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销量持续上升 机器人领域为富有潜力场景

1、六维力传感器概述

根据所测力的维数不同可分为一维力和多维力传感器,一维力传感器仅可测量单一维数方向上的力或力矩,多维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多个维数方向上的力或力矩。根据技术原理可将六维力传感器分为应变片式(硅应变和金属箔)、光学式和压电/电容式传感器,每种类型的传感器具有其独特优势和适用范围。比较传感器的稳定性、刚度、动态特性、信噪比与成本,硅应变片在稳定性、信噪比以及动态特性方面优于金属箔,但硅应变片成本较高;电容传感器与压电传感器相比,电容传感器成本最优,其他几项弱于压电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在动态特性方面具有优势。

在产业链方面,六维力传感器行业上游主要是弹性体、应变片、电路板、粘接剂和外壳等,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的碰撞测试、轮毂、座椅等零部件测试及航空航天、生物力学、医疗领域、科研实验、机器人与自动化等领域,其中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六维力传感器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六维力传感器行业产业链图解</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增速强劲,销量持续上升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汽车等下游市场快速发展,我国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增速强劲,销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六维力/力矩传感器销量8360套,同比增长58%,预计2027年销量突破8.4万套,复合增速超60%;2022年市场规模2.39亿元,同比增长52%,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超15亿元。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汽车等下游市场快速发展,我国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增速强劲,销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六维力/力矩传感器销量8360套,同比增长58%,预计2027年销量突破8.4万套,复合增速超60%;2022年市场规模2.39亿元,同比增长52%,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超1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六维力传感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六维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的碰撞测试、轮毂、座椅等零部件测试以及航空航天、生物力学、医疗领域、科研实验、机器人与自动化等领域,其中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广泛,行业下游多元应用场景。

六维力传感器行业应用场景及代表企业情况

领域

应用场景

用途及特点

代表企业

航空航天

飞行测试

六维力传感器可用于测量飞机包括起飞、飞行、降落等各个阶段下的六轴力信息,帮助测试人员更准确分析飞行器的性能和状况

ATI、坤维科技、航天四院四十四所

空间站

六维力传感器可以测量飞行器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以及宇航员在工作时产生的动力学数据等

火箭发射

六维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火箭的加速度、角度、速度等数据,并帮助控制中心调整火箭的姿态和飞行路线,确保执行任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空气动力学研究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可用于风洞试验中,测量模型在气流中所受的力和力矩。这有助于研究飞行器的气动性能、稳定性和控制特性,以及优化设计

汽车

汽车安全设备测试

六维力传感器可以更加准确测量安全气囊部件和安全带拉力及其各个方向的力矩,以提高测试数据的精确性

ATI、宇立仪器、ME-Messsysteme GmbH、海伯森等

高速碰撞测试

六维力传感器可以准确测量汽车在撞击后的变化,同样也可以测量车内人员受到的各方向力及力矩,从而为汽车安全性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

性能测试

六维力传感器可以帮助精确测试一些汽车性能参数,比如制动距离、制动时间、轮胎磨损程度等,从而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更为详尽和准确的汽车性能数据

车身刚度测试

通过在车身上施加力和力矩,可以测量车身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从而评估车身的刚度和强度,为汽车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车辆动力学测试

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六维力和力矩传感器,可以测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力和力矩分布情况,从而评估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工业-打磨/协作/装配/铣削机器人等

力控制

测量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施加的力和力矩,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力控制。比如装配、抛光打模等应用

ATI、坤维科技、鑫精诚、宇立仪器、蓝点触控、海伯森、RobotousSintokogioWACOH-TECH

力觉反馈

将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施加的力和力矩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控制系统反馈给机器人,从而实现力觉反馈

质量检测

测量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施加的力和力矩,从而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检测。比如在焊接过程中测量焊接枪施加的力度和方向,判断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动态控制

测量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施加的力和力矩,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动态控制。比如在搬运过程中,帮助机器人实现动态控制,更加高效完成搬运任务

医疗手术和康复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主要用于测量手术器械在受力状态下的偏移变化,这可以帮助医生实现更精准的手术定位和切割操作

ATI、坤维科技、鑫精诚、海伯森、蓝点触控、埃力智能等

康复机器人

可以测量患者运动时的各种数据,如角度、速度、加速度、力矩和路径等,使得治疗师有可能从中发现数据与治疗结果之间对应的关系。这可以帮助医生全面评估康复状况和进展,更好地设计康复方案

外科手术机器人

可以精确测量机器人末端的力和力矩信息,以确保手术器械在精度和灵敏度方面的最佳表现。这对于完成高难度手术和精密手术非常重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机器人是六维力传感器重要应用领域,人形机器人成为未来富有潜力的场景

目前,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根据场景需要有不同的机械臂柔顺控制技术可以匹配,其中主动柔顺技术应用在力控精度要求高的场景,包括直接力控和间接力控。而六维力传感器已是机器人实现柔顺化、智能化控制的重要部分,可为机器人运动控制提供力信息,从而完成复杂、精细作业。尤其是在人形机器人中,六维力可搭载在手腕、脚踝、灵巧手等部位,可实现高精度力控、摆动稳定控制和安全控制等。

