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万亿国债下迎风口 水利工程或率先受益成主要投资领域

一、行业相关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基础设施是指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的完善、改造等社会工程。目前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相继出现传统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现代化基础设施三个概念。这三个经济业态互相联系,互相对接,融合发展,形成生态平衡系统,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象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煤炭、电力电网、热力等能源保障基础设施;水库、水坝等环保水利设施。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基建内涵逐步从传统的“老基建”向“基建”新拓展。

“新基建”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主要面向中国经济发展短板以及未来发展需要的重点领域。总体来说,新基建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底座,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现代化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还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基建投资是稳投资的重要抓手,是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增长。虽然2020年和2021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复工复产受限,国内经济下行,基建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维持在低位区间运行,但其总体仍保持正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投资规模增长至35645.3亿元;估计2022年接近4万亿元。

基建投资是稳投资的重要抓手,是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增长。虽然2020年和2021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复工复产受限,国内经济下行,基建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维持在低位区间运行,但其总体仍保持正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投资规模增长至35645.3亿元;估计2022年接近4万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占比最大。有数据显示,2021年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细分行业中,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25117.3亿元,占比70.46%,预计2022年其占比为70.44%。

2021年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细分行业中,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投资4377.8亿元,占比12.28%,预计2022年其占比为12.28%;

2021年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细分行业中,村庄市政公用设施投资3855亿元,占比10.81%,预计2022年其占比为10.83%。

2021年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细分行业中,村庄市政公用设施投资3855亿元,占比10.81%,预计2022年其占比为10.8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近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增长,但当前资金来源仍然制约投资实物量落地。且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依然不高,特别是农田水利、铁路交通、邮电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等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急需增加投入。

对此,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由此此次由中央加杠杆增发国债将有望缓解该约束,或将成为稳增长加码的信号。

目前国务院对增发国债所筹集的1000亿元资金的使用作了认真研究,确定了以下使用原则:一是只能选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绝不能搞一般性工业项目。二是资金要优先用于加快在建项目建设以及已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三是既要考虑迅速拉动经济增长,又要切实防止一哄而起,搞盲目重复建设,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四是新上项目要严格按程序报批,由中央统筹定向安排。中央财政安排的新上项目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五是所有项目都要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目前国务院对增发国债所筹集的1000亿元资金的使用作了认真研究,确定了以下使用原则:一是只能选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绝不能搞一般性工业项目。二是资金要优先用于加快在建项目建设以及已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三是既要考虑迅速拉动经济增长,又要切实防止一哄而起,搞盲目重复建设,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四是新上项目要严格按程序报批,由中央统筹定向安排。中央财政安排的新上项目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五是所有项目都要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考虑到本次增发国债将主要用于灾后重建、防洪治理等8个重点方面,预计对基建及相关板块有所带动。与此同时,预计基建上游需求也将迎来一定提升,利好上游行业。

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

主要方向 具体情况
用于灾后恢复重建 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恢复到灾前的水平。
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 支持大江大河大湖干流防洪治理、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大中型水库建设以及蓄滞洪区围堤建设,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支持实施预警指挥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灾防范工程和基层防灾工程,加强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提升防灾避险能力。
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支持灌区建设改造修复、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丹江口水库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灌溉供水、排水保障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 支持构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推动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支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用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优先支持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其他重点防洪工程 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小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安全监测,海堤治理,整体提升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受此消息,基建产业链全线暴涨。据同花顺数据,截至2023年10月25日收盘,水利板块拉涨5.26%,巴安水务、深水规院、冠龙节能、舜宇股份20CM涨停;建筑材料板块大涨,龙泉股份、韩建河山等多股涨停;钢铁、水泥板块也受到催动,冀东水泥、新兴铸管等多股涨停。

受此消息,基建产业链全线暴涨。据同花顺数据,截至2023年10月25日收盘,水利板块拉涨5.26%,巴安水务、深水规院、冠龙节能、舜宇股份20CM涨停;建筑材料板块大涨,龙泉股份、韩建河山等多股涨停;钢铁、水泥板块也受到催动,冀东水泥、新兴铸管等多股涨停。

