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内动脉瘤群体规模较大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指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大多是由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形成,极易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是出血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且引起后果最严重的疾病之一。2021年,我国颅内动脉瘤发病人数达到8402万人,预计2032年发病人数将增长到约9275万人。
出血性脑血管病图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血管介入治疗的创伤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出血类神经介入器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有三种方案:服用钙拮抗剂或止血药物、手术(有开放手术夹闭和介入治疗两种)。血管介入治疗的操作都是在血管腔内完成的,与开放手术不同,它通过植入弹簧圈、支架、球囊等材料进行动脉瘤的治疗。相比开放性手术,血管介入治疗的创伤更小。
颅内动脉瘤治疗手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介入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开放手术,神经介入手术量快速地增长
多项研究证明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开颅夹闭手术。全球两项破裂动脉瘤临床试验ISAT和BRAT均表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EC)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外科夹闭术(SC)。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高级卒中中心2018年度介入栓塞技术累计完成24046例,接近开颅夹闭手术的2倍。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发展及临床结果的相继发表,血管内介入治疗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手术量达到8.36万台,预计2028年手术量将达到91.2万台,2022-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8.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出血类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及渗透率将持续增长
随着手术式普及、带量采购等因素驱动,我国出血类神经介入器械行业规模及渗透率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血类神经介入器械渗透率仅为6.2%,预计2025年行业渗透率将达25.6%,并将持续高速增长;2022年,我国出血类神经介入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36.6亿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70.4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从集采因素来看,以弹簧圈为例,近年弹簧圈多次纳入集采范畴。例如,在江苏第七轮带量采购前,神经专用弹簧圈每个价格在1万元左右,集采后神经专用弹簧圈平均降幅54%,最高降幅69%,临床主流产品价格降至3500左右,如按一次手术使用3-5个神经专用弹簧圈计算,患者医用耗材费用将由3-5万元降至1-2万元,大幅降低患者负担。
弹簧圈集采政策汇总
带量采购时间 |
采购省份 |
A组中选企业 |
B组中选企业 |
降价幅度 |
2021年11月 |
河北 |
美敦力、史赛克、MicroVention |
强生、泰杰伟业、微创神通 |
平均降幅46.82%最高降幅66% |
2022年3月 |
江苏 |
美敦力、史赛克、MicroVention、泰杰伟业 |
通桥医疗、加奇生物、维心医疗、微创神通 |
平均降幅54%最高降幅69% |
2022年5月 |
福建 |
美敦力、强生、史赛克、维心医疗 |
通桥医疗、加奇生物、沃比医疗、泰杰伟业、微创神通、思脉德医疗 |
平均降幅46.28% |
2022年12月 |
吉林等21省 |
柯惠、泰杰伟业、加奇生物、史赛克、史赛克、强生、北京微仙 |
通桥医疗、微创神通、史赛克、沃比医疗、强生医疗、微仙医疗、泰杰伟业、柯惠、思脉德 |
平均降幅64.1%最高降幅80.07%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