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婴幼儿奶粉:市场驱动力由“量增”转为“价升” 国产品牌市占率超半壁江山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婴幼儿奶粉是指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婴幼儿的营养需要进行设计的奶粉。婴幼儿奶粉是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婴幼儿的营养需要进行设计的,以奶粉、乳清粉、大豆、饴糖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经加工后制成的粉状食品。

国内的婴幼儿奶粉种类较为丰富,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婴幼儿奶粉根据奶源不同,可分为普通奶粉、有机奶粉和草饲奶粉。根据蛋白来源不同,可分为配方牛奶粉、纯羊乳配方奶粉、含牛乳蛋白配方羊奶粉、豆基配方奶粉以及配方驼奶粉等。根据食用人群不同,可分为1段、2段和3段奶粉。

国内的婴幼儿奶粉种类较为丰富,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婴幼儿奶粉根据奶源不同,可分为普通奶粉、有机奶粉和草饲奶粉。根据蛋白来源不同,可分为配方牛奶粉、纯羊乳配方奶粉、含牛乳蛋白配方羊奶粉、豆基配方奶粉以及配方驼奶粉等。根据食用人群不同,可分为1段、2段和3段奶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需求量萎缩,市场提价承压

婴幼儿奶粉市场需求量主要受新生儿出生率决定。2017年以前,受益于高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不断增长的驱动,我国婴幼儿奶粉需求量快速增长。但2017年以来我国出生率逐年下滑。虽说二孩生育政策、三孩政策的陆续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生率下滑趋势,短期内新生儿数量也仍然可观,但依旧难改出生人口数量接连下滑的事实,使得我国婴幼儿奶粉需求量较为“萎缩”。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下降到956万人,出生率降至6.8%0。

婴幼儿奶粉市场需求量主要受新生儿出生率决定。2017年以前,受益于高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不断增长的驱动,我国婴幼儿奶粉需求量快速增长。但2017年以来我国出生率逐年下滑。虽说二孩生育政策、三孩政策的陆续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生率下滑趋势,短期内新生儿数量也仍然可观,但依旧难改出生人口数量接连下滑的事实,使得我国婴幼儿奶粉需求量较为“萎缩”。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下降到956万人,出生率降至6.8%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销量“萎靡”,企业开始以提升单价来承压,近年国产、国际品牌的婴幼儿奶粉零售价格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婴幼儿奶粉的均价从189元/公斤增长到220元/公斤,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其中,国产品牌的均价从186元/公斤增长到212元/公斤,海外品牌均价从214元/公斤增长到258元/公斤。但从产品销售价格角度看,由于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存在消费者追求“价高质优”和“撇脂定价”的独特现象,有大部分消费者愿意选择价格在200-400元的中高端奶粉,因此龙头品牌大多坚持高端化,产品销售价格较高,因此提价空间有限。

随着销量“萎靡”,企业开始以提升单价来承压,近年国产、国际品牌的婴幼儿奶粉零售价格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婴幼儿奶粉的均价从189元/公斤增长到220元/公斤,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其中,国产品牌的均价从186元/公斤增长到212元/公斤,海外品牌均价从214元/公斤增长到258元/公斤。但从产品销售价格角度看,由于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存在消费者追求“价高质优”和“撇脂定价”的独特现象,有大部分消费者愿意选择价格在200-400元的中高端奶粉,因此龙头品牌大多坚持高端化,产品销售价格较高,因此提价空间有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市场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但增速整体放缓

由此目前由于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主要驱动力由“量增”转为“价升”,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因此行业规模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整体放缓。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21.65亿元,同比下降3.2%。目前我国婴幼儿奶粉主要以高端产品为主,其2022年占比在56.4%左右;中低端产品占比为43.6%左右。

由此目前由于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主要驱动力由“量增”转为“价升”,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因此行业规模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整体放缓。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21.65亿元,同比下降3.2%。目前我国婴幼儿奶粉主要以高端产品为主,其2022年占比在56.4%左右;中低端产品占比为43.6%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按照产品适用的婴幼儿年龄划分来看,2022年我国三段(12-36个月)市场规模最大,为727.8亿元,占比42.4%;其次为二段(6-12个月)、一段(0-6个月),市场规模分别为458.92亿元、450.81亿元,占比分别为26.73%、26.26%;而特配奶粉市场规模相对来说较小,市场规模为79.09亿元,占比为4.56%。

从按照产品适用的婴幼儿年龄划分来看,2022年我国三段(12-36个月)市场规模最大,为727.8亿元,占比42.4%;其次为二段(6-12个月)、一段(0-6个月),市场规模分别为458.92亿元、450.81亿元,占比分别为26.73%、26.26%;而特配奶粉市场规模相对来说较小,市场规模为79.09亿元,占比为4.5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国产品牌崛起 市占率早已超半壁江山

在2008年食品安全事件之前,我国奶粉市场主要由国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国产奶粉品牌信任度降至冰点,乘此外资品牌迅速抢占中国市场,市占率一路升高,并在2015年达到顶峰为60%。多美滋、雀巢、惠氏、雅培、美赞臣等外资品牌,甚至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2006-2019年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格局(按照品牌/公司销售额排名)

