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万亿国债下迎风口 水利工程或率先受益成主要投资领域

一、行业相关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基础设施是指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的完善、改造等社会工程。目前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相继出现传统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现代化基础设施三个概念。这三个经济业态互相联系,互相对接,融合发展,形成生态平衡系统,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象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煤炭、电力电网、热力等能源保障基础设施;水库、水坝等环保水利设施。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基建内涵逐步从传统的“老基建”向“基建”新拓展。

“新基建”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主要面向中国经济发展短板以及未来发展需要的重点领域。总体来说,新基建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底座,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现代化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还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基建投资是稳投资的重要抓手,是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增长。虽然2020年和2021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复工复产受限,国内经济下行,基建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维持在低位区间运行,但其总体仍保持正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投资规模增长至35645.3亿元;估计2022年接近4万亿元。

基建投资是稳投资的重要抓手,是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增长。虽然2020年和2021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复工复产受限,国内经济下行,基建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维持在低位区间运行,但其总体仍保持正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投资规模增长至35645.3亿元;估计2022年接近4万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占比最大。有数据显示,2021年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细分行业中,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25117.3亿元,占比70.46%,预计2022年其占比为70.44%。

2021年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细分行业中,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投资4377.8亿元,占比12.28%,预计2022年其占比为12.28%;

2021年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细分行业中,村庄市政公用设施投资3855亿元,占比10.81%,预计2022年其占比为10.83%。

2021年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细分行业中,村庄市政公用设施投资3855亿元,占比10.81%,预计2022年其占比为10.8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近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增长,但当前资金来源仍然制约投资实物量落地。且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依然不高,特别是农田水利、铁路交通、邮电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等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急需增加投入。

对此,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由此此次由中央加杠杆增发国债将有望缓解该约束,或将成为稳增长加码的信号。

目前国务院对增发国债所筹集的1000亿元资金的使用作了认真研究,确定了以下使用原则:一是只能选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绝不能搞一般性工业项目。二是资金要优先用于加快在建项目建设以及已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三是既要考虑迅速拉动经济增长,又要切实防止一哄而起,搞盲目重复建设,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四是新上项目要严格按程序报批,由中央统筹定向安排。中央财政安排的新上项目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五是所有项目都要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目前国务院对增发国债所筹集的1000亿元资金的使用作了认真研究,确定了以下使用原则:一是只能选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绝不能搞一般性工业项目。二是资金要优先用于加快在建项目建设以及已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三是既要考虑迅速拉动经济增长,又要切实防止一哄而起,搞盲目重复建设,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四是新上项目要严格按程序报批,由中央统筹定向安排。中央财政安排的新上项目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五是所有项目都要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考虑到本次增发国债将主要用于灾后重建、防洪治理等8个重点方面,预计对基建及相关板块有所带动。与此同时,预计基建上游需求也将迎来一定提升,利好上游行业。

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

主要方向 具体情况
用于灾后恢复重建 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恢复到灾前的水平。
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 支持大江大河大湖干流防洪治理、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大中型水库建设以及蓄滞洪区围堤建设,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支持实施预警指挥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灾防范工程和基层防灾工程,加强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提升防灾避险能力。
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支持灌区建设改造修复、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丹江口水库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灌溉供水、排水保障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 支持构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推动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支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用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优先支持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其他重点防洪工程 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小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安全监测,海堤治理,整体提升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受此消息,基建产业链全线暴涨。据同花顺数据,截至2023年10月25日收盘,水利板块拉涨5.26%,巴安水务、深水规院、冠龙节能、舜宇股份20CM涨停;建筑材料板块大涨,龙泉股份、韩建河山等多股涨停;钢铁、水泥板块也受到催动,冀东水泥、新兴铸管等多股涨停。

受此消息,基建产业链全线暴涨。据同花顺数据,截至2023年10月25日收盘,水利板块拉涨5.26%,巴安水务、深水规院、冠龙节能、舜宇股份20CM涨停;建筑材料板块大涨,龙泉股份、韩建河山等多股涨停;钢铁、水泥板块也受到催动,冀东水泥、新兴铸管等多股涨停。

资料来源:同花顺,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有相关分析认为,水利工程或率先受益,成今明年基建的主要投资领域。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剧烈,对我国也产生较大影响,防灾减灾需求逐年提升。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主要以洪涝、干旱、台风、风雹和地质灾害为主,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891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99人,紧急转移安置275.1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

