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秸秆行业:供需端均保持不错态势 肥料化应用市场规模最大

一、行业相关定义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二、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我国秸秆行业规模总体平稳增长,行业供需端都保持不错的态势,价值量的增加也为秸秆行业的规模扩大提供了一定的贡献,未来有望驱动秸秆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秸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66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情况

在世界范围内,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以各种形式得到了充分利用。在发达国家,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秸秆除了被粉碎还田作为有机肥,还被开发成秸秆饲料、秸秆发电、秸秆建材等,形成了一个工业与农业衔接的循环经济圈。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及可收集资源量巨大,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2022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9.77亿吨,实际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37亿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情况

基于良好的发展基础及受政策利好,秸秆综合利用正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近年来国内秸秆综合利用量及综合利用率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量为6.62亿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年,我国秸秆行业综合利用率约为89.82%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肥料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秸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秸秆在土里属于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指由动植物的残骸、秸秆、粪便等经过微生物分解或发酵后所形成的肥料。秸秆是指在收后留下的秸秆,其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效成分。 经过处理,秸秆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并应用于土壤补充营养,增加肥力。

秸秆的肥料化利用有多种方法,包括简单的焚烧、压缩成饲料、发酵成有机肥等。其中,焚烧是一种不可取的处理方法,因为它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和大量的碳排放。而将秸秆压缩成饲料,则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效果有限。因此,将秸秆发酵成有机肥是更为可行的办法。 秸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可以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土壤水分保持能力。

2022年,秸秆肥料化市场规模约为1054.2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饲料化

秸秆在畜牧养殖户眼中是宝贝。秸秆饲料,主要是指以甜高粱、玉米、芦苇、棉花等秸秆粉碎加工而成的纤维饲料,是反刍动物的主要饲料。农作物秸秆粗纤维含量高,难以被动物消化吸收,可利用养分少,适口性差,在饲料分类学上归为粗饲料。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紧密结合、相互缠绕构成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这些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很牢固,只能吸水润胀,不能为为单胃动物的消化液和酶所分解,仅靠其盲肠微生物少量酵解,消化率很低。只适用于反刍家畜的饲养。

目前秸秆饲料化利用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喂食;二是经过处理后再喂食。

1)直接喂食方法

直接将秸秆加工切碎后拌入其他饲料中,例如玉米、豆饼等,再喂给动物。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由于秸秆的营养价值较低,动物无法完全吸收其中的养分,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2)处理后喂食方法

将秸秆进行处理后再喂食,处理方法主要有静置法、发酵法、压榨法和蒸煮法等。其中以发酵法最为常见,将秸秆加入发酵剂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分解,纤维素酶的活性增强,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得到释放,提高了秸秆的营养价值,使动物更易于吸收。此外,处理后的秸秆具有一定的防病作用,可以减少动物发生病害的几率。

2022年,我国秸秆饲料化应用市场规模约为415.36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燃料化

20221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明确了在能源低碳转型方面,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按照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原则,提升燃料乙醇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等非粮生物燃料。

汽油和柴油等化石燃料是把原来固定的碳通过燃烧使其流动化,并以二氧化碳的形式累积于大气环境,从而产生温室效应;而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并把太阳能变成有机物而储藏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相对于化石燃料,燃料乙醇可以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环境。

近年来,纤维素燃料乙醇凭借其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的属性也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不少专家学者提出通过燃料乙醇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可以减少颗粒物质排放、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等,纤维素乙醇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纤维素燃料乙醇,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

燃料化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秸秆发电。秸秆发电是指通过锅炉将秸秆直接燃烧或与煤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做功进行发电。主要有直接燃烧发电、秸秆-煤混合燃烧发电和秸秆气化发电三种方式。东北三省的秸秆收获主要是用田间打捆机进行收获,而捆儿状秸秆的利用与处理我在上期已经讲过,主要是破碎、剪切等。那么经过秸秆破碎机破碎 后的秸秆的长度在5--8cm之间,可以直接燃烧,也可以混合煤粉混合燃烧。

2)秸秆沼气。秸秆沼气技术是秸秆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沼气的工程,可使用稻草、麦秸、玉米秸等多种秸秆,或者秸秆与农村生活垃圾、果蔬废物、粪便等混合发酵,原料组合非常灵活,来源充足。发酵工艺的预处理与做有机肥的预处理方式比较接近,可以参照我前期的作品,来了解详细的生产工艺。

3)秸秆气化。秸秆气化通过生物质技术将松散的秸秆变成了清洁方便的燃料,变废为宝,既保护了环境,又满足了农民对高品位燃料的需求。秸秆气化不仅是秸秆利用的一条好出路,而且解决农村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和农村短缺燃料,其社会、经济、燃料和环境等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2022年,我国秸秆燃料化应用市场规模约为309.4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1、饲料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养殖业的不断壮大,全国饲料工业快速崛起,国内饲料工业总产值和总营业收入不断增涨。2022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0223.4万吨,比上年增长3.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肥料

有机肥是指含有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农家就地取材,自行积造的。2022年我国有机肥产量约为1622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宠物食品稳居宠物经济第一大细分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但国产崛起趋势明朗

我国宠物食品稳居宠物经济第一大细分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但国产崛起趋势明朗

宠物食品是当前我国宠物经济中最大细分市场。有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为3626亿元。其中宠物食品市场规模1668亿元,占比约48%,远高于宠物医疗(占比27%)、宠物用品(占比15%)等市场。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蛋氨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贸易逆差已为转顺差 且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蛋氨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贸易逆差已为转顺差 且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蛋氨酸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2010年重庆紫光万吨级项目落地打破完全依赖进口局面,其后产能不断增加;其产量十年间以37.09%年均增速激增,由2013年2.5万吨攀升至2023年58.62万吨。我国蛋氨酸行业因技术复杂、投资大、环保严等形成高壁垒,生产企业少且市场高度集中。此外,近年来我国蛋氨酸进口量逐渐下滑,而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奶牛养殖业是指专门从事奶牛饲养、繁育、管理,以生产牛奶及其相关产品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其中饲料是奶牛养殖的最大支出,占总成本的60-70%。随着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我国奶牛养殖规模扩大,奶牛单产量快速增长。2024年以来,随着原奶供给过剩问题突显,生鲜乳均价大幅下跌,同时,牧场牛奶全年平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牧

2025年04月14日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回顾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养殖场户保持谨慎和理性,全国能繁育母猪存栏量维持在合理区域,生猪价格持续环比下降,行业头部企业仍然将保持盈利。整体来看,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盈利,快速提振养殖端的信心,生猪养殖产能已出现增加的态势。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2019-2023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持续缩减,但在2024年实现触底反弹,同比增长1.8%。同时其产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4年创自2015年以来历史新高,达到616万吨。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起,我国棉花种植逐渐向新疆集中,主产区从“三足鼎立”演变为新疆“一枝独秀”。从价格来看,受市场供需总体宽松,叠加低价进口

2025年04月08日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成海洋经济和传统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域辽阔,超300万平方公里,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产品,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国内开始设立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启动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政策将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21世纪以来,各国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我国智慧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快速成长,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智慧农业产业链主要由农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等六部分组成,目前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市场主流。智慧农业企业可分为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垂直领域头部企业、农业创新型企业、传统农业企业四类,多维度

2025年03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