人形机器人中六维力传感器的作用

应用场景

用途及特点

力控

机器人手臂可以用于进行复杂的力控操作,比如对物品的抓取、装配或拍打等操作,六维力传感器可以感知机器人手臂施加在物品上的力和力矩,以便机器人控制系统进行精密控制

摆动稳定控制

人形机器人的行走过程中需要保持平衡,此时也需要用到六维力传感器,它可以感测机器人脚下地面反作用力,以便机器人控制系统可以调整人形机器人手臂和身体的姿态

安全控制

六维力传感器可以用于安全控制系统,以实现机器人在进行危险操作之前或者人类接近机器人时的自动停止,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我国出台多项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率先进行大量的前瞻性技术布局,为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展应用领域,加快商业化进程,促进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因此,机器人作为六维力传感器重要应用领域,成为行业未来富有潜力的场景。

而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我国出台多项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率先进行大量的前瞻性技术布局,为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展应用领域,加快商业化进程,促进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因此,机器人作为六维力传感器重要应用领域,成为行业未来富有潜力的场景。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23.06

《关于开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

提升电子装备、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积极开展整机产品、零部件等对标验证,持续推进工业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验证与支撑保障服务平台能力建设。

2023.01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2022.08

《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推广生活服务类机器人等产品研发应用。

2022.06

《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升级创新扫地机器人等新兴小家电、白酒酿造机器人等产品。

2021.12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推动智能移动机器人、半导体(洁净)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自适应机器人等新型装备的发展。

2021.12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

2021.10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攻关适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脑机接口、自主学习等关键技术:支持发展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家庭服务机器人:重点发展外骨骼机器人,以及具有情感陪护.娱乐休闲、家居作业等功能的智能服务型机器人:鼓励发展能为养老护理员减负赋能、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搬运机器人。

2021.07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发展基于5G技术的服务机器人,不断丰富5G应用载体。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随着智能手机持续取代功能机,其更多使用容量更大、成本更具优势的NAND Flash,导致2006-2016年全球NOR Flash市场规模持续萎缩。2017 年以来,TWS耳机、AMOLED、物联网等新型应用逐渐拉动市场需求,NOR Flash行业复苏。随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以及工业4.0的快速发展,大容量存储已成

2025年04月11日
多晶硅行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统治地位持续强化 市场需求旺盛但价格承压下行

多晶硅行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统治地位持续强化 市场需求旺盛但价格承压下行

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驱动下,近年来我国多晶硅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同时我国在全球多晶硅供应链中的统治地位持续强化,产能和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受市场供需错配加剧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多晶硅价格承压下行,同比下降39.5%。我国多晶硅行业虽维持较高集中度格局,但自2022年起,随着新玩家产能释放,其集中度逐渐下

2025年04月11日
NOR Flash行业分析:全球存量规模扩大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NOR Flash行业分析:全球存量规模扩大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长远来看,全球NOR Flash行业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设备等领域,其中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成为应用领域发展方向。

2025年04月10日
从美国“对等关税”措施简析我国半导体行业现状——国内自主可控已有一定基础

从美国“对等关税”措施简析我国半导体行业现状——国内自主可控已有一定基础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日本、韩国分别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4%、25%。白宫表示,基准关税税率将于4月5日凌晨生效,对等关税

2025年04月09日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厂商话语权逐渐增强 AMOLED占比有望提升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厂商话语权逐渐增强 AMOLED占比有望提升

随着市场对高质量显示效果的需求增加,全球显示驱动芯片迎来增长机遇,行业波动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近年顶峰。随着全球显示面板产业链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包括显示驱动芯片在内的相关供应链资源也逐步向中国倾斜。此前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高度依赖进口,随着显示面板产能扩大,中国厂商在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中的话语权也逐渐增强,国产化

2025年04月08日
半导体陶瓷加热器行业:市场被寡头垄断 中国面临“卡脖子”困境

半导体陶瓷加热器行业:市场被寡头垄断 中国面临“卡脖子”困境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高效、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半导体陶瓷加热器市场呈现增长态势。由于陶瓷加热器应用的薄膜沉积设备涉及到高温,氮化铝为陶瓷加热器应用主流。从产品类型来看,8寸是目前氮化铝陶瓷加热器最主要的细分产品。随着技术提高和成本降低,氮化铝陶瓷加热器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的加热元件。全球半导体陶瓷加热器生产商以日本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变压器行业分析:老旧电路改造及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

我国变压器行业分析:老旧电路改造及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

变压器是电力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在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等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政策发力老旧电路改造,为变压器行业发展带来新增量,并且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及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变压器行业创造巨大市场机遇。

2025年04月07日
技术演进 全球航空电子市场迸发活力 中国表现突出 逐渐打破海外垄断

技术演进 全球航空电子市场迸发活力 中国表现突出 逐渐打破海外垄断

中国作为航空工业主要市场之一,航空电子系统市场表现突出,其中光电系统占比较大。随着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及C919航电系统国产化率提升,中国正逐渐打破海外垄断,未来全球航空电子竞争格局或发生变化。

2025年04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