综上有相关分析认为,水利工程或率先受益,成今明年基建的主要投资领域。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剧烈,对我国也产生较大影响,防灾减灾需求逐年提升。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主要以洪涝、干旱、台风、风雹和地质灾害为主,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891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99人,紧急转移安置275.1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

数据来源:应急管理部,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水利工程作为基建投资领域的重要组分之一,发挥着防洪、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国家水网等功能,拉动了较多重大项目投资。据梳理,2022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万亿元,同比增长44%,是我国历史上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最多的一年。2023年9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601亿,同比增长4.4%。

其中水利工程作为基建投资领域的重要组分之一,发挥着防洪、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国家水网等功能,拉动了较多重大项目投资。据梳理,2022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万亿元,同比增长44%,是我国历史上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最多的一年。2023年9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601亿,同比增长4.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有相关预计,在资金的大规模供给之下,今明两年的水利工程投资将成为我国基建投资的重要拉动力。从融资角度看,2022年我国累计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564亿元,其中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36亿元、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3204亿元,保障了大规模水利建设资金需求。2023年以来,水利部着力推动60项重大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四个门类。根据水利项目一般执行20%的资本金比例估算,乐观情况下本轮增发国债有望分别撬动2023-2024年投资达2.5万亿。(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功能沙发行业:多重因素驱动市场持续扩容 头部品牌已形成显著优势

我国功能沙发行业:多重因素驱动市场持续扩容 头部品牌已形成显著优势

2023年,国家正式提出“新质生产力”,并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开始成为推动家居领域升级的重要力量,软体家具迎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周期,而功能/智能化趋势以创新驱动,正是新质生产力时代下行业的关键突破口!其中,功能沙发作为软体家居智能化方向的关键品

2025年09月16日
政策驱动与降本需求共振 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迎来万亿级投资纪元

政策驱动与降本需求共振 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迎来万亿级投资纪元

目前,我国拥有庞大的内河航运网络,但高等级航道占比偏低,与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和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矛盾。数据显示,我国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已超过1600吨,但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占比仅12.4%,部分主干航道拥堵问题时有发生,升级扩容需求极为迫切。

2025年09月10日
低渗透率、高增长率 我国智能床垫行业发展空间大 产品技术持续进阶

低渗透率、高增长率 我国智能床垫行业发展空间大 产品技术持续进阶

当前,我国居民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平均每晚睡眠时长仅为6.75小时,且该时长呈下降趋势。2025年我国睡眠市场消费中智能电动床和智能床垫占比分别仅有4%,并且市场渗透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智能床垫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大。同时,龙头公司也开始针对市场需求加速布局,目前部分床垫产品已经实现对睡眠质量进行主动干预,提供助眠、防止打鼾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数字化显著发展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下市场或将由分散到集中

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数字化显著发展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下市场或将由分散到集中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大中型专业岩土工程企业迎来出海机遇,未来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或将由分散到集中。“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大量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站、工业园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几乎所有的基建项目均涉及岩土工程业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大需求仍持续存在。2025年H1,我国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但线上销量强劲增长 出厂和零售均价下跌

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但线上销量强劲增长 出厂和零售均价下跌

自2021年起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销量增长持续减速,至2024年出现负增长,全年销量同比下降3.00%。其市场结构显著变化:B端市场份额从2019年65%降至2024年44.1%,C端则提升至54.6%。同时随着C端市场的快速发展,智能门锁行业加速向线上渠道转型,线上销量实现强劲增长。

2025年07月03日
量价齐升 我国床垫行业前景可期 市场长期处于分散竞争状态

量价齐升 我国床垫行业前景可期 市场长期处于分散竞争状态

国内床垫需求市场庞大。随着我国城镇化稳步推进,新增住房交易以及存量房再装修将形成更多的床垫消费需求。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睡眠及换新意识的逐步提升,国内床垫使用年限有望逐渐缩短,将带动床垫更换需求的增长,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户外家具起源于欧美国家。近年来随着全球消费者对户外生活空间的重视,以及对高质量户外家具产品的需求增加,推动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不断增长。2020-2023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价值从171亿美元增长到了193.8亿元左右。预计到2027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29亿美元,显示出市场的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这为工程设计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0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带动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稳步增长。

2025年04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