资料来源:同花顺,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有相关分析认为,水利工程或率先受益,成今明年基建的主要投资领域。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剧烈,对我国也产生较大影响,防灾减灾需求逐年提升。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主要以洪涝、干旱、台风、风雹和地质灾害为主,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891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99人,紧急转移安置275.1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

综上有相关分析认为,水利工程或率先受益,成今明年基建的主要投资领域。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剧烈,对我国也产生较大影响,防灾减灾需求逐年提升。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主要以洪涝、干旱、台风、风雹和地质灾害为主,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891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99人,紧急转移安置275.1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

数据来源:应急管理部,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水利工程作为基建投资领域的重要组分之一,发挥着防洪、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国家水网等功能,拉动了较多重大项目投资。据梳理,2022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万亿元,同比增长44%,是我国历史上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最多的一年。2023年9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601亿,同比增长4.4%。

其中水利工程作为基建投资领域的重要组分之一,发挥着防洪、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国家水网等功能,拉动了较多重大项目投资。据梳理,2022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万亿元,同比增长44%,是我国历史上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最多的一年。2023年9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601亿,同比增长4.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有相关预计,在资金的大规模供给之下,今明两年的水利工程投资将成为我国基建投资的重要拉动力。从融资角度看,2022年我国累计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564亿元,其中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36亿元、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3204亿元,保障了大规模水利建设资金需求。2023年以来,水利部着力推动60项重大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四个门类。根据水利项目一般执行20%的资本金比例估算,乐观情况下本轮增发国债有望分别撬动2023-2024年投资达2.5万亿。(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从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来看,随着需求增加,近年来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保持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从2917万平米增长到4120万平米,年复合增长率为9.02%。

2025年03月08日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回顾2024年,我国土地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持续下降,成交楼面均价、土地流拍率均有所回落,溢价率处于历史地位,但是随着9月份针对地产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市场对于地产“止跌回稳”的信心逐渐增强。考虑到销售改善传递到土地市场需要一定时间,预计2025年土地市场成交量或迎来筑底,核心城市成交价格有望保持强势。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2022-202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出口需求减少,我国卫生陶瓷产量逐渐下降。同时其出口均价不断下跌,由2020年的93.63美元/件下降至2023年的64.85美元/件。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旧房翻新改造已成为卫生陶瓷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此外,卫生陶瓷产品属于“高能耗”、“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型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虽然我国智能坐便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坐便器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精装修市场配套率提升,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量、内销量和内销额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2023年达到9.6%左右。

2025年01月24日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政策推动以及市场需求上升,近年来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和渗透率不断上升。同时装配式建筑凭借着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依赖、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节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2025年01月22日
欧美为家居电商行业主要市场 亚马逊平台地位突出 市场将向具备供应链优势企业倾斜

欧美为家居电商行业主要市场 亚马逊平台地位突出 市场将向具备供应链优势企业倾斜

家居行业线上化趋势下,全球家居电商市场空间广阔,2023年收入达2564亿美元,其中客厅、厨房及餐厅应用市场总占比接近50%。从销售地区看,欧美地区为家居电商主流销售市场,欧洲市场以德国、英国、法国为主。

2025年01月20日
全球户外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露营、房车经济将持续带动需求提升

全球户外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露营、房车经济将持续带动需求提升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广泛普及,户外运动市场持续发展,户外家居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27年全球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387.25亿美元。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户外家居市场发展成熟,2027年美国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97.96亿美元,欧洲区域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84.80亿美元。长远来看,露营、房车旅居市场需求快速

2025年01月09日
滑雪成冬季游客重要选择 我国滑雪场数量持续增加 室内滑雪场与高端雪场需求旺盛

滑雪成冬季游客重要选择 我国滑雪场数量持续增加 室内滑雪场与高端雪场需求旺盛

当前我国冰雪运动市场正在迅速崛起,经济效益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我国滑雪场数量持续增加,截至到2023年底已达到935个。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和冰雪旅游政策的推动,室内滑雪场全面爆发,成为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强国。此外高端雪场需求旺盛,2023-2024 雪季滑雪人次增长在 30%以上,未来占比提升空间较大。

2025年0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