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午餐肉上游主要原材料—肉类供应充足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午餐肉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午餐肉是以动物肉为原料,按一定配比加入淀粉和香辛料等加工制成的一种罐装压缩肉糜,主要营养成分有烟酸、矿物质、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其中钠和钾的含量较高。
我国畜牧养殖经验成熟,午餐肉上游主要原材料—肉类供应充足,为各种午餐肉产品的生产制作奠定基础。2018-2023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由8517万吨增长至9641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午餐肉产需向好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提升、生活节奏加快、对方便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午餐肉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安全卫生、口感鲜嫩、食用方便的食品逐渐获得市场的接受和认可,市场需求快速增多。2018-2023年我国午餐肉需求量由34.7万吨增长至58.6万吨。随着需求增多,市场向好,相关企业不断涌入行业赛道,我国午餐肉产量也持续增长。2018-2023年我国午餐肉产量由70.1万吨增长至99.8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午餐肉市场持续增长
随着上游肉类价格波动以及消费升级,近年来我国午餐肉市场均价保持上涨,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午餐肉市场均价达59.5元/千克,市场规模达356.7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低温午餐肉有望成为午餐肉领域新的增长点
按照储存温度,午餐肉分为低温午餐肉和常温午餐肉。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相比常温午餐肉,低温午餐肉没有添加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加工过程中减少肉中的水分流失,保存更多营养,更加贴合当下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从餐饮端看,餐厅降本增效+连锁扩张的需求下,对低温肉制品需求强烈,随着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和集中度的不断提升,更新鲜、更营养的低温午餐肉有望成为午餐肉领域新的增长点。
午餐肉分类
特征 | 低温午餐肉 | 常温午餐肉 |
添加剂 | 拒绝添加香精、色素、防腐剂 | 正常添加 |
贮存 | 全程0°C-4°C储存运输 | 常温保存 |
保质期 | 5个月 | 36个月 |
制作 | 85°C低温慢煮3小时 | 120°C高温高压 |
水分 | 水分流失<5% | 水分流失15% -20% |
营养 | 保存更多营养 | 营养流失大 |
口感 | 脆、弹、糯,肉感十足 | 绵、软、粘,粉感强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