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基本概述
磁力应用设备主要是指以磁力应用技术为依托生产的磁力设备,属于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磁力应用是指以磁力对特定物质的吸附力和电流的磁效应为基本原理,根据应用的不同,对磁源、磁路和磁系结构进行不同的设计,实现磁力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磁力应用设备按磁力来源不同可划分为永磁设备和电磁设备;其中永磁设备是利用永磁材料产生的磁力去吸附铁磁性杂质,而电磁设备是利用电磁场产生的磁力去吸附铁磁性杂质。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划分为磁力过滤设备、磁力分选设备、磁力冶金设备、磁力起重设备;其中磁力过滤设备主要用于各种物料中铁磁性杂质的去除,其产品主要为除铁设备;磁力分选设备主要应用于各种矿产资源的分选,其产品主要为磁选机;磁力冶金设备主要应用于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的搅拌,其产品主要为磁力搅拌器;磁力起重设备主要应用于钢锭、钢材的吊运,其产品主要为磁力起重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磁力应用设备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磁性材料制造业(钕铁硼、铁氧体等)、钢铁行业(优质碳钢钢板、优质碳钢型材、不锈钢等)、有色金属行业(铝芯电磁线、铜芯电磁线等)和辅助材料制造业(电缆、绝缘材料、变频器、电气件、电机、减速机、控制柜壳等)。下游产业主要包括煤炭、电力、建材、冶金、有色金属、环保、材料、食品、化工以及医药等行业;其中有色金属是磁力应用设备最大的应用领域,市场占比达到29.41%;其次为钢铁领域,市场占比为28.7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制造业快速发展,相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磁力应用设备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市场需求逐渐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磁力应用设备市场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磁力应用设备市场规模从196.4亿元增长至25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到了5.54%。目前我国磁力应用设备行业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和趋势,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磁力应用设备制造行业在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磁力应用设备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在研制磁场作用深度大、适应精细分选铁杂质的高效能磁选设备领域,国内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磁力应用设备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目前国内大部分磁力应用设备制造企业主要聚焦于工业磁力应用,如华特磁电、隆基电磁、赣州金环等企业,其产品主要用于矿山、煤炭、电力、钢铁冶金等领域的选别、除杂和提纯,例如磁选机用于铁矿的分选提纯和煤炭的开采、洗选及回收作业;除铁设备用于混杂在铁矿和煤炭中的有害铁件的分拣,用于保护输送设备;磁力起重器用于钢铁冶金行业中炼铁、炼钢、轧钢、废钢等各加工生产环节,安装在起重机上起重搬运各种钢材等。
整体来看,当前行业企业多、规模小、集中度低是制约我国磁力应用设备制造行业良性发展的瓶颈。预计随着行业竞争的优胜劣汰,规模领先的公司凭借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逐渐脱颖而出,产业集中度有变高的趋势。
三、行业下游市场情况
1、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是磁力应用设备最大的应用领域。有色金属通常指除去铁(有时也除去锰和铬)和铁基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属。有色金属可分为重金属(如铜、铅、锌)、轻金属(如铝、镁)、贵金属(如金、银、铂)及稀有金属(如钨、钼、锗、锂、镧、铀)。
近年来受下端需求拉动及消费量增加的影响,我国十种常见有色金属的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6793.6万吨,较2021年同比增加4.90%。其中原铝产量4021万吨,较上年增加171万吨,同比增长4.5%,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的59.4%;精炼铜产量1106万吨,较上年增加58万吨,同比增长4.5%,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的16.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钢铁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粗钢作为钢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虽然近年来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产能产量“双限”。但进入2023年,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钢铁产量保持增长,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支撑了下游行业和新兴产业对钢铁在量和质上的更高需求。
但当前钢铁行业仍面临传统需求恢复不足等挑战与困难。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钢铁市场仍是供给强于需求,前三季度我国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7.31亿吨,同比下降1.5%;而粗钢产量为7.95亿吨。预计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实施、显现效果,钢材需求有望逐步恢复,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将阶段性改善。
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钢铁产量稳中有增。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9月,我国粗钢产量7.95亿吨,同比增长1.7%;生铁产量6.75亿吨,同比增长2.8%;钢材产量10.29亿吨,同比增长6.1%。1-9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6.34亿吨,同比增长4.1%;累计生产生铁5.67亿吨,同比增长4.86%;累计生产钢材6.25亿吨,同比增长3.93%。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电子材料
电子材料是指在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中使用的材料,包括介电材料、半导体材料、压电与铁电材料、导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磁性材料、光电子材料、电磁波屏蔽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电子材料是现代电子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科技领域中技术密集型学科,涉及到电子技术、物理化学、固体物理学和工艺基础等多学科知识。近年随着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兴起,以及以5G为首的新基建项目的加速推进,国内电子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中高端电子材料产品转型升级速度加快。
例如在电池材料方面: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发展以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随着“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 705.80 万辆和688.70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和 93.4%,连续 8 年保持全球第一。2023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市场占有率达到29.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2022 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 545.9GWh,累计同比增长 148.5%;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 465.5GWh,累计同比增长 150.3%;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 294.6GWh,累计同比增长 90.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市场规模全球领先,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配套环境日益优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 900 万辆,同比增长 35%,而 2023 年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将达到 35%左右。未来 3-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 30%至 40%的高增长态势,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进入千万辆级的国家。
在半导体材料方面:我国半导体材料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得益于下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新型应用场景的出现,半导体需求不断增长,进而带动上游半导体材料需求量的增加,市场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国内半导体材料厂商不断提升半导体产品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我国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加速,到目前已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约914.4亿元,同比增长11.4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