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塑木复合材料行业现状分析 北美为最大市场 中国企业产能相对集中

塑木复合材料简介

塑木复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超过50%以上的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

、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

塑木复合材料性能良好、绿色环保,通常用于替代实木、塑料和铝合金等材料。随着环保意识提高和政策推进,塑木复合材料蓬勃兴起。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5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5.9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0.62%。

塑木复合材料性能良好、绿色环保,通常用于替代实木、塑料和铝合金等材料。随着环保意识提高和政策推进,塑木复合材料蓬勃兴起。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5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5.9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0.6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北美地区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及其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

北美地区塑木复合材料使用量具备相当规模,是全球塑木复合材料最大的市场。2022年北美地区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为14.92亿美元,占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的比重为26.6%;预计2030年北美地区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29.16亿美元,占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的比重为23.1%。

北美地区塑木复合材料使用量具备相当规模,是全球塑木复合材料最大的市场。2022年北美地区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为14.92亿美元,占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的比重为26.6%;预计2030年北美地区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29.16亿美元,占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的比重为23.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塑木复合材料产量

我国塑木复合材料起步于上世纪90 年代,经过20余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塑木生产大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塑木复合材料产量为350万吨,预计2030年我国塑木复合材料产量达681万吨左右。

我国塑木复合材料起步于上世纪90 年代,经过20余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塑木生产大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塑木复合材料产量为350万吨,预计2030年我国塑木复合材料产量达681万吨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塑木复合材料行业竞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塑木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显示,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海外企业具备经验丰富且布局广泛等优势,竞争实力较强,占据绝大多数市场,其中AZEK Company等美国企业处于市场领先位置。

全球塑木复合材料竞争格局

梯队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第一梯队 AZEK Company 塑木复合地板、栏杆产品等
第一梯队 Trex Company 塑木复合地板、栏杆产品、户外塑木家具等
第一梯队 Fiber Composites 户外复合地板、栏杆产品等
第二梯队 ChoiceDek 塑木复合地板
第二梯队 NewTechWoode 户外复合地板、栏杆产品等
第三梯队 DuraComposites 塑木复合地板
第三梯队 Wolf Deckinge 户外塑木家具、塑木复合地板等
第三梯队 国风新材 塑木材料等
第三梯队 美新科技 塑木复合地板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相比美国塑木复合材料龙头企业,我国塑木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单体规模仍普遍较小,分布较为分散,但产能集中度相对较高。2020年,国内塑木生产企业约500家,其中户外PE塑木生产企业约130家,产能150万吨,年生产能力5万吨以上的企业共5家;室内PVC塑木生产企业400余家;联结在塑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超过2000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华中地区。

相比美国塑木复合材料龙头企业,我国塑木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单体规模仍普遍较小,分布较为分散,但产能集中度相对较高。2020年,国内塑木生产企业约500家,其中户外PE塑木生产企业约130家,产能150万吨,年生产能力5万吨以上的企业共5家;室内PVC塑木生产企业400余家;联结在塑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超过2000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华中地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