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码器分类及市场结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编码器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编码器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按码盘的刻孔方式分为增量型、绝对值型;按信号的输出类型分为电压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推拉互补输出和长线驱动输出;按机械安装形式分为有轴型、轴套型;按工作原理分为光电式、磁电式和触点电刷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磁电式编码器使用磁性材料(通常是永磁体)来产生磁场,然后通过检测感应在感应器中的电压或电流来测量物体的位置,具有高精度、耐污染、适应性强等优点,为编码器市场主流产品。
磁电式编码器优点
优点 | 简介 |
高精度和分辨率 | 磁电编码器通常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和分辨率,适用于需要精确测量的应用,如机床、机器人控制、半导体制造等。 |
耐污染 | 由于不涉及机械接触,磁电编码器对于恶劣环境中的尘埃、湿气和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
适应性强 | 磁电编码器可用于测量旋转和线性位置,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
长寿命 | 正确使用和维护下,磁电编码器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编码器市场规模
编码器产生电信号后由数控装置CN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等来处理。这些传感器主要应用在下列方面:机床、材料加工、电动机反馈系统以及测量和控制设备。随着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增加,编码器作为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测量设备,在工业自动化、汽车制造、半导体等众多智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制造业、工程机械和汽车领域,磁编码器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和定位,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编码器主要市场,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25.75亿美元,占全球编码器市场规模的比重为61.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编码器市场份额
我国编码器市场集中度较高,2022年CR5为60.1%。其中多摩川、海德汉、禹衡光学、西克和堡盟电子分别占比27.6%、14.3%、7.7%、5.7%、4.8%。随着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需求的提升,我国编码器行业将保持增长趋势。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下,我国编码器产业链的参与主体不断丰富,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