序号 2006-2007年 2008-2009年 2013年 2016年 2019年
1 三鹿 多美滋 惠氏 惠氏 惠氏
2 伊利 美赞臣 贝因美 达能 飞鹤
3 完达山 惠氏 美赞臣 美赞臣 达能
4 圣元 雅培 达能 雅培 雅培
5 南山 圣元 伊利 美素佳儿 美赞臣
6 雅士利 伊利 雅士利 飞鹤 伊利
7 飞鹤 雅士利 雅培 伊利 美素佳儿
8 雀巢 美素佳儿 雅士利 澳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直到最近几年,随着政策不断加持下,国产品牌才有崛起之势,份额集中度得以提升。在2016年9月《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颁布之后,本土品牌如飞鹤和君乐宝等凭借着渠道优势迅速抢占小品牌市场份额,占领下线市场。

2019年6月《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出台,提出力争婴幼儿配方乳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的目标,政策对国产奶粉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2023年2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21)等3 项婴配粉标准正式实施。 据悉,“新国标”结合了我国婴幼儿身体成长特点,多方面呈现出“中国元素”。 例如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介绍,美国孕妇的贫血率只有2%,而中国孕妇贫血率是美国的 6倍以上,孕妇的贫血率会影响孩子体内的铁储备,因此中国的孩子出生后对铁的需要量相对较高,从这个角度来说,国产奶粉更优。

在此背景下,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产奶粉品牌市场份额达到53%,首次超过外资品牌。 到2021年,我国国产奶粉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在此背景下,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产奶粉品牌市场份额达到53%,首次超过外资品牌。 到2021年,我国国产奶粉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中小企业加速出清,优质大品牌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于2023年2月22日正式实施,其对奶粉营养成分等方面做出更明确严格的规定。随着奶粉配方注册制的实施,加速淘汰了实力不足、技术落后的中小奶粉企业,市场份额逐步向龙头企业集中。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CR3从25%一路提升至44%。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例如美国、英国、日本2019年的CR3已经分别达到了91%、83%和76%。

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于2023年2月22日正式实施,其对奶粉营养成分等方面做出更明确严格的规定。随着奶粉配方注册制的实施,加速淘汰了实力不足、技术落后的中小奶粉企业,市场份额逐步向龙头企业集中。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CR3从25%一路提升至44%。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例如美国、英国、日本2019年的CR3已经分别达到了91%、83%和7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第一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证书将陆续到期,同时将迎来二次注册高峰。据了解,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共批准发布607个婴幼儿配方奶粉,其中属于新国标配方的有70个,其中32个配方是按新国标注销原配方申请新配方的,29个配方是按新国标变更的,9个配方是新国标的全新配方。参考第一次奶粉配方注册制落地后对国内市场的倒通出清,2022年第二次配方注册制和新国标实施后,还将有部分中小品牌退出。由此可见,随着新国标叠加二次配方注册,将进一步提高行业门槛,中小企业加速出清的同时,优质大品牌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软饮料行业:无糖化理念渗透 电商渠道崛起释放消费潜力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软饮料行业:无糖化理念渗透 电商渠道崛起释放消费潜力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我国软饮料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快速,产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软饮料作为日常消费品,其需求具有高度稳定性,但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软饮料人均消费量较低,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25年04月23日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随着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膳食纤维行业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内营养健康类政策陆续发布,一方面要求居民形成科学膳食习惯,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功能性膳食纤维等健康食品。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膳食纤维主要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国内产销两旺,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黄金时期,未来市场规模增速将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8日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由于婴配粉市场受新生儿数量影响正在萎缩,成人奶粉作为竞争格局尚未明晰的潜力赛道增量空间更可期待;同时,在国内老龄化背景下,成人奶粉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尤其是中老年市场潜力较大。此外,2025年2月8日起,成人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驱动乳企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创新”,通过配方升级、精准细分和品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2737亿 卫龙稳坐龙头地位

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2737亿 卫龙稳坐龙头地位

休闲食品俗称“零食”,在正餐以外的时间里或休闲时间食用的包装食品。其种类丰富且消费人群广泛,拥有巨大的市场体量。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而这也将给辣味休闲食品带来广阔的发展机会。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卤制品消费增速放缓 行业规模增长受困 头部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

我国卤制品消费增速放缓 行业规模增长受困 头部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

如今,卤味生意是越来越难做!2024年,“卤味卖不动”等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而随着头部上市企业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等2024年业绩的出炉,似乎更加佐证了这一说法。同时面临经营持续承压,2024年头部卤味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当下,卤味赛道作为消费行业的重要分支,正处于“存量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魔芋行业:高产量、低成本下极具发展潜力 深加工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我国魔芋行业:高产量、低成本下极具发展潜力 深加工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在我国,不仅魔芋的应用开发很多样,种植历史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目前广泛分布于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省份。魔芋在全世界大约有 130 种,而我国就有 30 多种,由于部分品种毒性较强,所以目前我国主要栽培三大类品种,即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特色食品,中式糕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在特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消费需求更是高涨,传统中式糕点行业逐渐崛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中式糕点行业市场规模达436.6亿元。

2025年04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