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现状分析 产品以生物化学农药为主 2022年使用量已超10万吨

、生物农药简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农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钠,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杀菌农药和杀虫农药的作用。生物农药包括虫生病原性线虫、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植物衍生物和昆虫费洛蒙等。

、生物农药行业相关政策

从2006年提出“绿色环保理念”到2020年“绿色防控”写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农药产业发展各环节,支持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研发登记,推广绿色生产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支持发展高效低风险新型化学农药,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同时在中西部重点培育一批生物农药优势企业和绿色农药制剂加工企业。《“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着眼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适应日益多元的营养健康食物等消费需求,重点围绕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方向,推出一批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生物农药发展搭上了政策“便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事件/会议/文件 主要内容
2014年 我国政府在部分地区开展了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试点 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农药的应用。
2015年 《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提出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和绿色生产模式,积极推进生物农药替代行动。
2016年 《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要求继续实施农药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农药科研开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开发新助剂和新剂型,支持生物农药发展,积极开拓非农业用农药市场;鼓励发展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生物农药和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新制剂。
2017年6月1日 新版《农药管理条例》 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通过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进施药器械等措施,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
2017年10月 党的十九大 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大力推动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促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
2017年 新修订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 生物农药新农药可在一年内完成多地药效试验;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和部分生物化学农药可减免残留试验;生物化学农药减免所有环境归趋试验及21项环境毒理试验;微生物农药减免19项环境毒理试验;植物源农药减免3项环境归趋试验及17项环境毒理试验等。
2020年2月10日 《2020年农药管理工作要点》 要点》要求,完善农药登记审批绿色通道政策,为生物农药、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低毒农药替代高毒农药等措施,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强化科学用药技术集成应用,不断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农药减量增效。
2020年9月18日 《关于推进实施农药登记审批绿色通道管理措施的通知》(农农(农药)〔2020〕78号) 将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及通过生物发酵生产的农用抗生素纳入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技术审查,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技术审查进程。
2021年 中央一号文件 提出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
2021年6月28日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000号建议》进行了答复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药产业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加大农药研发投入。“十三·五”期间,利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每年投入中央财政经费约1.113亿元,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及天敌产品等方面研发取得显著成效;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中央财政投入科研经费23.29亿元,在微生物农药、天敌产品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2021年12月29日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我国要着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大力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以区域为单元、作物为主线的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模式。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发展,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逐步提升防治效果,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新登记的生物农药数量

《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施行,不仅使我国生物农药的管理更加规范,也缩短了生物农药试验和登记的时间,提升了我国生物农药研发的便利性。近年来新登记的农药品种中,生物农药数量逐年攀升,已成为新农药品种的主力军。

《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施行,不仅使我国生物农药的管理更加规范,也缩短了生物农药试验和登记的时间,提升了我国生物农药研发的便利性。近年来新登记的农药品种中,生物农药数量逐年攀升,已成为新农药品种的主力军。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生物农药分类

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植物源农药。我国生物农药呈现出以生物化学农药为主,集中于几个有效成分的特点。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批准登记了39个生物农药,其中生物化学农药31个,微生物农药5个,植物源农药3个。

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植物源农药。我国生物农药呈现出以生物化学农药为主,集中于几个有效成分的特点。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批准登记了39个生物农药,其中生物化学农药31个,微生物农药5个,植物源农药3个。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生物农药优点及使用量

中国农药过量施用现象严重,化学农药的大量应用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会因农药残留超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如传统化学农药对人类可造成急性、慢性和“三致”危害,农药残留在非靶标动植物体内将导致动植物习性及生命规律发生变化,农药进入环境后对空气、水、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也带来破坏。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的毒性低、选择性强、残留少、不易产生抗药性,且其加工生产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如玉米、豆饼、麦麸或某些植物体等),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在绿色农业倡导下,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使用量持续增长,2022年已超10万吨。

中国农药过量施用现象严重,化学农药的大量应用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会因农药残留超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如传统化学农药对人类可造成急性、慢性和“三致”危害,农药残留在非靶标动植物体内将导致动植物习性及生命规律发生变化,农药进入环境后对空气、水、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也带来破坏。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的毒性低、选择性强、残留少、不易产生抗药性,且其加工生产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如玉米、豆饼、麦麸或某些植物体等),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在绿色农业倡导下,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使用量持续增长,2022年已超10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强劲拉动我国三氟化氮需求增长 出口量增却难掩价跌

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强劲拉动我国三氟化氮需求增长 出口量增却难掩价跌

2019-2023年,在晶圆产能扩张、显示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及太阳能电池产量快速增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三氟化氮市场需求快速释放。与此同时,至2023年其产能达2.5万吨,全球占比超过50%,且产能高度集中于中船特气、中国中化(昊华气体)及南大光电等少数企业。

2025年10月15日
黄金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氰化钠行业出口量显著增长 当前生产厂家数量较少

黄金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氰化钠行业出口量显著增长 当前生产厂家数量较少

当前,驱动我国氰化钠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呈现出“传统”与“新兴”并进的鲜明特征。一方面,黄金开采作为需求基本盘(占比高达80%-90%),在金价持续高位、央行增储及消费需求坚挺的背景下,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另一方面,新能源赛道异军突起:氰化钠是制备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的关键前驱体,随着钠电池产业化在即,预计至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聚四氟乙烯应用多元、产能全球领先 行业高端化加速前行

我国聚四氟乙烯应用多元、产能全球领先 行业高端化加速前行

我国聚四氟乙烯性能卓越,应用呈多元化格局。2020-2024年其产能持续扩张,且主要集中在东岳集团、中昊晨光、巨化集团、江西理文等头部企业,其中东岳集团产能规模居首。

2025年10月14日
国内酚醛树脂产销市场承压 行业高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贸易逆差依存

国内酚醛树脂产销市场承压 行业高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贸易逆差依存

2024年以来受建筑等主要下游需求走弱影响,我国酚醛树脂表观消费量与产量双双下滑,市场持续承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酚醛树脂行业面临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净出口量增长的同时贸易逆差依然存在。展望未来,环保政策收紧与市场竞争加剧下,尾部企业因资金、技术短板生存压力陡增,以圣泉集团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优

2025年10月10日
轻量化与智能化驱动下的百亿赛道! 我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轻量化与智能化驱动下的百亿赛道! 我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改性工程塑料作为通过对基础工程塑料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赋予其阻燃、增韧、增强等特定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创新的关键基础。全球改性工程塑料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471亿美元,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2025年10月09日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制乙二醇的主要原料是煤炭,其品质和供应稳定性对煤制乙二醇的生产至关重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供应能力也稳步提升,为我国煤制乙二醇提供广阔的发展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3%,再度刷新历史记录,彰显了我国煤炭生产的强劲韧性与保障能力。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自2022年起,我国硝酸铵行业产能进入收缩通道,至2024年已降至971万吨,较2021年净减少113万吨。随着落后产能逐步清出和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我国硝酸铵产能利用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2020年的55.42%提升至2024年的66.02%,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与此同时,行业产量总体低速增长,且自主供应能力极强,实

2025年09月30日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国内一次性塑料生物实验室耗材占全球的比重较小。但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的新兴市场。根据数据,2016-2020年中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从57.0 亿元增长至109.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7.8%

2025年09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