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慧养殖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一、行业相关定义

智慧养殖,指的是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集管理软件、监控平台和云服务等于一体的智能服务平台的应用,为养殖动物打造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为养殖者提供高效、可靠和综合的管理手段,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现代养殖行业正在向智能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在养殖棚舍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及智能控制设备,对养殖整个环境进行实时自动感应和控制,实现养殖过程大数据的自动采集,上传,存储和分析,大大提升养殖行业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新型智慧家禽养殖场应运而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慧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智慧养殖不仅包含了养殖所涉及的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大方面,而且也包含了这三个方面彼此之间的关系。

智慧养殖不仅包含了养殖所涉及的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大方面,而且也包含了这三个方面彼此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生产方面:智慧养殖体现在养殖生产方式上的革新和生产力上的大幅度提升,具体表现为养殖过程中环境控制的智能化,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化,饲料和药品管控上的精准化和疾病防预控制上的地理化等。

在生活方面:智慧养殖改变了养殖相关人员的生活和沟通方式,具体表现为通过先进便捷的养殖信息管理,产生高效的养殖经济效益,大大地节省了人力,时间和心理,使养殖户能够安其业,乐其心,享其成。

在生态方面:智慧养殖在生态领域中扮演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养殖,种植,粪污,环保,生态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上,其次表现在种苗,饲料,药品,养殖,加工等生产环节上的食品安全追溯一体化。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市场规模

与传统养殖相比,智慧养殖明显节省人力、能源等消耗,且能使养殖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数字化的管理还能减少禽畜患病几率,能够提升产仔率和成活率,促进养殖行业的产业化进程,为发展现代高效养殖业做出示范,因此智慧养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智慧养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449.62亿元。

与传统养殖相比,智慧养殖明显节省人力、能源等消耗,且能使养殖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数字化的管理还能减少禽畜患病几率,能够提升产仔率和成活率,促进养殖行业的产业化进程,为发展现代高效养殖业做出示范,因此智慧养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智慧养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449.62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情况

智慧养殖行业产品可分为软件、硬件、解决方案服务,但软件、解决方案服务难以具体测算供应数量,并且硬件产品繁多,因此下文以环境监测设备产量作为行业供应参考。随着智慧养殖行业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设备产量呈上升趋势,并且技术的发展使得行业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智慧养殖行业产品可分为软件、硬件、解决方案服务,但软件、解决方案服务难以具体测算供应数量,并且硬件产品繁多,因此下文以环境监测设备产量作为行业供应参考。随着智慧养殖行业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设备产量呈上升趋势,并且技术的发展使得行业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情况

我国猪肉消费市场广阔。我国是猪肉生产消费大国,猪肉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品种,在无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我国猪肉产量基本能够满足本国猪肉消费量。自2010年以来,除受非瘟影响严重年份,我国猪肉消费量常年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2022年消费量达到5269万吨,我国生猪出栏量始终保持在6.5亿头以上,2022年出栏量达到7.0亿头左右,人均猪肉消费量达到25.39公斤/人,猪肉消费量在肉类消费中占比超过50%,按2022年全国猪肉消费量5269万吨,平均猪肉价格26.6元/kg估算,市场规模达到1.40万亿元。

我国猪肉消费市场广阔。我国是猪肉生产消费大国,猪肉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品种,在无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我国猪肉产量基本能够满足本国猪肉消费量。自2010年以来,除受非瘟影响严重年份,我国猪肉消费量常年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2022年消费量达到5269万吨,我国生猪出栏量始终保持在6.5亿头以上,2022年出栏量达到7.0亿头左右,人均猪肉消费量达到25.39公斤/人,猪肉消费量在肉类消费中占比超过50%,按2022年全国猪肉消费量5269万吨,平均猪肉价格26.6元/kg估算,市场规模达到1.40万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2年我国家禽出栏量为161.4亿只。2022年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累计出栏98.2亿只,同比减少7.7%。累计出栏白羽肉鸡60.9亿只,同比减少7.7%;累计出栏黄羽肉鸡37.3亿只,同比减少7.9%。2022年累计鸡肉产量1660.8万吨,同比减少8.5%。累计白羽肉鸡鸡肉产量1192.0万吨,同比减少8.4%;累计黄羽肉鸡鸡肉产量468.8万吨,同比减少8.6%。

2022年我国家禽出栏量为161.4亿只。2022年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累计出栏98.2亿只,同比减少7.7%。累计出栏白羽肉鸡60.9亿只,同比减少7.7%;累计出栏黄羽肉鸡37.3亿只,同比减少7.9%。2022年累计鸡肉产量1660.8万吨,同比减少8.5%。累计白羽肉鸡鸡肉产量1192.0万吨,同比减少8.4%;累计黄羽肉鸡鸡肉产量468.8万吨,同比减少8.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2年我国肉牛出栏量为4839.91万头,同比2021年增加2.82%。

2022年我国肉牛出栏量为4839.91万头,同比2021年增加2.8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智慧畜禽养殖

智慧畜禽养殖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仪表盘等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其中,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智能化监测与控制的关键。通过在畜禽舍内安装多种传感器,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等传感器,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调控。

智慧畜禽养殖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实现精准饲喂、疫病监测、环境调控等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同时,智能畜禽养殖也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农业生态文明的构建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智慧畜禽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到2022年,中国智能畜禽养殖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92.25亿元。当前,智能畜禽养殖市场竞争格局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在政策方面,国家大力支持智能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要推进智能农业技术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畜禽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方面,国家大力支持智能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要推进智能农业技术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畜禽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智慧水产养殖

