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气象产品,包括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产品。狭义上则是指围绕市场需求,按市场机制推动气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即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一、国家逐渐加大对气象服务等行业的财政投入力度
气象服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人们农业生产、出行等各种活动提供决策依据。受传统气象服务行业影响,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行业,近年国家对气象服务行业的财政补贴力度较大。2016-2021年期间,我国地方性财政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总体上呈现出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16-2021我国地方性财政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从1474亿元增长到200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稳健高效发展,收入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推进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检测系统建设,建设健全气象卫星和雷达业务体系,持续提升综合应用水平,发展提速,我国气象服务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收入规模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气象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40.23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气象服务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
目前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对生命、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这对气象数据的广泛收集和高效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在《2020年气候服务状况报告》中的数据,过去50年间,全球共发生了约1.1万起与天气、气候和水文相关的灾害,导致200多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近3.6万亿美元。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气象数字化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根据2016年国家气象局和发改委印发《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了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了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要求。2021年中国气象局印发《“十四五”气象信息网络业务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将建成全球覆盖、要素完备、质量可信、开放有序的地球系统数据与分析应用体系;建成布局集约、流程简约、技术先进、安全可控的气象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与通信网络系统,建成持续聚合与共享气象公共数据和共性技术的智能化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形成气象业务与研发高度集约的“云+端”新业态。
在上述背景下,我国气象服务正在加速向数字化靠拢。例如在基础设施方面,根据中国气象报社发布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成国家级气象服务综合分析平台,包含346项服务场景交互分析功能、124种气象服务数据集和34个行业服务模型算法,实现气象服务产品自动化加工、业务智能化分析、对外数字化服务。其中上海市气象局推进智慧灯杆微智综合气象观测站建设,提升了面向外滩区域城市街区的气象监测和产品服务能力。安徽省气象局建成无缝隙网格预报实时应用库,能够提供多种网格预报数据产品。福建省气象局建设了气象服务“三库”资源池,即历史+实况基础数据库、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福建省云上气象服务产品库,实现互联网端气象数据产品的统一收集、处理、储存及服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企业方面:例如星图维天信依托多源卫星遥感反演和处理技术、可变分辨率自适应预报技术、人工智能气象短临外推技术等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研发建立的“eTAPES”多领域综合气象技术平台,目前已形成行业领先的全方位气象服务能力,面向“气象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并通过自研平台获得项目金额近亿元。
目前星图维天信已面向各行业领域以及大众市场,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气象服务。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气象数值模式为无人机提供气象服务,保障无人机在危险天气等条件下安全地执行飞行任务。“目前,基于‘eTAPES Engine气象智能预报预警平台’的项目金额就已近亿元,服务对象达数十家。预计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气象科技的发展,eTAPES多领域综合气象技术平台的技术、产品与系统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行业的应用格局,面向‘气象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除此之外,星图维天信还在积极推进“气象+”业务,其业务范畴覆盖气象行业全产业链以及“气象+农业”“气象+能源”“气象+交通”“气象+应急”等,并基于气象行业相关技术拓展至海洋、生态、空间天气、“双碳”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气象装备以及气象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与服务。
四、目前我国气象服务行业仍是以国家投入、服务为主的公益性事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虽然近年随着我国气象专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增加,尤其在防雷、手机短信等方面发展较快,为企业等专业客户赢得了部分利润。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气象服务行业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现阶段我国气象服务行业还是以国家投入、服务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气象服务市场中,公共气象服务的营收占比达到76%,而商业气象服务即专业气象服务占比仅为4%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五、行业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参与主体以政府气象部门为主
我国气象服务行业的存续公司可以分为为政府机关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通用性公益服务、为国民经济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专项服务、专业有偿服务和气象科技服务、商业气象服务等类型的公司。
目前我国气象服务行业整体的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内领先的上市企业较少,更多的是由国家气象局等政府机关单位扶持建立的下属气象公司,以及区域性的小型公司。我国气象服务行业的参与主体以政府气象部门为主,其主要业务是提供公共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较为缓慢。而由于我国传统气象服务以公益性服务、基础服务为主,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性气象服务的需求,因而我国正积极探索气象服务业改革,加快推进气象服务行业转型升级,逐渐实现气象服务参与主体的多元化。(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