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品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保健品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将现代保健食品细分,大致可划分为膳食补充剂、体重管理产品和运动营养品、传统滋补产品四大领域。
保健品按产品分类
种类 |
产品 |
膳食补充剂 |
助消化产品 |
各类矿物质补充 |
|
增强免疫力 |
|
各类维生素补充 |
|
美容产品等 |
|
体重管理产品 |
代餐食品 |
减肥茶 |
|
补充营养饮料等 |
|
运动营养品 |
增肌蛋白粉 |
运动营养棒 |
|
左旋肉碱等 |
|
传统滋补产品 |
燕窝、人参、阿胶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健食品分类可以按原料来源、产品剂型以及功能。根据国内的行业现状和国际惯例,国内保健品根据来源可以分为7类;根据《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1年版)》,按产品剂型可以分为7类;根据2022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公告,按功能可以分为24类。
保健品按原材料来源、产品剂型及功能分类
分类标准 |
简介 |
举例 |
按原料来源 |
以维生素和矿物质为原料、以天然或珍贵植物以及其提取剂为原料、以名贵中药或有药用价值的动植物为主要原料、以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以动物初乳为原料、以膳食纤维为原料 |
DHA补充剂 |
按产品剂型 |
片剂、硬胶囊、软胶囊、口服溶液、颗粒剂、凝胶糖、粉剂 |
抗衰老口服液 |
按产品功能 |
增强免疫力功能、改善睡眠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祛痤疮功能、祛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份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减肥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
Nature's Own强效助眠剂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焦虑驱动的“新刚需”,保健品市场规模超过六百亿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营养保健产品的接受程度普遍提高,同时对自身健康的焦虑不断提升,在抖音平台人们越来越注重搜索养生内容,如关注心脏健康的必备辅酶Q10、担心肠道健康的会买益生菌等,保健品成为消费者囤货必备。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截止2023年前三季度,汤臣倍健实现营收77.8亿元,同比增长26.34%;Swisse中国市场营收则同比增长了40.8%。
虽然保健品的功效小,但是人们潜意识里吃了总比不吃好,而且年轻人越来越注重自身身体健康,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由419亿元增长至671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700亿元;45岁及以上保健品渗透率最高,均超过20%,但24岁以下渗透率也达到19%,25-34岁渗透率为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大量资本及创业者入局,保健品行业投融资市场火热
而高客单价、大市场、高复购等特征吸引下,越来越多资本和创业者入局。据相关资料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国有20多家营养保健品牌斩获融资,其中绝大多数品牌的成立时间不超过五年,如BUFFX,成立2020年,在产品尚未上市的情况下,仅靠着“功能性成分+软糖”的概念,就获得了来自红杉中国和梅花创投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同时,2017-2022年,我国保健食品企业注册量由50万家增长至136.7万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国产品牌在品类创新上有所局限,跨国并购案例屡见不鲜
目前,消费者对保健品需求呈现多样化,一些新品牌精准投放某群体后,发展迅速,新进入者也在包装、品种等进行创新,如将胶囊片剂换成饮料、糖果等,但是由于技术门槛较低、供应链不完善、体系规划不完整等,很难在市场上占据强有力的地位。
我国保健品配方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少,新增配方获批流程漫长,像企业“蓝帽子”(中国保健食品专用的标志)的获批时间接近五年,而通过跨境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保健品无需批文,仅需满足原产国的生产标准,就可以进行零售,大幅度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需求的灵活性,这也就使得越来越多消费者更加青睐国外品牌。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以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海外品牌为主,海外品牌销售额约占总销售额的70%,国产保健品品牌占比约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保健品相关企业采用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在2015-2018年之间,保健品跨国并购的案例层出不穷,如新希望拿下Australia NaturalCare,汤臣倍健收购LSG,进而获得益生菌市场的发展红利。
我国部分功能性食品品牌融资情况
品牌 |
时间 |
轮次 |
融资金额 |
投资方 |
BUFFX |
2020年4月 |
天使轮 |
超千万元 |
红杉资本、梅花创投 |
2020年9月 |
Pre-A轮 |
数千万元 |
GGV纪源资本、红杉资本、梅花创投 |
|
2021年1月 |
A轮 |
数千万元 |
黑蚁资本、红杉资本中国、梅花创投、GGV纪源资本 |
|
Nelo |
2020年6月 |
天使轮 |
未披露 |
嘉御基金 |
2021年1月 |
A轮 |
数千万元 |
IDG资本、BAI资本 |
|
minayo |
2020年6月 |
天使轮 |
数百万元 |
乐华娱乐 |
2021年3月 |
Pre-A轮 |
数千万元 |
北极光创投 |
|
2021年8月 |
A轮 |
未披露 |
联想之星、HARMAY活梅 |
|
KOOYO |
2021年4月 |
三个月内完成三轮融资 |
投后估值达数亿元 |
险峰长青、宽窄创投、某一线消费基金等机构 |
2022年7月 |
B轮 |
未披露 |
华映资本、道彤投资 |
|
每日的菌 |
2021年11月 |
Pre-A轮 |
数千万元 |
未披露 |
2022年7月 |
A轮 |
数千万元 |
金雨茂物、连界启辰、兰尚资本、麟阁创投 |
|
LemonBox |
2020年12月 |
Pre-A轮 |
数百万美元 |
熊猫资本、YCombinator、众麟资本 |
2021年10月 |
A轮 |
近千万美元 |
国内某一线基金,熊猫资本、SCRUM、Partech、SCMAdvisors及多家硅谷机构 |
|
WonderLab |
2020年7月 |
A+轮 |
未披露 |
IDG资本、凯辉基金 |
2021年6月 |
B轮 |
未披露 |
日初资本 |
|
2021年8月 |
战略融资 |
未披露 |
淡马锡 |
|
UNOMI |
2021年1月 |
天使轮 |
数百万美元 |
险峰长青 |
2021年6月 |
Pre-A轮 |
数千万元 |
凯辉基金 |
|
2022年7月 |
Pre-A+轮 |
未披露 |
凱辉基金、险峰长青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原料产品创新是长久之计,保健品行业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
而且根据上述内容可知,一个品类精准获取一类消费群体青睐后爆火,大家就会一窝蜂地跟进,促进市场发展迅速。例如,益生菌品类,根据阿里健康数据显示,2021年,益生菌行业商家数同比增长50%,商品数量同比增长82%。
不过,靠营销驱动的发展模式并不能走很远,坚持原材料产品创新才是长久之计,保健品消费终究会回到场景化上来,像年轻人的抗衰老、初老人群的三高及女性的美容、瘦身需求均是潜力很大的发展方向。
展望未来,我国保健品行业仍处在发展中早期,在品类结构、需求群体变化中依旧有很多潜在的发展机遇,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