传统的养殖模式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种种弊端,如养殖品种单一化、常规化、养殖水域的二次污染十分严重、基础设施简陋、陈旧等,所以所生产的水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智慧水产将工程技术、机械设备、监控仪表、管理软件和无线传感等现代技术手段用于渔业生产,实现高密度、高产值、高效率的标准化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物联网集成智能水质传感器、无线传感网、无线通信、智能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专业技术,对养殖环境、水质、鱼类生长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监测管理,达到省电、增产增收的目标。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局、畜牧水产局等政府监管部门;水产技术服务(推广)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区、农场等大型农业生产加工企业。云平台实现了水产养殖水质参数的多点同步采集与远程传输、水质信息的多方式获取与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增氧机、投饵机等生产设备的远程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节能、高效目标的实施,我国智慧水产养殖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中,2022年达到157.37亿元。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节能、高效目标的实施,我国智慧水产养殖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中,2022年达到157.37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智慧养殖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内企业主要分为三大阵营:一是主营业务为养殖行业的企业,近年来通过增设智慧养殖部门,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附加到传统养殖业务上;二是互联网科技公司,其开发出智慧养殖解决方案产品如软硬件产品,但本身不参与养殖业务;三是网易这种企业,从互联网行业跨界到养殖行业,通过自身技术赋能养殖业。

我国主要的智慧养殖行业企业如下:

公司名称 智慧养殖解决方案 优势
华为 华为智慧养猪解决方案 华为的养猪系统提供仪表盘监控、大数据分析、数字化管理,支持AI识别、AI学习、AI预测、AI决策等,还通过标准化、程序化实现全感知监控、机器人巡检和自动/远程控制。
新五丰 智慧养猪方案 通过构建智能环控、精准饲喂、精准计量、生物安全、远程卖猪五大系统,形成了“智慧养殖”的强大生态系统。不仅提供了平台级、一站式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还使猪场实现了万物互联、数据互通,以及生产过程的智能预警、员工管理、数据化分析、可视化管理,大大提升了猪场的决策效率和运营效率。
唐人神 数字智能化养殖体系建设与升级项目 以智能养殖设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针对猪舍环境无人智能控制、生猪健康自动识别预警和猪场生物安全与工程防疫、智能远程诊断、智能育种与营养配方等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实现智能环控、精准饲喂、智能巡检、智能基因测定。通过开发物联网平台,把前端智能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统一汇总处理,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养猪全场景数字高效管控,助推传统生猪产业向智慧养猪转型升级。
四川金惠家牧科实业 智慧牧养新模式 自主研发并构建了软硬件一体化的智慧养殖平台系统,并通过“科技+金融”的双向赋能手段,打造了“政担银保户”的肉牛产业生态模式,高效助力养殖户开展科学化、规模化、智能化的肉牛生产。
阿里云 世界首创的AI养猪、连城白鸭数字养殖解决方案 2018年,阿里云宣布与四川特驱集团合作“世界首创的AI养猪”项目,将AI、大数据、视频语音技术引入养猪产业,其AI养猪解决方案总体架构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以自研的关键技术为核心,在养猪行业打造场景化实用性AI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养殖场景的多元需求。2021年,福建冠豸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农发公司)、福建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携手阿里云在连城搭建智慧养殖平台,建设以数字技术驱动的生产、销售、追溯、监管全链路数字经济产业样板,增强产业发展规模,增加农户收入。
京东农牧 “AI神农大脑”+“ToT神农物联网设备”+“SaaS神农系统”三大模块智能养殖解决方案 该方案可以使得养殖流程实现全面数字化,养殖成本全面降低、效率提高。智能化养猪可以将养殖人工成本减少30-50%左右,降低饲料使用量8-10%,并且平均缩短出栏时间5-8天。
网易 味央猪肉 运用RFID耳标新技术实时监测猪的任何状况。
睿畜科技 种猪、商品猪生产管理方案 基于猪群连续生长曲线与农场环境数据,不断优化饲喂标准和环境参数,降低出栏日龄、料肉比与疫病发生几率。
科大讯飞 集养殖舍内外硬件、场区网络、生活区中控管理软件、监控平台和云服务等搭建于一体的智慧养殖解决方案 基于讯飞自主研发的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等核心技术,为养殖业提供智能化软硬件解决方案。在养殖方向拥有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10项软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成海洋经济和传统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域辽阔,超300万平方公里,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产品,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国内开始设立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启动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政策将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21世纪以来,各国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我国智慧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快速成长,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智慧农业产业链主要由农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等六部分组成,目前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市场主流。智慧农业企业可分为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垂直领域头部企业、农业创新型企业、传统农业企业四类,多维度

2025年03月26日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目前林业商业模式较多,源于该行业公益属性更强,经济性并不明显,当前国内案例中主要有以下代表性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资源条件,通过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025年03月22日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近年来,我国生活用纸市场规模连年攀升,厕用卫生纸占比超过50%,消费量稳健,但大部分企业价格与利润却未跟上,其主要原因是供给上的“卡脖子”导致纸企成本上涨。因此,越来越多的生活用纸厂商开始纷纷选择竹纤维和秸秆草,尤其是针对主打中低端市场的纸巾原料,大多数为二次回收原材料。此外,作为刚需品有价格优势,作为快消品,各大生活

2025年03月21日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从产量变化来看,全球玉米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年度间可能存在波动。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15960万吨,同比下降4.65%,USDA预计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大增,总供应量相较于上一年度增长显著。

2025年03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