年1月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国务院 推动智能计算中心有序发展,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基础设施,面向政务服务、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语言智能等重点新兴领域,提供体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务。
2022年1月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国务院 稳妥发展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等出行服务,鼓励自动驾驶在港口、物流园区等限定区域测试应用,推动发展智能公交、智慧停车、智慧安检等。加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船舶自主航行、船岸协同等领域技术研发。
2022年2月 《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工信部 聚焦车联网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重点领域,着力增加基础通用、共性技术、试验方法、典型应用等产业急需标准的有效供给,覆盖车联网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络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标准,完成50项以上急需标准的研制
2022年4月 《关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 进一步规范汽车软件在线升级(OTA升级),对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及其生产的具备OTA升级功能的汽车整车产品和实施的OTA升级活动,应进行备案,申请主体应是汽车整车生产企业。
2022年4月 《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 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有利于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有利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倡导最佳安全设计实践。
2022年8月 《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交通运输部组织 在保障运输安金的前提下,鼓励在封闭式快速公交系统等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活动。
2022年8月 《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六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
2022.08 《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 科技部 针对自动驾驶从特定道路向常规道路进一步拓展需求, 运用车端与路端传感器融合的高准确环境感知与超视距信息共享,车路云一体化的协同决策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交叉路口、环岛、匝道等复杂行车条件下自动驾驶场景示范应用,推动高速公路无人物流、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公交车、自主代客泊车等场景发展。
2022.11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工信部 两部门将遗选符合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具备量产条件的描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准入试点,明确试点工作中的试点内容和试点主体申报条件及试点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细则及责任划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自动驾驶市场规模

自动驾驶相关政策、规范、标准、行动方案密集出台,发展路线清晰明确,加速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进程。根据数据,2017-2022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由681亿元增长至2894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达330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自动驾驶专利申请数量

自动驾驶政策为技术研发、产业落地提供有力保障。我国自动驾驶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长。2017-2021年我国自动驾驶专利申请数量由1255项增长至2107项。巨大的市场需求正推动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更迭与落地。当前我国正在研发及测试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量产汽车的自动驾驶等级正在从L2向L3过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自动驾驶等级 名称 定义
L0 无自动化 没有任何辅助功能及系统完全依靠驾驶员来进行操作
L1 驾驶支援 车辆对方向盘和加减速中的一项操作提供驾驶,驾驶员负责其余的驾驶动作
L2 部分自动化 车辆对方向盘和加减速中的多项操作提供驾驶,驾驶员负责其余的驾驶动作
L3 有条件自动化 由车辆完成绝大部分驾驶操作,驾驶员.需保持注意力集中以备不时之需
L4 高度自动化 由车辆完成所有驾驶操作,驾驶员无需保持注意,但限定道路和环境条件
L5 完全自动化 由车辆完成所有驾驶操作,驾驶员无需保持注意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自动驾驶投融资情况

自动驾驶在提高交通的运输效率,减轻碳排放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伴随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火热,我国自动驾驶行业迎来投融资热潮。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自动驾驶投融资数量由99起增长至141起,投融资金额由343.98亿元增长至478.75亿元。其中2021年为我国自动驾驶投融资顶峰,数量和金额分别达173起、1343.9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智能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智能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表安装是实现智能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智能电表成智能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智能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智能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随着游戏产业快速发展,以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游戏交易市场快速扩张,形成以游戏账号、装备、货币为核心的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虚拟物品(游戏)交易市场总规模达742.5亿元。从细分种类来看,2023年,游戏装备、货币、消耗品、账号、代练交易市场规模达248.7亿元、253.9亿元、190.1亿元、5.

2025年03月12日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全球运动相机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上升,为国产厂商们开启一座金矿。GoPro老玩家与大疆、影石等新玩家赛马竞速,并形成影石、大疆和GoPro三巨头。在新技术不断更新、市场规模扩容的背景下,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速赛远未到终点。未来,谁能在创新与性价比中找到最优解,谁就将定义运动相机行业的未来。

2025年03月11日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成功再创新高,并首次突破了3000亿大关。与此同时,游戏用户规模也达到了6.74亿人,同比增长0.94%,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点。

2025年03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